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哈勒夫·穆罕默德·傑拉德博士,現任敘利亞駐華大使。1950年生於敘利亞哈塞克省,1980年獲俄羅斯列寧格勒國立大學哲學專業博士學位。1982年6月-1997年2月,在哈塞克省任教師。1997年2月-2000年7月,在大馬士革大學戰略研究中心任專職研究員。2000年7月-2006年12月,任《十月報》主編兼社長。2006年12月-2008年7月,任“統一報業、印刷、出版、發行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2008年7月至被任命為駐華大使前,任“統一報業、印刷、出版、發行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2009年2月18日,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正式任命哈勒夫·穆罕默德·傑拉德博士為敘新任駐華大使。3月27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了哈勒夫·穆罕默德·傑拉德大使遞交的國書。
個人專訪
中阿網獨家專訪敘利亞新任駐華大使2009年4月16日上午11時,中阿網總裁秦勇應約前往敘利亞駐華使館拜會阿拉伯駐華使節文化委員會主席、敘利亞新任駐華大使哈勒夫·傑拉德博士,就中阿文化交流中心的建立情況進行了友好的會談。會談後,哈勒夫·傑拉德大使愉快地接受了中阿網的採訪。
哈勒夫·傑拉德大使,1950年生於敘利亞哈塞克省,1980年獲俄羅斯列寧格勒國立大學哲學專業博士學位。1982年6月-1997年2月,在哈塞克省任教師。1997年2月-2000年7月,在大馬士革大學戰略研究中心任專職研究員。2000年7月-2006年12月,任《十月報》主編兼社長。2006年12月-2008年7月,任“統一報業、印刷、出版、發行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2008年7月至被任命為駐華大使前,任“統一報業、印刷、出版、發行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9年2月18日,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正式任命哈勒夫·穆罕默德·傑拉德博士為敘新任駐華大使。3月27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了哈勒夫·穆罕默德·傑拉德大使遞交的國書。
中阿網:大使先生,很榮幸您今天接受我們中阿網的獨家專訪。首先請您自我介紹一下您的學習、工作經歷和家庭情況。
大使:我於1950年出生在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哈塞克省的一個小家庭。我有七個兄弟,七個姐妹,我是家庭中的長子。
——我在哈塞克省﹙位於敘利亞東北部﹚完成國小、國中、高中的學業。
——1967年,當我還是一名高二的學生時,我加入了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
——1975年我獲得大馬士革文學院“哲學和社會研究”學位。
——1973年至1975年底,時任哈塞克省革命青年聯合會分支機構指揮部門成員。
——1975年,被派前往蘇聯攻讀哲學博士。
——留學的第一年在列寧格勒政府大學學習俄語。
——1977年,獲列寧格勒大學哲學碩士學位。
——1980年,獲列寧格勒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81年,回國並任革命青年聯合會指揮部社會研究部主任。
——此後直至1996年底,在哈塞克省的各院校擔任哲學、教育學、心理學教師。
——1997年,由於工作原因,遷至大馬士革,擔任大馬士革大學“政策研究中心”全職研究員。
——2007年7月27日,被任命為“‘十月報’新聞和傳播機構”﹙政府機構﹚主任和總編輯。
——2006年12月28日,被任命為“統一報業、新聞、出版、發行機構”當管理委員會會長,這一機構負責發行的主要報刊有:革命報;十月和體育立場﹙首都大馬士革的核心刊報﹚,以及各類政府級地方刊報,民眾報﹝在阿拉坡﹞;統一報﹝在拉塔基亞﹞;突擊報﹝在哈馬﹞;阿拉伯民族報﹝在霍姆斯﹞;幼發拉低河報﹝戴爾祖爾﹞,負責在敘利亞內部各類報紙的發行工作。
——2009年2月3日,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任命我為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及公使。我於2009年2月27日抵達中國接受這一任命。
——我於2009年3月27日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遞交國書。
加入的組織和機構:
——自1992年加入阿拉伯敘利亞作家協會
——記者協會
——前蘇聯和俄羅斯教育機構人員
——敘利亞協會執行辦公室成員
——阿拉伯政治學協會成員
加入的政治黨派:
——自1967年加入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
——1985年被選為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第八次地區會議成員
——2000年和2005年被選為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第九次和第十次會議觀察員。
語言:
母語是阿拉伯語,精通俄語閱讀,寫作,會話和翻譯。
出版的著作:
1、 藝術與意識形態﹙敘利亞,拉塔基亞:對話出版社﹚1984年。
2、 藝術與宗教﹙敘利亞,拉塔基亞:對話出版社﹚1985年.
