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圓·潤和山居

同圓·潤和山居

同圓·潤和山居是現代中式低密度住宅社區,位於濟南市西部(長清)大學科技園中華女子學院東北向,距5000畝園博園800米,山居閒暇之餘,可遊走觀景、岸上吹風,盡享咫尺休閒時光。項目總建築面積75620㎡,其中地上建築面積61205㎡,地下建築面積14415㎡。總戶數為421戶,住宅平均層數4.1層,容積率0.89,綠化率高達41.2%,70㎡~250㎡多種平層/複式/聯排戶型可供選擇。

詳細信息

一、項目概況
同圓•潤和山居是由山東同圓置業開發的現代中式低密度住宅社區,位於濟南市西部(長清)大學科技園中華女子學院東北向,距5000畝園博園800米,山居閒暇之餘,可遊走觀景、岸上吹風,盡享咫尺休閒時光。項目總建築面積約為75000㎡,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約61000㎡,地下建築面積約14000㎡。總戶數約為 400戶,住宅平均層數約4.1層,容積率0.89,綠化率高達40%,70㎡~250㎡多種平層/複式/聯排戶型可供選擇。停車位總計約400個,其中地面停車位約50個,住宅車庫及集中地下車庫停車位 350個
項目地處昔日王府相地,三山環抱,上風上水,自古便有“立石山前出王位,通溝以下出國公”之說,是雍正的帝師於少順的故鄉。唐朝皇帝李世民為王爺時曾在此種下一棵槐樹,千年以來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戰亂都幸免於難,周邊居民稱之為“槐神”常年庇佑著周圍的居民。
在潤和山居,“山”是永恆的主題。規劃上充分考慮建築與“山”的和諧統一,使建築與山更貼近;規劃中利用山體的落差,做出錯落有致的小區規劃,使建築與山勢融為一體,這樣無論是從房間望出去,還是在外面“看風景”,都是妙不可言。在這裡,半山之上尚存古蹟亭台,半山之中,庭院深深,林木蔥蘢,土肥水潤,花繁葉茂,難得休閒養生之風水寶地。
項目將中華傳統庭院文化根植於心,用現代建築理念滲透於形,從建築語言到景觀表情皆生動傳達天、地、山、人、道之中國傳統文化,以現代中式人居之形態於園博園畔、大學城中、半山之間重現生命自然本真,以精緻中國筆法,演繹天地人和之淡定從容中國心,追尋歸去來兮之田園歸家意,理解生活和生命的真諦。
項目開發商山東同圓置業,是成立50餘年的山東同圓設計集團(原濟南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的全資子公司,公司以“責任奉獻、誠信共贏”為企業價值觀,力爭在項目開發中,匯集自家專業建築設計技術優勢、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現代文明。
潤和山居,那是濃郁的中國文化滲透出來的從容、淡定,是同圓置業傾心打造的與傳統文化的心靈碰撞。
正值初夏的大學城,陽光和煦,涼風送爽。濕潤且乾淨的空切,和著淡淡的書香,沁潤心脾。園博園數千畝綠地為大學城帶來了勃勃生機。車子肆無忌憚的行駛在北大山的林蔭之下,轉眼間,售樓處便出現在眼前了。
靈秀而不失莊重,安逸而不乏嚴謹是潤和山居帶給人們的第一印象。社區景觀體系已初具雛形,融佛家的“心空意淨”、道家的“自然清靜”、儒家的“仁愛禮敬”為一體立體景觀帶,讓人有一種心曠神怡、回歸自然的舒暢。
這時,北大山涼爽的山風從樓宇間寬敞的空間湧來,遠遠望去,大片大片的綠色令人心曠神怡。拾級而上,我們來到了社區北界,北大山腳下,一幅秀美的山水畫躍然眼前。潺潺的溪流沿坡而下,蒼翠的植被形成了天然的隔離帶,遠處的小亭妙趣橫生,在湛藍色的天空的映照下,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山居生活,在潤和 山居,被完美的詮釋。
潤和山居效果圖
二、項目配套
同圓·潤和山居處在大學科技園區,山東女子學院北門對面、與女院、工藝美院僅一牆之隔,周圍像山師、中醫藥等10所高校已經進駐,在校師生已達15萬,文化氛圍極其濃郁。 整個大學科技園區,是政府重點發展區域,也是長清品味發展的最高體現,一開始政府就投資了20個億來做基礎設施,沒有一根地上線。沒有煤炭、化工等任何與污染有關的產業,是名副其實的文化生態城。居住環境極其優越。
