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這個概念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是由於美國政府嘗試減少肉和小麥這些關鍵主食的消耗量。他們提出周一不吃肉,周三不吃小麥製品,以嘗試鼓勵美國人共度時艱。但是打那以後,這個概念重新被用於提醒公眾的健康意識。2008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席拉金德拉・帕喬里就曾建議,每周至少吃一天素,逐漸減少肉製品的消費,以幫助減緩全球氣候變化速度,這個理念也達到廣大環保人士的支持。
2009年,甲殼蟲樂隊傳奇人物約翰·列儂的遺孀大野洋子發起“周一不吃肉”活動,其內容為每周一隻食素。在“酷玩”樂隊主唱克里斯·馬汀、流行歌手雪瑞兒·克洛等名人的支持下,甲殼蟲樂隊成員保羅·麥卡特尼爵士也積極推行了“周一不吃肉”運動,號召家庭在星期一不吃肉食並呼籲減緩全球變暖。
2012年11月,美國洛杉磯市議會全票通過“周一不吃肉”議案,但該議案無法律效力,不會有人去檢查洛杉磯市民在星期一到底吃了什麼。洛杉磯市議會稱他們要向反式脂肪和快餐店“宣戰”,他們希望通過此舉讓市民在吃肉時覺得很內疚。
理論
隨著健康生活觀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正慢慢減少肉食,增加蔬菜和水果,改善自己的飲食結構,而且素食也是在為環保做貢獻。調查研究顯示,每周少吃一天肉,可以促使牲畜飼養量下降,從而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每生產1公斤肉類,就會排放出36.4公斤的二氧化碳,吃素食是一種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世界觀察研究所(WWI)指出:牲畜及其副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至少占全球總排放的51%。如果所有的美國人每周有1天不吃肉,相當於每年節省9千萬張紐約到洛杉磯(或洛杉磯到紐約)的飛機票;荷蘭環保片《來面對肉類的真相》中提到如果所有中國人每周吃素一天,將減少溫室氣體2億8千6百萬噸。
方式
在星期一不吃肉應該是比較容易做到的,因為人們通常在周末都會吃得過多。先是1天不吃肉,以後就有可能做到2天不吃肉。周一不吃肉是減少肉的總體攝入量的一個容易的方法。要理解這個概念的一個簡單的辦法是把蔬菜或沙拉當作菜的主角,盤子的大約一半都應該是蔬菜或沙拉。盤子的另一半,如果你把它分成兩部分,四分之一應該是肉,另外那四分之一應該是碳水化合物,這是極佳的飲食結構模式。
影響
英國的“周一不吃肉”運動,吸引了大批“彈性素食者”,八成英國民眾每周至少吃一兩頓素食;倫敦不僅擁有眾多的素食飯店,供應品種豐富的無肉菜餚,食品店、甚至牛排餐館都提供很多純素可用的食品,這些純素可用食品或菜餚都以綠色的“v”作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