3、 中世紀的古敘利亞文化﹙敘利亞,大馬士革:收穫出版社﹚1990年。
4、 哲學家艾敏.雷哈尼﹙敘利亞,拉塔基亞,對話出版社﹚1992年.
5、 日本當代哲學﹙黎巴嫩,貝魯特,大學研究出版機構﹚1995年。
6、 葉齊德派和葉齊德人﹙敘利亞,拉塔基亞:對話出版社﹚1995年。
7、 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科威特:知識世界系列叢書,1996年﹚。
8、 分化與落後的難題和完善發展的前景﹙敘利亞,大馬士革:阿拉伯作家協會,1998年﹚。
9、 阿拉伯——猶太復國主義鬥爭中的思想和科學技術問題﹙敘利亞,大馬士革:阿拉伯作家協會,2000年﹚。
10、 中東的核選擇﹙論壇論文——參選論文﹚﹙黎巴嫩,貝魯特:阿拉伯統一研究中心,2001年﹚。
11、現代問題——新世紀學術論文﹙敘利亞,大馬士革:堅毅出版社,2002年﹚。
12、 時間錯過了嗎?﹙敘利亞,大馬士革:耕種者出版社,2003年﹚。
13、 美國目標﹙敘利亞,大馬士革:思想出版社,2004年﹚。
14、 美國占率下的阿拉伯人﹙敘利亞,大馬士革:形成業出版社,2007年﹚。
15、 迷信和活埋理性﹙敘利亞,大馬士革:土星出版社,2008年﹚。
——此外,在阿拉伯語各類雜誌,期刊上發表數十篇文章,同時擔任阿拉伯語各類季刊和期刊的編輯和諮詢機構的成員。
——多次參加在敘利亞及國外舉辦的科學、思想、政治、文化論壇和會議。
家庭情況:
——已婚,娶農業工程師額黛為妻。
——育有四個子女:兩個女兒﹙密斯和維埃姆﹚,兩個兒子﹙瓦道哈和安邁爾﹚。
——定居處及家庭住址:大馬士革
——親戚,姐妹均定居在哈薩克和戴爾祖爾兩省﹙位於敘利亞東北部﹚。
中阿網:任駐華大使前,您對中國有怎樣的印象,來到中國後,您最深的感受是什麼呢?
大使:在被任命為駐華大使前,我閱讀過很多有關中國古代、現代、當代歷史的書籍,我非常欽佩中國人民的鬥爭和革命,以及他們所取得的復興;也很欽佩新中國政府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為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外國勢力干涉中國內政,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堅定立場。
我一直密切關注中國的發展、快速繁榮,特別欣賞中國明智的改革開放政策。
我曾於2003年,隨阿拉伯報刊主編代表團訪問中國,那次訪問中,中國人民和偉大復興在我的頭腦里和記憶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我認為當代中國的發展是良好規劃和科學、發展戰略的光輝典範。
中阿網:作為敘利亞駐華大使,你怎樣看待中敘兩國的關係,您將準備採用什麼措施和步驟進一步促進中敘兩國友誼以及加強兩國的經貿投資往來?
大使:中國和敘利亞的關係源遠流長,有著約兩千年的歷史﹙通過著名的絲綢之路﹚。1956年中敘建立外交關係後,兩國關係在新政策基礎上更加深入發展。
我可以肯定中敘兩國和人民之間的關係是典型的。因為在眾多不同級別的國際會議中,中敘關係在合作、協調方面都有著緊密的友好關係。在2004年,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後,兩國關係在各個領域進入到快速發展階段。作為敘利亞駐華大使,我認為兩國應當加速執行眾多已簽訂的協定。同時,鼓勵敘利亞的官方和民間相關機構借鑑中國經濟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的經驗。相應地,鼓勵中國企業在敘利亞的各領域開展經貿和投資活動。
需要指出的是兩國間仍有很多合作領域尚未開闢,這方面還需要努力。作為大使,我除了了解中國在公有制企業問題上的經驗,解決政府企業虧損問題的方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問題外,對其他領域也有所了解。
中敘間的友好關係隨著兩國間政黨、民間代表團,作家、記者、新聞工作者代表團,政府間代表團的互訪,和中敘間每天數十名訪問者的來往而日益增進。
中阿網:作為一位曾經留學俄國的哲學博士,你怎樣理解東方文明,你對中國文化與阿拉伯文化的異同有怎樣的見解?