北大山與大學城相映成趣
項目是大學科技園區內離濟南直線距離最近的社區,開車可走104、220國道到達濟南, 目前正在修建西起海棠路東至濟南二環西路的劉長山路延線,預計2011年通車,通車後到達濟南西部城區將比104國道近7公里,約15分鐘車程。從咱項目 出發4分鐘車程可到固山收費站、經此收費站可通往濟荷高速、京福高速等多條交通主幹道。
項目距離西客站直線距離10公里,約需12分鐘車程。西客站建成後,對整個西部地區帶動會是非常大的,也會帶動西部房產的升值。那時候走西客站到北京就1個多小時,濟南西部距離上就成為北京郊區了。
20、22、K301K302 濟長巴士1、2、3等多路公交路線直達濟南汽車站、火車站等核心地段。2路公交站牌就在項目西邊居里路與紫薇路交叉路口。
最重要的是長清區輕軌交通項目已經提上日程。輕軌總預計投資260億,貫穿長清的輕軌路線投資80億,為電子控制、技術先進的有軌電車,單向最大高峰每小時客流量可達3萬人次。其中2、5號線將通達長清,初步規劃:2號線主要是沿著大經十路走廊運行,從西部城區經大學園、党家、濟南南站、市立五院、五里牌坊、體育中心、甸柳莊,至高新區;5號線由大學園經經濟開發區、臘山、王官莊、六里山、解放橋,至蓋家溝。通車後15公里輕軌,按輕軌速度 100公里/小時,到濟南運行不足10分鐘,項目將實現“零距離”對接濟南。
潤和山居鳥瞰圖
同圓·潤和山居附近有四星級酒店名士學府、大學商業街,商業街內各種風味餐廳、洗衣店、超市、娛樂場所、門診藥店充分滿足您的生活所需;五大銀行(工行、農行、中行、信用 社、建設銀行),規劃中的奧特萊斯主題樂園。總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市政投資22.9億,2012年試營業。主營服裝、百貨、餐飲娛樂。世界服裝等一線頂級品牌折扣店,1-6折物美價廉!輻射半徑可達200公里。建成以後,將大大方便您的生活極大提高項目片區的知名度並拉動項目大幅升值!目前國內共有7 家奧特萊斯折扣店,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哈爾濱等一線城市,運營面積最大的鄭州,19萬平方米。。
項目南面約800米就是投資9個億建設的園博園,第七屆園博會的會址!它的舉辦大幅度提升了長清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推進長清這一濟南新區的城市 化進程。園博園是匯集全世界74個城市的主要景觀,集休閒、旅遊、觀光、會展等於一體的永久性園林。它占地5000畝,相當於7個泉城公園大,其中有近百 萬平米的園博湖,大明湖的湖面才46公頃,比兩個大明湖還要大!濟南300萬人口共享一個大明湖,大學科技園區20萬人口共享近3個大明湖!7個泉城公 園!據專家統計這5000畝的公園每日產氧量可達10多噸。
項目往西中醫藥大學附近就是規劃中的三甲醫院。性質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占地面積225畝,總投資3.2億元,設定床位1000張。輻射半徑將達到200公里,可以為長清、齊河、肥城、新泰等區約900多萬人口提供優質的醫療和養老衛生保健服務。
在建行北面將規劃建設一個高檔幼稚園,山師附近也將規劃山師附小、附中,方便您的孩子上學。
距離咱項目西北側9公里左右地方規劃了濟西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約140平方公里。總投資4億,濟南市力爭把這裡建成江北最大濕地公園。濕地 提供大量的水資源,對氣候有調節作用,是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建成後將和濟南南部山區一樣成為市民今後近郊休閒娛樂的一大去處。目前,濟西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已初步完成。
