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姑戲

周姑戲

五音戲,原名“周姑戲”。距今大約一百多年前。在章丘、長山交界處,有一廟,廟內有一個尼姑,姓周,人們不知其名,只知叫周姑子。周姑調,也叫“肘鼓子”、“拉魂腔”。山東一些地方戲曲,如南路柳琴,北路的燈腔、東路的茂腔、西路的五音戲等都與周姑戲有著親緣關係,或者說周姑戲是“嫁接”以上劇種的“砧木”。

介紹

周姑戲,就是現在的五音戲。是中華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支奇葩,是享譽全國的獨一劇種。
說到五音戲,知者甚多,要說她是怎么發展起來的,也就是她的前身如何。恐怕知者甚少,特別是當今年青一代。這就有必要簡略介紹一下。
談起五音戲,還與周村有一段不解之緣。周村,這個地方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說她不大,是她地域不大,人口不多,世界地圖上找不到,國內地圖上不顯眼。說她不小,是她的名氣不小,素有“天下第一村”、“旱碼頭”、“絲綢之鄉”之美稱。早在很多年前,就已是魯中著名商埠。
鮮為人知的是,周村是五音戲的溫床。

相關內容

五音戲,原名“周姑戲”。距今大約一百多年前。在章丘、長山(當時的縣名)交界處,有一座廟,廟內有一個尼姑,姓周)人們不知其名,只知叫周姑子。此人善唱小曲小調,經常口哼小曲四處化緣。周村是她常到之處(此時周村已是魯中商業重鎮,屬長山縣)。時值清末,朝廷腐敗,喪權辱國,民不聊生。乞討者甚多。有一對年青要飯的,兩口子特別喜歡周姑子的小曲調。每天要飯歸來,晚上就在周姑子的門下住宿,偷聽她唱小曲。此時,周姑子回到廟中就愛唱“尼姑思凡”時間長了,就學會了很多。從此,再上門要飯,就經常唱段小曲給人家聽聽,以討得主人歡喜,多打發一點乾糧。後來,別的要飯的,見他(她)二人唱小曲要飯要得特別多,也跟著到廟門下住宿,學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很多要飯的便學會了唱周姑子小曲。周姑子的小曲小調廣泛傳開了。越來越多的人愛聽這個調調了。乞討者們有了更多的生存機遇了。於是,要飯的自動組織起來,打場子趕廟會唱堂會慶宴會、忙紅白公事……由原來的乾口清唱,到加上鑼鼓動靜。這就形成了周姑戲的雛形。
章丘有個叫李德興的藝人,原來是唱章丘梆子的。因為該戲占人多,往往是掙不出吃來。後來,聽說一幫要飯的串莊趕會,唱周姑子小曲,唱得很紅火,占人不多,掙錢不少。就領著幾個人跟蹤他們,一邊看,一邊聽,把這幫要飯的“玩意兒”學到手,重打鑼鼓另開戲,大見成效。由於該曲調易唱易學,內容大都是反映百姓鄉里的民間凡事,因而深受農村大眾歡迎。特別是戲文中的男婚女愛、打情罵俏,事非恩怨、家長理短,逢場做戲、捧場逗眼,鄉上氣息、通俗易懂。倍受農村婦女青睞,稱為“拴老婆撅子”。李德興的兒子唱周姑戲唱紅了!人們送給他一個藝名叫“根柱子”(意為舞台上一根台柱子。或許是他的乳名。未詳。作者注)。當時,當地流傳著這樣的口頭禪:“摸摸根柱子大辮子,三天不用想漢子(清朝男人都留辮子)”。“聽見根柱子鑼鼓響,烀餅子糊到門框上(指婦女慌著去看戲,忙中出錯)”。周姑子唱腔流傳開了,影響很大,當地一些戲班紛紛移植、改唱。據周村老藝人張金霞口憶,他的師父原來也是唱梆子和大秧歌的,早在“根柱子”之前就已偷學了周姑子唱腔。

起源

周姑戲的起源眾說紛紜。一說明代末魯南一些賣藝乞討的人來到日照境內,他們以肘挎鼓,或一人一戶,或三五成群走村串莊進行演唱,人們稱肘鼓調。後來演唱者在演唱時揉進了花鼓秧歌、柳琴戲等多種唱腔,伴奏由單一地擊鼓發展到以二胡、柳琴、月琴等多種樂器伴奏,演唱內容也由簡到繁,以至稱這”肘鼓戲”。二說清乾隆——嘉慶年間,東港西部有一村姑,因不滿父母包辦的婚姻而離家出走,沿途以乞討為生。每到一家便如哭如訴地傾訴自己的不幸身世,人們同情她,也為她那甜潤的嗓音和優美的腔調所吸引。久而久之,人們把這種哭訴腔調稱為“周姑調”。後來被乞討者沿用為“唱門子”討飯的幫腔。
周姑戲得以發展、提高以及廣為傳播,東港區(日照縣)還俗尼姑丁氏一家應首推功臣。丁氏外號“老滿洲”,她的三個女兒(大嫚、二嫚、三嫚)都是演唱周姑戲的好手。其中二嫚相貌出眾,嗓音優美,深受民眾的喜愛。她們一家經常單獨或搭檔演唱。周姑戲的調式、板式有了突破性的發展,演唱內容也有了很大改進,使其更耐聽、更耐看。她們在東港演紅了,又到五蓮、莒縣、諸城演唱。每到一地都受到當地民眾的歡迎。後來,丁氏一家在諸誠落戶。二嫚的女兒王彩雲嫁於五蓮縣叩官鄉閻家莊。從此,周姑戲在五蓮紮下根,以至後來發展成為五蓮茂腔。但在東港、莒縣境內,至今仍保留著原裝“周姑子”。莒縣小店鄉文化站周姑戲劇團,除在本縣演出外,還經常到外地演出,深受歡迎。
周姑戲唱腔纏綿、委婉動聽,大多表現兒女情長的故事,深受農村婦女的喜愛。境內有民謠道:“周姑子,娘們兒的事,男人不去聽,女人抹上蜜”。據說,過去曾出過這樣一個笑話:有一村婦走娘家,聽說鎮裡演周姑戲,她晚飯都顧不上吃,抱起孩子就往鎮裡跑。由於急不擇路,跑進一塊瓜地里,沒留神被瓜蔓子絆倒,孩子拋得老遠。她顧不得疼痛,爬起來抱起孩子跑,總算沒有耽誤了看戲。但等聽完了戲一看,懷裡沒了孩子,而是一個大冬瓜。孩子丟了,她哭著回到娘家,進門一看,孩子卻睡在被窩裡。原來她急著聽戲,抱孩子錯抱了枕頭。這個小故事可足見當時人們對周姑戲的喜愛程度。
建國後,周姑戲有了很大的發展,由簡易演出場所登上了設備齊全的大舞台,並形成了自己的傳統劇目。境內最流行的是《三勸》《張郎休妻《越牆》等,後來發展為能讓大樂隊伴奏的現代戲。

周姑調周姑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