大使:中國和阿拉伯文化之間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比如,舉止文明,尊老愛幼和世代相傳的東方哲理;兩國文化面臨的同一挑戰,比如,古老與現代的協調,宗教和科學的問題,當前的全球化及它所帶來的問題與挑戰。
語言結構的必要革新以容納新的流行術語,用開放、多文化、寬容、允許區別存在的政策應對外來的文化和新聞侵略。
可以說,中阿文化的共同點,而雙方在人類同一文明的框架下,在世界不同文明的協調中存在的不同之處是正常的,有益的。
中阿網:作為阿拉伯駐華使節文化委員會主席,你對促進中阿文化交流有什麼打算和構想呢?
大使:我非常榮幸,阿拉伯大使委員會的同仁們委託我擔任使節委員會文化委員會主席一職,我與我的阿拉伯大使同仁們一同工作而非獨自工作。但作為文化委員會主席,我認為該委員會在2009年至2010年之間的工作可以在如下的戰略主題下完成:
一、根據2009年5月21日至22日在巴林國首都麥納麥舉辦的第3屆中阿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的聲明,為文化委員會舉辦的活動和實效設立目標,目標要建立在如下的戰略基礎和目標上:
a\ 加強中國和阿拉伯之間文明、文化和人道主義的相互聯繫。
b\ 鼓勵研究中心、大學、教育機構之間在教育、科研、學術交流方面的合作,其中包括中阿雙方互授阿拉伯語和漢語的活動。
c\ 鼓勵、支持並實行中阿政府和民間文化機構的交流項目,使用信息交流和通訊技術保護文化遺產,加強並宣傳文化創新,重視文化領域以實現共同發展。
d\ 在中阿雙方建立藝術節機制、輪流、有系統地舉辦活動。
e\ 鼓勵在中國開辦阿拉伯文化中心,在阿拉伯國家開辦中國文化中心,雙方在這方面提供必要的便利。
f\ 籌備各種條件鼓勵中阿旅遊合作,上更多的阿拉伯國家進入中國公民旅遊目的地名冊。
g\ 推進不同文明間的交流和對話,增進不同人民間文化特別性的相互理解,相互影響和相互尊重,用公平、相互尊重和寬容的精神進行協作,以實現相互融洽和相互借鑑。
h\ 肯定雙方在加強不同文明、文化和宗教間結盟的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合作的積極性,以應對各種煽動暴力,言論不自由,破壞,醜化宗教、人民的信仰、聖潔之物、象徵的各種現象。
二、2009年至2010年的文化活動及其實效的執行計畫應該包含在如下中心環節中:
1、繼續有關中阿關係和中阿文明對話,(例如第3次會議的工作。會議於2009年5月11日、12日在突尼西亞舉行),此次會議的最終聲明研究了執行條款並付諸實踐。
2、籌備中阿論壇框架下的高等教育會議,會議將於2009年11月9日-11日在蘇丹喀土穆舉行。
3、加強與中國相關負責人的會晤和聯繫,以尋求促進中阿雙方文化關係的途徑,相關部門包括:
a\ 中國文化部。
b\ 中國作家總協會,各省市作家協會。
c\ 中國的各新聞機構。
d\ 專門研究阿拉伯文學、歷史的大學、學院。
e\ 電影局
4、籌備每年一次由中國和阿拉伯國家輪流舉辦的電影節,可在省市地區舉辦,為了在廣大民眾間傳播中阿文化理念。
5、研究建立文學、思想、科學技術圖書館的可能性,一個事中文的阿拉伯圖書館,另一個是阿拉伯文的中國圖書館。
6、列出專門從事中阿雙語翻譯的譯者名單,與他們建立聯繫設立項目翻譯選案。
7、計畫編著一本全面介紹中阿關係的書籍,這本書包括中阿文明間交流與聯繫的比較研究。
8、在阿拉伯國家舉辦中國古蹟和近期發展的遺蹟巡展,同時舉辦專門的科學、文化活動,介紹學術和歷史知識。
9、研究每年邀請阿拉伯國家的文學家、作家(平均每個國家一名)到中國交流,邀請相應數量的中國文學家、作家和詩人到阿拉伯國家進行交流的可能性,廣泛傳播雙方的文化和文學。
10、鼓勵阿拉伯使節與中國學習阿拉伯語和阿拉伯歷史的學生會面,與他們進行直接的文化對話。
11、與中國阿拉伯友好協會和中國與世界人民友好協會會面,了解他們在加強中阿友好關係方面的想法、見解和建議,執行將於2009年12月在敘利亞大馬士革舉辦的中阿友好會議決議。
12、中阿雙方各有關部門在阿拉伯國家開設中國文化中心,在中國的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開設阿拉伯文化中心。
13、籌備於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即2010年5月—6月舉辦的第二屆藝術節,這一藝術節是一次社會和經濟的重要盛會,讓中國的廣大民眾在地道的、優美的、有特色的、多樣化中了解阿拉伯文化和民間藝術的真諦。
中阿網:我們注意到大使閣下曾在大馬士革大學戰略研究中心任專職研究員,作為一個文化學者和大學中的研究員,在加強中敘兩國教育合作方面有什麼見解呢?現在中國每年有很多學生前去大馬士革大學留學,您覺得如何加強兩國留學生互派活動呢?
