本社概述
喀什維吾爾文出版社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聞出版局直接領導的縣(處)級事業單位。成立於1981年1月12日。以維吾爾文字有計畫地編輯、出版有利於加強民族團結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有利提高各民族的政治思想和科學文化水平,有利於發展生產和適合本民族特殊需要的各類圖書。設有黨委會、社領導班子、編務會及三個基層黨支部。還設有辦公室、總編室、編輯部、印刷廠、發行科、計財科等中層機構和工會、團支部等民眾團體。自出版社成立至1998年年底,出版各類圖書887種,排版字數1252.7萬字,總印數5021.5千冊,總印張46211.6於印張。本社編輯出版的《維吾爾辭彙學》、《兒子,向前看》、《啊,我的青春》、《陰間裡的審問》等多種圖書獲國家和自治區出版行業獎勵。《農村幹部必讀》、《生產顧問》、《生活之友》、《喀什農業技術手冊》等圖書受到了民眾的好評。國家核定人員編制154名(出版社機關74名,印刷廠80名),1998年底在冊職工162名。捐贈圖書
喀什維吾爾文出版社對口幫扶岳普湖縣色也克鄉2村以來,多次深入該村調研,在幫助村兩委理清思路,制定發展規劃和解決部分發展資金等方面的同時,突出從發揮自身優勢上來開展扶貧工作。2006年至2007年,喀什維吾爾文出版社相繼投資3500元修建完善該村文化活動室,購置書架並配備適量的科技、農業技術、文學等方面的書籍,使村文化活動室煥發出勃勃生機。同時,在調研的同時,喀什維吾爾文出版社還指導該村發揮文化活動室開展好活動,使村文化室“活”起來,進一步發揮村文化室宣傳政策、文化娛樂、信息交流的陣地作用。他們相信:只要給思想一雙翅膀,就一定能飛進幸福的天堂!
特色出版
2006年中國書市新疆展區有一塊以金黃色的胡楊樹為背景的出版社牌名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上面寫著:喀什維吾爾文出版社。這是一家純粹以維吾爾文為主的綜合性出版社,以挖掘維吾爾文化精髓,汲取多元文化的甘露,結合自己文化的獨特性,走特色出版之路,打造精品。近幾年推出部分作品很有市場,這證明了走特色出版之路對他們而言是適合的。例如改變以往停留在只用文字表達的方式上,對民族文化從內容上進行深度挖掘,採取圖文並茂,以三種文字(維、漢、英)互譯的形式出版了《維吾爾房屋裝飾》、《維吾爾房屋建築》、《維吾爾面料印刷》等系列,首次印刷三千冊被某書店一次性包銷。以綜合本民族文化元素出版的《維吾爾圖案要素彙編》一進入市場便收到較好的效果。
20世紀90年代,該社在挖掘維吾爾古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90年代後,在維吾爾醫藥宣傳出版方面做出了成績,《維吾爾醫藥驗方彙編》摘取了國家級圖書獎,一本《諸病民間療法》重印了六次。將來對一些有推廣價值的書籍,他們還打算譯成其它文字出版。
市場之困
改革開放30年間,中國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社從17家增至38家,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物由5種增至23種,但民文圖書出版與銷售卻趨於萎縮。民文出版業,正在市場競爭與民族文化傳承的激流中艱難抉擇。出版單位出不起 民族讀者買不起
“現在的民文圖書越來越難出了!”正在新疆參加第16屆中國書市的民文出版界代表們,表達了幾乎同樣的感受:可出的書很多,但賣不了。
目前,中國每年出版漢文圖書約20萬種,但23種少數民族文字每年僅有約5000種書籍出版,而且多為國家專項資助項目。當前民文圖書出版呈現如此狀況:民文出版單位有書不敢出、有書出不起;少數民族讀者買不到、買不起民文圖書。
新疆喀什維吾爾文出版社黨委書記陳潔說,一般一種民文圖書只能印刷1000冊左右,最多也不過三五千冊,像錫伯文與柯爾克孜文等圖書,每次最多印刷兩三百冊。不是出版社不想出,而是出得越多虧得越多。當前國內民文圖書出版整體呈萎縮之勢,出版成本高、發行周期長、讀者群少、購買力低是造成民文出版社不敢出書、出不起書的主要原因。
與此同時,廣大少數民族讀者卻在為讀書發愁。新疆新聞出版局此前的一項調查顯示,當前全新疆人均年購書款只有29.9元(不含教材),少數民族人均年購書款不足3元。陳潔說:“由於我國少數民族民眾多處於邊疆地區,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影響了他們的圖書購買力。”
文化傳承與市場競爭:孰輕孰重?