三、景觀設計
同圓·潤和山居一個典型的中式現代風格的居住項目,她的景觀塑造採用“新中式”景觀設計方式,在整體的空間上充分考慮了對景、框景、近景、遠眺等多層次的空間視線組織,在視線的開、閉、轉、合等方面進行了精心設計,遵循“園林層疊、出入有致、空間交錯、明亮通透、湖光山色”等創意理念,通過對地形的利用、綠化的圍合,營造出較為豐富的空間,巧妙地 將白牆灰瓦的建築氣息掩映其中。她是溫婉的、含蓄的、高雅的;她傳承中國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融佛家的“心空意淨”、道家的“自然清靜”、儒家的“仁愛禮敬”為一體,卻又加入了現代景觀的符號,既契合項目背景,又 與項目的周邊環境形成強烈對比,凸現中國傳統園林的高貴品質,體現一種鬆弛、舒適、安逸,如同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理念。景觀組織過程中避免太直白的手法,而以更含蓄的形勢通過細節的表現來體現小區內斂而富有涵養的氣質。整體景觀小中見大,色調簡潔、含蓄內斂,顯示自然平和的生活狀態。
進入小區,首先能感受到的就是巍峨敦厚的北大山,我們將園外的山景借到園內,與人造景觀相互交融,整個畫面宛若天成,讓人有一種心曠神怡、回歸自然的舒暢,由蜿蜒的道路在入口對面圍合成小區的主景點潤和園,此處利用原有沖溝設計成順地勢跌落的水景,水景一角布置四角木亭,可在此觀山景、聞溪聲,順舒適的木棧道來到由6棵 銀杏形成的小廣場,靠在樹下休息,看著兒童在對面嬉戲,還能坐在伸到水裡的台階上感受水的清涼,聆聽美妙的背景音樂;臨水廣場的卵石鋪裝不僅防滑而且樸素 自然,池底富有野趣的河卵石讓人不禁聯想起孩兒時在小溪里嬉戲的場景;水岸亦採用自然手法,形態各異的景石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精靈的小草、野花也見縫插 針露出一抹綠色,野趣橫生;泰山松姿態伸展,似在翹首企盼,樹下的疊石順勢砌築凸顯一種剛柔之美。此景雖為人做,卻宛若天成。
中國自古就有的“造園必造水、無水不成景”的說法,所以我們不單建造了水系,而且根據小區的山坡地勢設計“三級迭水”,配以獨具匠心的疊石景 觀,突出小區的依山傍水之感,讓您感受層層有景、起伏跌宕、處處妙趣橫生,同時疊水也有水落平安的寓意,預示居住者能夠安居樂業。水系的形態在平面上看猶如一條游龍;水面或寬或窄,曲曲折折,跨水或橋或汀,時斷時連,駁岸時而結合廣場、道路呈規則式,時而結合綠地、景石呈自然曲線狀,人行小路在水系兩側或 花或竹的綠地中穿行,至空間開闊處,又有亭、台、廣場可以停留、休息、靜望。
疊石上種有迎客松是設計師運用了古典園林的抑景、障景手法,增添景觀的趣味性。疊石也是出自名家之手,是由北派何中華大師其弟子錢向德先生親自指導的疊石之作,在園博園、千佛山、環城公園等都有錢老師的疊石作品。
潤和亭東南側的疊石是仿照古代鯉魚跳龍門而建的,傳說鯉魚跳過龍門後,就會變化成龍,後來人們把“鯉魚跳龍門”喻為升官、發財等飛黃騰達之事,又可比作逆流前進,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
主景觀北側在設計上充分體現了人性化,為了業主在娛樂中的安全性,我們鋪設了塑膠地面。閒暇時間大人和孩子一起壓蹺蹺板、盪鞦韆,全家人其樂融融。這裡還有可鑑賞的傳統文化牆--浮雕,孩子在這玩耍的同時還可以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
小區外圍,綠樹環抱、山體蔥鬱,儼然成為小區的後花園,項目在植物的選擇上充分考慮四季觀賞,合理搭配觀花、賞葉、觀形等園林花卉植物,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葉,冬有枝,建設生態型的環境景觀。白玉蘭,樹冠近似卵形或球形,非常漂亮,在春季開花,傳說女人天天觀賞白玉蘭,嗅著濃厚的芳香,可人老心童,留住歲月,永駐青春。
合歡圖片資料
合歡
【象徵】合歡花的葉長,兩兩相對,晚上合抱在一起,象徵著“夫妻永遠恩愛”。