大使:我認為中敘兩國間的戰略研究中心在深入研究學術和現實的基礎和因素方面舉足輕重,這些研究有助於相互借鑑,並為另一個國家真實,毫無虛誇的描繪自己的國家。我認為共同的研究和會議是非常必要的,有很多廣泛的、交織的問題和課題值得中國、敘利亞的各戰略研究中心進行研究。
在大馬士革大學學習阿拉伯語的中國留學生,我認為他們是未來重要的知識核心。我個人認為雙方互派留學生是必要的,並十分支持在兩國正式的計畫和協定中,在大馬士革或敘利亞其他的大學為敘利亞學生開設中文系,這些學生是政府和各民間部門、機構的交流支持。
中阿網:目前,我們正在努力在北京成立中阿文化交流中心,以此為平台,在中國宣傳介紹阿拉伯文明,並推動中阿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我們想請大使閣下就中阿文化交流中心談談你的意見和建議。
大使:我很贊同你們在北京開辦阿拉伯文化中心的想法,這將是中國第一個傳播阿拉伯文化,促進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文化交流的中心。
我個人不僅僅是作為一名外交官,同時身為一名研究者、思考者,以及我對哲學、文化、戰略的關注,我很支持你們的這一想法,這一想法很好,很勇敢,我將不遺餘力地與我國的各相關部門,我的親屬,文化委員會和阿拉伯大使委員會的同仁們努力,將所有的想法、目標付諸實際行動,快速促成在北京開辦一個完善的阿拉伯文化中心。
最後,在這次會面結束之際,我向中阿網的總裁、教育專員和編輯部門致謝,一方面,感謝你們教授阿拉伯外交官和他們的家人學習中文;另一方面,感謝你們為中阿建立穩固文化,為建立一個更加和諧、和睦共處、和平繁榮的世界所作的不懈努力。
真誠祝願中阿網取得更大的成功,實現更多的目標。
新華社記者趙悅 顧康 敘利亞駐華大使哈勒夫·傑拉德17日表示,敘利亞完全支持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支持中國政府採取適當、必要的措施維護新疆的安全穩定和秩序。他表示,敘利亞反對以任何藉口或理由干預中國內政。 傑拉德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說,得知烏魯木齊市7月5日發生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後,他代表敘利亞政府強烈譴責任何破壞中國正常秩序、挑釁法律的行徑。他說:“新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的安全、穩定與秩序受到威脅,不利於國家團結,只會影響中國的發展與進步。” 傑拉德認為,烏魯木齊“7·5”事件意在擾亂穩定,破壞各民族間和諧相處和交流,破壞社會全面發展,那些蓄意破壞中國社會穩定與發展的人想通過製造動盪獲利。因此,中國政府有必要採取措施,維護新疆的穩定,恢復當地生產生活秩序,防止極端分子和外部勢力利用“7·5”事件從事破壞穩定、製造是非的活動。 傑拉德說,暴力活動與宗教沒有絲毫聯繫,它與宗教奉行的和平、友善宗旨相矛盾。任何殺人、放火、搞破壞的行徑都有悖於宗教寬容、友愛、相互尊重的本質。 回憶起2003年他擔任敘利亞官方報紙《十月報》主編期間訪問中國新疆的情況,這位大使說,那次訪問中他實地了解了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狀況,對新疆欣欣向榮發展的狀況印象深刻。他真切地感受到,中國穆斯林民眾在政府的關心下,正常宗教活動得到支持,中國56個民族享有平等的權利,同時也共同承擔著建設國家的義務。 “我負責任地說,新疆各族信教民眾的宗教生活正常,各民族關係融洽,如同手足般緊密,百姓對生活普遍感到有信心,這也是整箇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傑拉德說。 談到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時,傑拉德說,中國與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一貫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相互之間建立起來的傳統友誼是牢不可破的。他表示希望加強中國與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對話,進一步增進雙方了解與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