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辦學指導思想

學校充分發揮了教師教育相關資源整合,最佳化資源配置的優勢,能配合市、區教育局實施本區義務教育階段(包括幼兒教師)師資培訓與管理功能;中國小開展教師教學研究和教改實驗指導、服務功能;配合市、區教育局實施教師資格證書制度,開展教師隊伍建設研究的諮詢、服務功能;在歷屆教育局領導的支持和關心下,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一所能夠承擔起全區中國小教師各種培訓任務的教師培訓中心、教育行政幹部培訓中心、圖書資料信息中心、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中心、教育教學交流中心和教育科研中心,充分利用了現有的辦學條件和水平,做到了認識到位、思路方法到位、工作落實到位,為全面提升開平區中國小教師的素質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領導班子狀況

教師隊伍建設
幾年以來,學校以“在職培訓提高、外出培訓、調研、考察;校本教研;調整充實”等方法和措施有效進行了本校師資隊伍專業素質提高建設。與此同時,在學校黨支部的引領下,學校教職工的思想道德建設,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修養提高建設常抓不懈。1、教師進修學校教師總數為45人,其中專任教師32人,在專任教師中,研究生3人,本科24人,專科5人。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19人,初職10人。專任教師學歷和職稱合格率達到了100%。

為了提升培訓者隊伍素質,加強培訓者隊伍建設,學校於2008年根據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的科研課題規劃,確定了科研課題《教師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研究》,並於2008年5月13日向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提出了課題申請,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經過研究於2008年6月27日做出了批覆,被立項為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2008年度課題。
開平區教師進修學校力求以紮實的科研工作強化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科研興科、科研興學意識,從科研課題的選題、立題、開題、結題等全過程加以培訓,切實指導教師編制課題方案,整理研究個案,撰寫課題報告、科研論文的方法,以促進教師加強理論學習和業務鑽研,基本實現了人人參與教改科研的目標,科研成果大量湧現,教育教學水平極大提高。
3.深化信息技術方面的教研

辦學場所
開平區教師進修開平區教師進修學校是2003年7月13日搬遷到現在的新校址的。現在,校園面積已達到12.13畝,建築面積2504平米,具有200米跑道的體育活動場所。投資改建了自然實驗室,並按一類標準配齊了實驗器材。
在各種功能教室的建設方面,我們也是本著超前意識來進行高標準的裝備。現在,學校已有能夠容納120人的多媒體教室一個,能夠容納100人的學術報告廳一個,各種教學用的音像資料已經達到3000小時以上。
投資裝備了13台電子鋼琴的音樂教室一個,能容納40人的語音教室一個,為開展對中國小音樂教師和英語教師的培訓提供了有效的保證。
圖書資料

教學儀器設備
開平區教師進修在基礎設施方面,教育局和學校共投資100多萬元,按照《河北省縣級教師進修學校基本實現辦學條件現代化標準》,修建和裝備了多種現代化的設施,其中包括新購置50台微機,裝備了微機室,微機總台數84台,滿足了對中國小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教育培訓的需要。近年教育局又投資39萬多元,新建了一個集教育科研、教師培訓、學校管理、電子閱覽和互動教學為一體的“進校教師教育網站”伺服器,上與中國教育衛星寬頻網、河北遠程教育網相連通,下與各所中國小、鄉鎮教育總校的校園網通過光纖相連通,充分利用衛星地面接收站和現代化傳播媒介,形成一個強大的教育資源共享的立體網路。為每個教室安裝了能夠使用課件上課的多媒體設備和閉路電視系統,並能與校園網相連。在報告廳和合班教室各安裝了投影演播系統。學校每位教師和各處室都配齊了計算機,並與校園網相連,實現了辦公、學習的現代化。
學校培訓教學管理更加趨於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教學管理制度健全、教學管理的手段微機化已變成現實,有效調動了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在長期的學校管理的實踐中,學校充分認識到加強學校的內部管理對於一所學校的發展是有著極其重要意義的。長期以來學校堅持不斷地加大規範化、科學化的管理力度,加強政策法規和制度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學校使命

