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吹腔

吹吹腔

“吹吹腔”又名吹腔,俗稱“板凳戲”,是中國少數民族白族傳統的戲劇,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流行於大理、鄧川、洱源、劍川、鶴慶、雲龍等白族聚居縣。據老藝人回憶,能數出的劇目達三百餘本。內容少數是白族的,多數是漢族的。白族戲劇家楊明1961年著文指出,源起於“弋陽腔”中的“羅羅腔”,隨明初屯墾軍民帶來,並在大理地區生根開花得到發揚。2006年3月,雲龍縣的吹吹腔藝術列入了雲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將進一步促進白族吹吹腔藝術的傳承和保護。

歷史

吹吹腔,源於明代洪武年間傳入白族地區的中原戲曲“弋陽腔”聲腔系統,吸收了白族文學、音樂、舞蹈等方面的各種要素,經過白族藝人的發展創造,形成為一種獨具白族藝術風格的戲曲劇種,至清乾隆年間,發展到極盛時期。從反映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的傳統劇目《血汗衫》來看,約始於元代,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1958年大理州文工團成立後,以白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大本曲”和“吹吹腔”戲曲形式編寫了許多新的曲目、劇目。1960年,正式將文工團定名為白劇團,吸收了一批著名民間藝人,以繼承、創編演出白劇為目的。1965年創作的《紅色三弦》標誌大型多場次的白劇誕生。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又創作了《蒼山紅梅》、《望夫雲》、《蒼山會盟》等白劇,並進京作過匯報演出。

吹吹腔現在仍然是雲龍縣白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劇種,在雲龍所有流行吹吹腔的地區,逢年過節,迎神賽會,婚喪嫁娶,起房豎柱都常演吹吹腔。目前(截止2009年6月)全縣還有大達吹吹腔劇團、三七業餘吹吹腔劇團等九個業餘劇團,他們為傳承和弘揚白族吹吹腔藝術做出了很大貢獻。

類別

吹吹腔有南、北派之分,大理以南各縣流行的為南派,以北各縣流行的為北派。兩派風格各異,各具特色。其唱腔有30多種,基本上分兩類,一類按行業分,比如鶴慶將生角唱叫生腔,旦角唱叫旦腔,淨角唱叫淨腔,醜唱叫醜腔等。

另一類是按人物類型和情感來分,比如雲龍縣將敘述性的腔調叫平腔,將風格詼諧、表現幽默含蓄感情的叫丑角腔,抒情性強的叫一字腔,強猛高亢的叫高腔,哀怨、傷感 的叫二簧跨,悲憤、哀傷的叫大哭腔等。吹吹腔以項吶伴奏, 與之相配合的有小鼓、板凳、大鼓、大缽、小缽、芒鑼、大 鑼、梆子等,曲版有小開門、耍龍調、啞子哭娘等20多種。唱腔屬聯曲體結構,大都不分板眼。唱完一句或四句後用嗩吶伴奏。唱詞一半以上用白話語演唱。嗩吶有獨立的曲牌20多種。

劇目

劇目初步調查有300多本,其中歷史悠久、廣為流傳的有《血汗衫》、 《火燒松明樓》、《蔡雄過年》、《八郎探母》等80多個本子。劇本獨具白族特色,文學性強,唱詞為“三七一五”的 “山花體”,白語和漢語摻雜,講究韻律。表演有嚴格的套路, 行當分工名目眾多。演出時載歌載舞,感染力很強。解放前, 吹吹腔沒有專業性的劇團,多為季節性和業餘性的組織。

新中國建國前,吹吹腔瀕於滅亡。1949年後,人民政府採取了搶救措施,與老藝人合作,蒐集整理了一批傳統劇目,也創作了一批反映現實生活的新劇。解放後,為了弘揚民族文化,1959年,成立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吹 吹腔劇團,演出過,《杜朝選》、《火燒磨房》、《三月三》等吹吹 腔劇目。1962年,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劇團,開始以大本曲唱腔為主,同時使用吹吹腔音樂,並吸收白族民間的音樂,將吹吹勝發展為白劇。

表演形式

吹吹腔在表演程式上,演員注意“四功”、“五法”。唱功,丑角用小嗓,生角用本嗓,淨角用粗嗓,旦角用假嗓。

行頭

吹吹腔戲的行頭,一般都用蟒、靠、褶子等服裝和盔頭、紗帽、五綹須、雜白須等道具。財力有限的戲班,也偶借用白族服裝代用的。臉譜與漢族古典戲曲臉譜相類。色彩中,以黑、白、藍、紫等主色,無黃、綠、金銀等色稍晚些使用。

民族

白族,自稱“白和”(白語:Baipho)、“白子”(Baipzix)、“白尼”(Baipyind),意思為白人,或者baip ngvp zix ho 說白語的人),是中國西南邊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少數民族,歷史上是大理國人的後裔。白族曾經是雲南歷史上最大的民族。

唐宋元時期雲南歷史上一度曾經出現過“白族化”過程。現代90%的白族主要分布在中國雲南省,大部分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蘭坪、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等地亦有分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