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線戲的聲腔淵源與形成時代不詳,明代末年,已有演出活動,並成為農村春祈秋賽活動的重要娛樂形式。合陽線戲被人稱為“小戲”,它的戲箱很簡單,用一個靴子或一個籠,即可裝著帶走,民間稱為“靴子箱”,或“一籠箱”,合陽縣東王鄉莘里村,舊日有一座專演“小戲”的過台戲樓,上題“天姝大邦”,戲樓上嵌有明萬曆年間(1573—1619)的小石碑一塊,鐫文云:“每逢春秋重陽節獻演小戲”。
線戲的唱腔為板腔變化體,具有說唱音樂的特點,分線偶調和亂彈調兩大類。線偶調是線腔戲的本調,述說性強,板路分[慢板]、[二八板]、[小滾白]、[大滾白]、[箭板]等。唱詞有五字、七字、十字和長短句(又稱剁句子)之分。單句落、只重後半句,仍似兩句。不論唱、白都在音樂間歇中進行,只用錚子輕輕伴隨,掌握節奏,聽起來十分清楚響亮。唱腔倚音滑音,行腔襯“噯嗨”、“夾吭”等虛字,醜腳唱腔還常有“乃乖、乃乖、一乃乖”(合陽方言)的襯句。亂彈調深受同州梆子影響,具有慷慨激昂的特點,有[慢板)、[二八板]和[箭板]等板式,只用於生、淨演唱。伴奏樂器除不用錚子、馬鑼外,其餘和線偶調相同。線偶調和亂彈調因在調性上有著文靜委婉和熱烈喧鬧的差別,所以過去很少混用,一個腳色更不能在同一段唱詞中隨意轉入它調。線戲樂隊設舞台左側。文場主用大殼子皮弦胡,武場有馬鑼、錚子、截子等特有樂器。
線戲腳色行當齊全,生、旦、淨、醜皆有。武生講究“縱眉子”,畫成口朝上的八字形,十分别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線戲進入了舞台演出時期。1957年,由秦腔藝術工作者李新慶、趙三敏、侯振華等人,在合陽縣劇團第一次將線腔搬上了大戲舞台。1959年10月,前往西安,為慶祝建國十周年演出了新改編的傳統劇《白汗衫》,轟動了西安劇壇。1960年,又招收了八十名學員,請線腔藝人蕭緒發、白卯生為教師,舉辦了線腔藝術訓練班,壯大了線戲的演出力量。出現了黨來娃、曹恩賢、雷玉佩等一批新演員。1963年,藝術訓練班和縣秦腔劇團合併,成立了渭南地區線腔劇團,排演了許多優秀的傳統戲,如《鐘鼓計》,並創作演出了《歸隊》,《我想錯了》和《銀花怒放》等現代戲。
線戲音樂也有了很大改進,線偶調和亂彈調開始轉調互用,增強和豐富了線戲的唱腔表現力。皮弦胡的琴弦改用中音提琴的二三弦,琴弓的竹板改為竹桿,而且由短變長,拉出來的曲調柔和優美,增強了音樂美感。
相關詞條
-
合陽線戲
合陽提線木偶戲是合陽縣獨有的古老地方劇種,民間俗稱“線戲”“線猴”“線胡”或“小戲”,又稱“線腔戲”,俗稱“線胡胡戲”。1957年後為了和搬上大舞台由人...
介紹 相關連線 -
翻線戲
翻線戲,又叫挑棚子、翻豬槽、撐麵條等等因地而異,著名的二人花繩遊戲。整個遊戲名、特定的花式、花式的次序、花式的名稱因人而異,是一種比較古老又常見的兒童遊戲。
翻線戲介紹 玩法 意義 -
西秦戲
西秦戲初考系明末西秦腔(即琴腔、甘肅調)流入海(陸)豐後,與地方民間藝術結合,至清初遂逐漸游離於本腔(西秦腔)而自立門戶,形成了別具風格與特色的西秦戲劇...
概述 歷史 藝術特色 發展與繁榮 繁榮向衰落 -
灑線繡百子戲女袷衣
古文物。
灑線繡百子戲女袷衣 相關條目 -
宋元南戲
南戲,又有戲文、南曲戲文、溫州雜劇、永嘉雜劇等名稱。南戲大約產生於南北之際,據祝允明《猥談》云:“南戲出於宣和之後,南渡之際,謂之溫州雜劇。予見舊牒,其...
南戲的形成與發展 南戲的劇本及其存佚 宋元南戲的藝術成就 正字戲與宋元南戲的淵源關係: -
明灑線繡蹙金龍百子戲女袷衣
中國明代皇后的上衣。灑線繡是明代帝後衣物中的主要繡種,又稱“穿紗”,是以方孔紗或直經紗作繡底,用彩色雙股合捻線數計紗孔,穿繡成較大的主花和幾何小花地紋。...
明灑線繡蹙金龍百子戲女袷衣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合陽提線木偶戲
合陽合腔線偶戲,也叫合陽提線木偶。合陽線偶戲自成一家,表演時木偶的動作全部是靠演員用手中的細線懸控木偶完成的。同時,配合合陽線戲的唱腔是全國獨一無二的,...
簡介 起源 戲班 表演形式 經典劇目 -
儺戲
儺戲,中國戲曲劇種,是在民間祭祀儀式基礎上吸取民間歌舞、戲劇而形成的一種戲曲形式。 儺戲起源於商周時期的方相氏驅儺活動,漢代以後,逐漸發展成為具有濃厚娛...
劇種簡史 分布區域 傳統劇目 戲曲音樂 表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