"合家歡樂”象徵幸福、家庭和睦、快樂永遠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傘形樹冠。葉互生,傘房狀花序,雄蕊花絲猶如縷狀,半白半紅,故有“馬纓花”、“絨花”之稱。。傘房花序頭狀,萼及花瓣均為黃綠色,五裂,花絲上部為紅色或粉紅色絲狀,簇結成球,花期6~7月。果實為莢果,成熟期為10月。
海棠圖片資料
海棠
【象徵意義】北京故宮御花園、頤和園和天壇等皇家園林中都種有西府海棠,每到暮春季節,朵朵海棠迎風峭立,花姿明媚動人,楚楚有致,所以說海棠是一種富貴,高雅的象徵。海棠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之一,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國艷”之譽,歷代文人墨客題詠不絕。一 代大文豪蘇東坡也為之傾倒,“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因此海棠雅號“解語花”。由於海棠花栽培歷史悠久,深受人們喜愛,後來人們發現了與它花形相似的植物,往往就以海棠來命名,如秋海棠、四季海棠,麗格海棠等等。
【簡介】據明代《群芳譜》記載:海棠有四品,皆木本。這裡所說的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和貼梗海棠。海棠花開嬌艷動人,但一般的海棠花無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艷,是海棠中的上品。西府海棠花形較大,四至七朵成簇朵朵向上,其花未開時,花蕾紅艷,似胭脂點點,開後則漸變粉紅,有如曉天 明霞。。
銀杏圖片資料
銀杏
【象徵意義】樹齡可長達二、三千年,距今已1.5億年歷史。其生命力極強,被人們譽為“長壽樹”,有報導說:二戰時期日本廣島核子彈爆炸後,爆炸中心的一棵銀杏樹競奇蹟般的存活下來。
銀杏在中國植物文化中倍賦予“長壽”、“福”之象徵意義。
【形態特徵】銀杏是一種高大而又長壽的落葉喬木,樹葉呈扇形,秋季色黃,極為美觀,種植於庭園中和道路旁,為優美的觀賞植物及行道樹。它的果實富於營養,味美,亦可作藥用。高達40米,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近平滑,淺灰色,大樹之皮灰褐色,不規則縱裂,有長枝與生長緩慢的距狀短枝
另外,社區還種植了棗樹、山楂、核桃、白蠟、桃樹、紫葉李、百日紅等數十種植被,營造出生態型的環境景觀。
小區周圍通過精心選擇樹種,疏密相間、層次豐富的苗木搭配,營造出一個生機勃勃的的綠色空間,被稱作同圓•潤和山居“十二景”:
松楓引勝:栽植迎客松作為入口轉角綠地的主景,配置紅楓、五角楓,迎客松姿態飄逸,與中心景區內的松樹互為對應,楓樹枝葉婆娑,優雅細膩,有“引人入勝、漸入佳境”之感。
松楓引勝
香雪迎春:利用白玉蘭、珍珠梅、蔥蘭等白色花系植物與迎春組合,點綴女貞、紅葉石楠等常綠球類,即使秋冬季節也有景可觀。
潤和映像:形體渾厚的泰山石點景,以特選的大規格銀杏、木瓜、紅楓、石楠創造層次清晰、季相分明的植物景觀。春季時銀杏樹新葉萌發,色澤青翠可人,紅楓嫩葉鮮紅似火,秋季時夜色由艷麗轉為淡紫色或暗綠色,海桐及地被四季常青,時令花卉及觀賞草的運用凸顯了小區的尊貴氣質。
玉堂富貴:以白玉蘭和海棠的配置烘托古典意境,帶有美好寓意,所運用的植物都為特選的大規格苗木,同時搭配南天竹等地被植物的配置增加景點的細節感。
暗香浮動:選用香花樹種丁香、珍珠梅和枝葉疏朗的白玉蘭等,營造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意境。
雲漫步:在地勢高差較大的綠地處,以宿根花卉、花灌木等觀花植物為主,結合台階形成一條漫步的花鏡,順坡而上,形成花台、花溪的景觀效果,以白皮松、大葉女貞等常綠樹為背景。
彩絢秋冬:按照依山就勢的原則,因高就高、因低就低,高出栽植成片的銀杏林,結合常綠植物大葉女貞,塑造優美林冠線,並通過加強秋色葉樹種的栽植形成色葉斑斕的景觀效果。
木樨香勝:注重對人們視覺、聽覺及嗅覺的關注,用丁香、紫薇等花灌木創造花團錦簇、芳香宜人的景觀環境。
