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線腔

”已故合陽線戲藝人雷清雲早年回憶說,合陽線戲代代相傳,曾為漢王立過大功。 代王知道西河(合陽古稱“西河”)有線戲,告知陳平。 ”懸絲傀儡即提線木偶的古稱,“幃帳”在合陽線胡戲中稱為“亮子”。

簡介

線戲淵源,十分久遠,現在一般認為“起於漢而興於唐,盛於明清”。唐代段安節所撰《樂府雜錄·傀儡子》載:“自昔傳云:‘起於漢祖在平城為冒頓所圍,其城一面,即冒頓妻閼氏,兵強於三面。壘中絕食,陳平訪知閼氏妒忌,即造木偶人,運於機關,舞於郫間。閼氏望,謂是生人,慮其城下,冒頓必納妓女,遂退軍。’……後樂家翻為戲。”已故合陽線戲藝人雷清雲早年回憶說,合陽線戲代代相傳,曾為漢王立過大功。當年匈奴攻代國,漢王被困平城。代王知道西河(合陽古稱“西河”)有線戲,告知陳平。陳平命工匠仿製大木偶.栩栩如生,借夜月舞於城樓。匈奴王之妻望見,心生妒忌,害怕城破之後匈奴王納漢家女,遂網開一面,放走漢王。後來代王喜棄國.被赦為合陽侯。代王喜即漢王之兄劉仲,據《合陽縣全志》載,劉仲城在今坊鎮東北五里。《合陽新志資料》載,劉仲城在坊鎮東北五里和陽村。藝人的傳說與史書記載基本吻合。《大業拾遺》記有:“隋煬帝使黃兗造木人二尺許,衣以綺羅,飾以金碧,能運用自如。”這記載與合陽線胡戲的木偶形象及尺寸幾無二致。即就是演出形式,唐·杜佑《筆麈》中的記載也和今天十分相同:“傀儡子,漢末使用於嘉會,北齊高緯尤好之”,“今俗懸絲而戲,謂之偶人,以手持其末,出其幃帳之上(外)。”懸絲傀儡即提線木偶的古稱,“幃帳”在合陽線胡戲中稱為“亮子”。表演時藝人站於亮子後面,手提木偶出於亮子之外。《通典》說唐代已把線戲列入歌舞類。《明皇實錄》中有唐玄宗《吟傀儡》(一說為梁皇所作)一詩:“刻木牽絲一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猶似人生一夢中:”詩中雖未明指即合陽線胡戲,但“刻木牽絲”的結構,“雞皮鶴髮”的外形已與合陽線胡戲的木偶造型完全一樣,也說明在唐代線戲已十分流行了。到了明末,合陽舉人李灌(向若)與線戲藝人過從甚密,對線戲的唱腔、音樂、服飾、劇目及偶人造型作過較大的改革,使之更趨完整化、戲曲化,曾隨商幫到過蘇、揚二州演出。清代乾隆之後,是合陽線戲的鼎盛時期,至光緒年間,單是合陽境內就有線戲班社七十餘個。乾隆、嘉慶、同治年間曾再次往蘇揚兩州及北京演出。光緒二十六年(1900),北黑池的王玉潤線戲班曾往甘肅、河南、山西等省演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