更多的民文出版界人士則認為,民文圖書可以在市場競爭與文化傳承中實現共生共贏,但前提是民文出版物必須重新定位。近年來,中國出版了一大批具有文化積累與傳承價值的圖書,如《現代蒙古語頻率詞典》(蒙古文)、《藏傳歷算學大全》(藏文)等。不少用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哈薩克文、朝鮮文、壯文等民族文字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毛澤東選集》等經典著作,《蒙古族民俗百科全書》《中國少數民族古籍集成》等優秀民文出版物,在保障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保護和發展多樣性的民族文化中顯示出了它的獨特優勢。民文圖書的特殊性,即出版成本高、讀者群少、購買力低等,決定了不可能按照市場法則配置出版資源。因此,應將民文出版業定位為公益性行業,歸屬於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產品。
2002年,中國少數民族優秀圖書出版資金正式啟動,目前已有102個圖書出版項目獲得了335萬元的資助。此前,中國已經嘗試由發達地區出版社與西藏人民出版社協作開發民族地區出版資源,由發達地區出版社出資並獨家承擔風險,雙方利益共享。
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民文出版界已有了這樣的共識:不能僅靠國家扶持,還需練好內功。中國現有中央、地方兩級民文出版社,它們在同一市場競爭,難免出現選題重複、資源浪費現象。他建議,民文出版社要進行整合,並明晰許可權。
一些專家建議,民文出版社需培養合理的價格機制。陳潔說,民文圖書如果全部按照市場定價,則有悖民眾享受文化發展成果的社會公平性原則,而且倘若少數民族民眾買不起書,民文圖書市場的培育更無從談起。為此,許多民文出版社壓低了“三農”類圖書價格,以實現社會效益並贏得市場。
出版社的特色出版之路給人以啟迪。在2006年書市的論談會上,新疆人民出版社副社長在“關於少數民族出版工作現狀與發展出路的思考”中談到,民族地區出版只有立足於地方實際,民族實際,致力於促進地區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進步,才能走出一條自己的特色之路,民族出版社要最佳化選題、提高質量,才能打造出受歡迎的精品。
《當代傳播》
《當代傳播》維吾爾文版(季刊)雜誌的前身為維吾爾文《新疆新聞界》,1987年試刊,1989年作為內部刊物出版,1999年改為公開出版,目前為大16開本96頁季刊。十多年來,維吾爾文《當代傳播》雜誌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和辦刊宗旨,在幾任主編的帶領下,加強新聞理論研究,雜誌內容不斷充實,大量刊用新聞實踐和理論研究及知名人士的高水平文章,刊物質量不斷提高,體現了中國大陸新聞傳播學的研究水平和研究取向,為少數民族新聞工作者廣泛介紹了國內外最新的新聞理論研究成果,對提高少數民族記者編輯人員的業務素養起到了積極而重要作用。2003年被評為新疆社科一級期刊。
為了提高和擴大維吾爾文《當代傳播》的影響力,充分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工具,在吸收和借鑑漢文《當代傳播》網站成功運營的基礎上從去年起《當代傳播》維文編輯部就醞釀建立開通維吾爾文網站,經過一段時間調試,現在網站開設“編輯文檔”,“雜誌文檔”和“閱覽室”等專欄。維吾爾文《當代傳播》2004年第三期至今出版的雜誌已全文上網,維吾爾文編輯部計畫對網站和欄目進行不斷調整和改進,使維吾爾文《當代傳播》藉助網路飛得更高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