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伊斯蘭教興起前阿拉伯人中的一種反對偶像崇拜、尋求正統一神教的思想傾向。“哈尼夫”的阿拉伯語原意為“脫離(偶像崇拜)者”,後轉為“崇正者”,即遵循原來的真正(一神)宗教的人。他們不滿於當時阿拉伯社會盛行的偶像崇拜,企圖尋找一個新的宗教形式,但又不願接受猶太教或基督教,而主張遵循易卜拉欣之道,因為阿拉伯人自稱為易卜拉欣之子伊斯瑪儀的後裔。據傳,易卜拉欣和伊斯瑪儀為了崇拜唯一的安拉而建立了麥加的克爾白。穆罕默德認為,易卜拉欣是一個崇拜正教的人,既非基督教徒,也非猶太教徒。當時有知識的阿拉伯人希望遵循原有的正教,就是《古蘭經》所說的“易卜拉欣的正教”。因此這些人自稱為“哈尼夫”。他們還提倡到僻靜之處去潛修,尋求宗教真理,但未形成組織。哈尼夫思想對穆罕默德的宗教思想曾有影響
哈尼夫思想(Hanifism),伊斯蘭教創傳之前在阿拉伯人中出現的一種反對偶像崇拜、尋求正統一神教的思想觀念。亦稱哈尼夫派、哈尼夫運動。“哈尼夫”(Hanif),阿拉伯語,原意為“正統的”、“正確的”。該詞在《古蘭經》中多次出現,專指·阿拉伯古代先知易卜拉欣的宗教,譯為“信奉正教者”,即信仰獨一無二的安拉,反對偶像崇拜的人。易卜拉欣所傳播的宗教即被稱為“哈尼夫的宗教”,即“正統的宗教”,簡稱“正教”。
產生背景
6世紀末,阿拉伯社會氏族制度解體,各種社會矛盾加劇,各部落原有的多神信仰和道德觀念越來越不合時宜。在當時猶太教和基督教的一神觀念影響下,一些有識之士尋求由多種信仰向真正的一神信仰升華,決心屏棄偶像崇拜,擺脫“賈希利葉”(即蒙昧時期)時代的各種陋習,主張恢復和遵循易卜拉欣的正教,只信仰獨一無二的安拉。堅持這種主張的人自稱為“哈尼夫”,其一神論思想即謂“哈尼夫思想”。據阿拉伯文獻記載,阿拉伯人系易卜拉欣之子伊斯瑪儀的後裔。
傳說
據傳,易卜拉欣和伊斯瑪儀曾為崇拜唯一的安拉而重建了麥加的克爾白。故哈尼夫即不接受猶太教,也不信仰基督教,而以遵循先知易卜拉欣的正教為榮。《古蘭經》云:“易卜拉欣既不是猶太教徒,也不是基督教徒。他是一個崇信正教、歸信真主的人,他不是以物配主的人”(3:67)。哈尼夫思想在麥加、麥地那、葉門等地均有所傳播,麥加克爾白成為其宣傳活動中心,代表人物有先知穆罕默德的一位先祖凱爾布·本·盧艾伊(Ka‘bbenLu,’ayy,?~332)、穆罕默德妻子赫蒂徹的堂兄沃萊蓋·本·垴費勒(WaraqahbenNawfal,?~610)等。哈尼夫提倡遠離塵世生活,到幽靜之所隱修,通過苦思冥想,以求接近真主,尋求宗教哲理。當時把這種個人修心養性的行為稱作“哈尼菲葉”。哈尼夫沒有形成系統、嚴格的教義和儀式,不注重布道說教,亦未建立正式的組織,信徒很少,故未形成一種新的信仰一神的宗教,仍舊不能成為統一阿拉伯民族的思想旗幟。
伊斯蘭教起源
穆罕默德在創傳伊斯蘭教前,曾參加哈尼夫隱修活動,深受哈尼夫思想影響。因此哈尼夫思想是伊斯蘭教創傳的思想先驅,是阿拉伯人由多神教信仰過渡到一神教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