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沒有邊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必然失敗的。表明做什麼事都不要絕對化,要適可而止。永遠有你達不到的東西,又何必苛求。詳解
已而為知者。為知:自以為有知。
為知不能理解成學習知識,這與莊子上下文不連貫,莊子中從沒提過有某某人追求無限的知識的事情。
逍遙遊齊物論一直在討論小知、大知的問題。為知理解為“自以為有知”就可以前後呼應,互相印證。
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掌握無限的知識,是不可能成功的,
人不可能掌握無限的知識卻自以為是大知者,自以為無所不知,就真的危險了。
自以為是大知者的危害: 危害 1 自己不懂卻以為自己懂得,掌握了錯誤的知識誤卻以為掌握了正確的知識,並用來指導生活,就會產生危害。
從前都是母乳餵養的,人健康長大了。 後來有了奶粉,奶粉餵養和母乳餵養效果一樣嗎?未研究之前這是個未知問題,但是人們並沒有想過,想當然的認為是一樣的,於是很多人都用奶粉餵養了。但是研究表明母乳餵養更健康。這就是以不知為知,以小知為大知。小知不及大知,小知不及大年。(承逍遙遊)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聖人知道哪些是自己知道的,哪些是自己不知道的。)
危害2
由於人的知識有限,推理能力有限,驗證知識的能力有限,立場各有不同。
人常常用不全面或錯誤的知識、錯誤推理過程、不同的立場,推導出和他人不同的結論(物論不齊,承齊物論)。
人常常有過高的自信心或者虛榮心,認為自己推理的結論是對的,別人的是錯的。
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叫做智。
人常常為了爭論對錯而爭鬥,僅僅是為爭論誰更聰明而爭鬥,是為虛榮心而爭鬥。(知也者爭之器也。啟人間世)。
碰到每個與自己觀點不同的,都要去爭論一下誰更聰明,人的一生都會在爭鬥中度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聖人追求知識不追求虛榮。聖人會反思自己並且請教他人。
譯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的知識,就會搞得精疲力竭,既然如此,還去追求知識的人,就只能弄得疲睏了。養生的人不做好事去追求名聲,也不做壞事而觸犯刑律,把順著自然規律去做,做為處事的法則,就可以保護生命,保全天性,可以養護精神,享盡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