教育部在2008年5月份在貴州省召開了“新一輪民族、貧困地區中國小教師綜合素質培訓項目、新課程師資培訓策略與有效模式課題”第四屆年會,在這次年會上,由於學校在教師培訓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績,開平區教師進修學校被評為教育部新一輪民族、貧困地區中國小教師綜合素質培訓項目、“新課程師資培訓”課題、教師培訓特色示範區。這項獎勵證明了開平教師進修學校在教師培訓工作中,已經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為今後取得更大的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擔負著教師教育工作的教師進修學校,面對實現建設教育強區的目標,學校感到了任務的艱巨和巨大的壓力。幾年來學校努力探索教師教育工作的新途徑,開創出了符合開平實際的教師教育工作新模式,為促進教師的專業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努力。

在培訓對象上,學校既有對學校領導的培訓,又有對骨幹教師的培訓,既有對班主任的培訓,又有對非師範類學歷教師的培訓,既有對鄉鎮英語教師的培訓,還有對音樂教師的培訓。
在培訓內容上,學校既為他們進行先進教育教學理論的輔導,又聘請專家學者為他們進行先進理念的具體指導,既有教育科學研究的探索與實踐,又有課堂教學的鑽研與分析,同時還要為他們提供最直接的學校與班級管理經驗。
在培訓形式上,學校既有專家學者的輔導講座,又有實踐活動的緊密配合,既有優秀教師的現身說法,又有教師論壇和經驗交流等等。
在培訓管理上,學校實行了以調動參訓教師內驅力為內容的動態量化管理模式。把參訓教師的學業成績、學習表現和實踐作業完成情況,都納入到學員的考評中,不僅充分地調動了參訓教師的積極性,而且還強化了他們的競爭意識,使各種培訓出現了朝氣蓬勃的局面。
開平區教師進修這些多種層次、多個角度、多種形式、全方位的培訓活動,創設了一個教師成長與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

在教師教育工作中還充分發揮進修學校的人才優勢,為基層學校提供最直接最便捷的上門服務,把工作做到學校家門口,做到教師的課堂上。為了實現教師隊伍全面提高的宏偉目標,學校經過調查了解到學校的教師們最需要的是什麼,然後根據教師們的需要經常地深入到學校中,深入到教師中,深入到課堂中,為教師們做艱苦細緻的具體指導。
課題帶動培訓模式,是學校根據教師專業發展的實際需要而採用的一種骨幹教師培訓模式。這種模式在培訓實踐中主要有六個運行階段:第一階段是理論學習階段;第二階段是實驗探索階段;第三階段是交流匯報階段;第四階段是成果展示階段;第五階段是成果推廣階段;第六階段是課題研究階段。經過這幾個階段的培訓與實踐,實現促進教師教學水平全面提高的最終目標,進而保證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1]
正是這種讓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充分服務教師素質的提高,通過培訓主陣地的多種途徑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利用現有的人才優勢指導教師素質的提高,為開平的教師教育工作帶來了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取得的成效

學校教師教育工作同樣取得了巨大成就。幾年來學校所開創的具有開平特色的教師培訓模式結出了累累碩果。這些碩果向人們展示了新形勢下教師教育工作的廣闊發展前景。
教師們的研究水平普遍提高,一支科研型教師隊伍正在初步形成。2005年度獲國家級論獎勵296人次,其中有42篇文章編輯到全國“十五”教育科學研究重點課題“新學習方式下學與教策略套用研究”成果《新課程學與教策略集粹》一書中。2006年獲國家級論文獎勵294人次,其中有200篇文章編輯到全國“十五”教育科學研究重點課題“新學習方式下學與教策略研究”階段性成果《學習方式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教師們撰寫的教學體會與教育敘事稿件有32篇被編入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教師專業化發展策略》一書中。
教師們的職業道德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升,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已成為教師們的自覺行為。在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張鐵道教授的指導下,《21世紀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調查研究歷時三年,寫出調查報告406篇,學習體會感想257篇。這一活動在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班主任》雜誌上作過報導。

開平區教師進修教師們積極參與到教育科研課題研究中,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不同形式展示出來,到目前為止,教師們在進修學校的引領下,先後完成了130多萬字的課題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分別被編入《新課程學與教策略集粹》、《教師專業化發展策略》、《學習方式的理論與實踐》、《國小英語教師知識學習與技能培養》(準備出版)四部專著中,為開平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學校充滿了信心,學校要在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務實,不斷創新,進一步深入踐行“志存高遠、明理誠信、重情尚義、開明開放”的開平人文精神,發揮“小實體、多功能、大服務”的進校功能,為教師成長診斷,為學校學科建設把脈,促進教師素質的全面發展,為早日把我區建設成教育強區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