梧竹幽影:建築之間的夾道綠化空間,利用青桐、修竹等姿態清雅的植物來塑造幽靜、深遠的意境。
歲寒三友:天寒地凍,百木凋零,只有“松、竹、梅”這三位朋友欣欣向榮,一派生機。景點利用比興手法來烘托小區的傳統文化意境。
綠影尋蹤:考慮植物的不同高度、姿態、色彩、葉形、質感、香味、花果,並結合不同的活動空間營造豐富多變的植物群落景觀。豎向上運用坡狀處理手法,植物處理 順應地勢,在地勢高的區域種植高大挺拔的大喬木,如銀杏、香椿、朴樹、皂莢等,在地勢低洼處種植普通的中層喬木,如大葉女貞等,營造出自然起伏的林冠線。
梅影斜疏:孤植寒梅,在較小的綠化空間內通過植物的個體姿態來增加環境的美感。
小區的圍牆在設計上運用中國古典園林漏景的設計手法,虛實結合,將水景及建築的美感在不經意間流露給在路上散步的您。
小區大門口兩側依坡種植五米寬的綠色植被,與圍牆、樹木形成立體景觀,從自然環境到景觀環境,營造出現代、綠色、層次感非常強的感觀效果,使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協調,展現出的植物空間的同時又體現了設計理念中所具有的濃厚的傳統氣息。
小區景觀與建築風格相互契合,在色彩上選用能代表華夏文化的國色,比如主體建築外觀大量採用長城灰,氣勢宏大,給居住在小區裡的您以穩定安全的歸屬感。
四、建築設計
潤和山居在最初設計時,考慮在這個被山體環抱下的半月地形上建設住宅,就應該是一處幽靜、沉穩、質樸的室外桃源,而不去追求奢華與喧囂。
我們盼望著能夠回歸中國傳統的居住方式,喚起人們心中對家園漸漸模糊的記憶。因此,現 代中式建築風格應運而生,青色的牆磚、黛灰的屋頂,這些民居建築中較常見的清素色彩被充分利用,局部採用些許白色牆面,與灰磚形成一定的對比,使其沉穩中 又活潑了許多,包括入口門樓、棕色的中式格柵、輕盈的玻璃欄板等等,細節的刻畫了即傳統又現代的氛圍,為小區創造了一份舒適、休閒、放鬆、平和的家居環 境。而規劃則遵循均好性原則,以營造出高效的生態環境為要旨,使住宅與地形地貌緊密結合,採用公建集中,住宅群落布局的方式,使得每座建築都有良好的朝 向、繁密的綠植。
在汲取傳統中式建築在空間劃分及氣氛營造上的優勢的同時“追求戶型的舒適和實用”,是同圓·潤和山居的最基本宗旨,項目採用經過多年市場論證的經典戶型,反覆推敲細節,從兩室兩廳一衛到四室兩廳三衛,乃至花園洋房、疊拼、聯排亦有涉及。
潤和山居經典戶型賞析
戶型解讀:三房兩廳一衛
全明健康戶型,不簡不奢,閒適與高雅兼具
動靜分離,餐客一體,空間明亮開闊,
或次臥或書房,自由設計功能,更多舒適可能
主臥獨立洗手間,細節中體現主人的尊貴
主臥朝陽連觀景陽台,感知風景視界
潤和山居核心看點之戶型解讀
戶型解讀:三室兩廳兩衛
經典三居設計,南北通透,明朗清新
餐客一體,空間延展,豪華中兼具實用
動靜分離、乾濕分區,照顧生活習慣
主臥朝陽帶觀景陽台,感知風景視界
雙陽台設計,儲物、觀景,趣味天地
在充分考慮每一個居者與自然的互動,在設計上融入了現代人對於居住生活的理念和需求,巧妙運用這些承 載中式文化精髓的素材,喚醒居者骨子裡對於“根”的特殊情結:與土地接近、與自然親近。在環境上,營造“幽”的氛圍;在色彩上,渲染“素”的意味;在外 部,提煉“牆”的形象;在內部,強調“院”的作用;而規劃方面,則表現出“村”的形態。
放眼望去,整個小區盡顯傳統文化韻味,其中包括:村落在空間上的主要構成元素,如宅屋、店鋪、街巷、池塘;傳統園林的構成元素,如亭(院中的對弈亭、半山上 的潤府亭)、台、榭、橋(拱橋)、廊、徑、石(疊石)、水、植物等;道路系統分為地面、地下兩套系統,地上道路三級變化:路、徑、巷。小區巷道和景觀的規劃,將閒適的氛圍發揮到了極致,歸家的心情也因此而美好。簡約而韻味獨具的建築風格在業界大受好評,而體驗過它的人幾乎都有一種不知何處而來的舒服感,這種難以描述的感覺正是潤和山居的設計核心所在,建築師在達成這種與建築相互融合的設計之路上,獲取最多的便是來自中國傳統建築形式、中國傳統園林造園手法中的靈感。只有將中國人延續千年的生活智慧和建築理念融入其中的房子,才能真正適合中國人居住。昔日王府莊遺址風水寶地的故事還會在潤和山居帶來的閒適情趣中繼續!
五、低碳環保
同圓·潤和山居是由山東同圓設計集團建築、景觀規劃精英團隊傾力設計,由同圓置業有限公司進行開發建設,曾先後獲得“國際樓盤鑑賞”大獎、齊魯地產“開拓城市居住先鋒獎”等殊榮。
同圓·潤和山居地貌原系山坡地,80%為廢棄的採石場和山體泄洪溝,屬廢棄荒山坡地,無種植價值。經同圓置業有限公司綜合治理並經景觀設計後進行開發建設,在治理過程同圓置業把小區征地範圍外,沿西北側、北側和東側、東南側荒山坡50米範圍進行了綠化種植,種植綠化面積達29000平方米,栽種各類樹種達 20餘種,並對距小區80米處東北方向的原山體泄洪溝進行改造,將其攔截修建成為近600餘平米養殖蓮藕的水域。此外,又在蓮藕池外500米處的山坳處修建了風景亭一座,使小區與山景做到了有機結合,增加了人與自然的親和力。整個規劃的特點為低容積率、園林式、休閒式小區,並把小區定位為生態、節能、綠色環保科技示範工程,力求打造成省級品牌小區。
潤和山居借鑑和採用了先進的保溫技術:現噴硬質聚氨酯硬質發泡,抹膠粉聚苯顆粒複合保溫技術;屋面採用現噴硬質聚氨酯硬質發泡、水泥珍珠岩找坡複合保溫技術;建築物各朝向的窗牆比嚴格按規範留設,外窗採用內開內倒、中空斷橋彩鋁型材。
免費免耗能的洗浴熱水供應:採用太陽能熱水製備技術,比傳統電加熱製備生活熱水節省70%的電能;每戶均安裝一台分體承壓式太陽能熱水器,容量為100~150L,太陽能為最新型的平板式接收器與建築屋面融為一體,得熱效率高,循環泵採用德國技術,膨脹罐為義大利技術。
提高功率因數,減少電能損耗:本工程為民用三級多層建築,消防用電設備、生活用電設備、報警系統配電等為三級負荷,區內設兩台乾式變壓器,最佳化分配負荷,力求低壓線路最佳配置;採用高效長壽命光源,本小區在公建內主要採用T8單雙管螢光燈做為主要光源,T8燈管由於其直徑減少,體積減少近一半,螢光粉等有害物質耗量也減少,大大有利於環保;在家庭住宅內,以緊湊型螢光燈(包括“H”型,“U”型,“D”型,環形等)為主,替代白熾燈,緊湊型螢光燈的功率適應不同光色的要求,在既要節能又要提高照明水平的情況下,使用緊湊型螢光燈雖然初投資略高於白熾燈,然而節電效果顯著,足以補償;採用地板輻射採暖,舒適度高,採暖能耗比暖氣片系統節能5%,採暖設備不占據有效使用空間。
衛生節能的供水方式:採用直吸式疊壓供水,避免水質的二次污染,充分利用自來水余壓節省電耗。本工程供水由市政管網引一路DN150乾管,在小區用水範圍內形成環狀布置,並與室外消防給水合用。
環路壓差平衡的熱力管網:採用熱力管網壓差平衡技術實現環路壓差平衡,減少熱水採暖循環水泵運行電耗。
與氣象條件匹配的採暖供水溫度:換熱站內設氣候補償器,控制不同室外氣溫下的採暖供水溫度,實現供暖質調節,節省採暖能耗。
自動的分戶調溫技術:採用自動調溫技術,控制戶內溫度既滿足舒適要求,又不致出現過熱浪費能源。
節 約自來水的綠地噴灌:採用中水和利用收集的雨水做綠地噴灌用水,節省市政自來水用量,減少污水排量,減輕市政污水管網負荷,減輕污水廠處理污水負擔,同時 注意發展雨水收集和利用工程,由於雨水被留住或回滲地下,地下水得以回補,水環境得以改善。另外,使用可滲透的地面鋪裝,雨水滲透涵養地下水源,改善小區 氣候,減少綠地澆灌用水。
綠色的屋頂平台:屋面綠化技術改善局部小氣候,減少夏季空調用電,減少冬季採暖能耗。

開盤時間

開盤:2010-09-1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