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0月14日)
平裝: 20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229023882, 9787229023881
條形碼: 9787229023881
產品尺寸及重量: 23.6 x 16.6 x 1.8 cm ; 381 g
內容簡介
《吃好比好吃更重要:洪昭光談怎么吃最健康》是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從醫40年飲食養生秘訣的全面總結,凝結了1500多場全國健康大巡講的精要,匯集了他當前所有作品的健康養生精華。今天的世界,物質越來越豐富,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結果是人們的幸福度並沒有增加多少。相反,由緊張生活和膳食不合理所帶來的各種慢性疾病卻不斷增多,同時發病年齡還不斷年輕化。
《吃好比好吃更重要:洪昭光談怎么吃最健康》從觀念行為、食物搭配、酒水飲料、疾病食療四個方面,全面分析了飲食養生之道,告訴讀者如何在“好吃”的基礎上“吃好”,避免因不正確的“吃法”而導致缺鈣、貧血等症或脂肪肝、高血脂等富貴病。內容通俗,形式活潑,無論是改變飲食觀念的“管住嘴,邁開腿”、“七八分飽,健康到老”,“寧可鍋中存放,不讓肚子飽脹”,還是食物搭配的十字方案“一二三四五,紅黃綠白黑”,都是以最容易被大眾接受的健康格言呈現,好學易記,一聽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靈。
只要您按照《吃好比好吃更重要:洪昭光談怎么吃最健康》中介紹的飲食原則合理安排膳食,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吃得聰明,吃得科學,健康長壽便不再是夢想。
作者簡介
洪昭光,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21世紀中國健康教育浪潮的開創者,被大眾尊稱為 “健康傳道士”、“健康使者”。著名心腦血管專家,全國心血管病防治科研領導小組原副組長,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副會長,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研究員、教授、主任醫師。
1939年生於福建廈門鼓浪嶼,1961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1981至1983年在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任訪問學者。
上世紀70年代與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合作研製出降血壓藥物“北京降壓0號”,後撰寫及主編《實用高血壓學》等十餘本著作,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曾獲聯合國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和平使者”稱號,衛生部“輝瑞杯高血壓健康教育獎”,先後獲部、市、局級科技進步獎12項。
十幾年來,他一直致力於大眾科學健康知識的普及工作,在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焦點訪談》、《健康之路》及多家電視台的欄目頻繁露面,被聘為中央文明辦、衛生部組織“相約健康社區行”首席健康專家,為中央及各省自治區領導人、知名企業中高層、普通百姓做過1500多場健康講座,傳授“一聽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靈”的健康知識,深受大家的歡迎。他的講座內容被聽眾做成“手抄本”流傳全國,版本多達68本。以其健康新觀念為主要內容的《40歲登上健康快車》、《60歲登上健康之路》等十餘本健康圖書,總發行量超過600餘萬冊,創造了大眾健康圖書的奇蹟。
專業書評
沒必要過分講究什麼樣的食品是健康食品,更不必被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說法弄得團團轉,怎么吃比吃什麼更重要。吃得適量,搭配合理,才是科學健康的吃法。
——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 洪昭光
洪昭光是健康教育的導師,在健康知識普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創下了健康書籍的暢銷紀錄。
——衛生部原部長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名譽會長 錢信忠
洪昭光作為教育健康專家,他所從事的健康教育事業對中老年人的飲食運動、心態是非常有益的,特別是現在更顯得尤為重要。
——中華醫學會會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 鍾南山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健康。健康教育是讓千家萬戶受益的好事,像洪昭光教授這樣有責任感,又有影響的健康教育專家,在中國實在太少了。
——衛生部原副部長、中國健康教育協會會長 殷大奎
目錄
第一部分 觀念行為篇 :健康,從轉變觀念開始
忠告1 吃是享受,不是負擔
健康生活就六個字:“管住嘴,邁開腿”
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習慣
什麼都吃,什麼營養都有
健康觀點五花八門,關鍵要“三看”
別用牙齒為自己製造墳墓
健康,從轉變觀念開始
長壽飲食11點
忠告2 什麼都吃,適可而止
健康生活的核心:適者有壽
健康飲食三個“意”
中國的營養問題出在四個字:偏食、貪食
孩子最容易偏食挑食
飲食要講究,不能瞎湊合
忠告3 吃得科學,因人而異
倒霉兔子,幸運鴨子
考生更需要能量
男人四十,吃出健康
忠告4 順應季節,調理營養
春寒料峭,增強抵抗能力
夏日炎炎,心要悠閒
秋風紅葉話秋補
冬季牢記 “三、五、一”
過節別過累,放鬆不放縱
忠告5 七八分飽,健康到老
壽命是從嘴裡省出來的
寧可鍋中存放,不讓肚子飽脹
忠告6 細嚼慢咽,長壽之本
若要身體壯,飯菜嚼成漿
吃得慌,咽得忙,傷了胃口害了腸
忠告7 合理搭配,營養平衡
吃得不健康,人就不健康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六個字,十句話
2008年全球健康食品排行榜
從小培養好習慣
忠告8 清清淡淡,熱熱乎乎
溫家寶總理的飲食十二字訣
21世紀最合理的飲食結構——一葷一素一菇
健康需要“淡生活”
吃得鹹,有危險
油、鹽過量,損害健康
健康用油“三主張”
餐後不能馬上吃甜品
女人愛甜品,容易病纏身
甜食是不是孩子的敵人
忠告9 三餐吃好,健康到老
不吃早餐危害多
早餐要吃好
午餐要吃飽
晚餐早吃少結石
晚餐少吃睡得香
忠告10 外出就餐,馬虎不得
在外就餐有講究
只吃菜餚不吃糧,浪費營養損健康
快餐吃得越多,肥胖危險越大
第二部分 食物搭配篇: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正確的搭配
忠告11 主食足量,粗細搭配
主食變少,健康不妙
不吃主食等於慢性自殺
有粗有細,雜而不亂
原味主食更健康
忠告12 菜餚多樣,葷素兼顧
葷素搭配,長命百歲
素食不等於健康
人不能像兔子一樣只吃草
過量吃肉常患病
吃好雞蛋學問多
吃魚越多,血管越軟
忠告13 蔬菜水果,新鮮至上
新鮮食物最健康
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
一日兩蘋果,毛病繞道過
蘿蔔出了地,郎中沒生意
水果不能當正餐
進食水果的最佳時間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
忠告14 營養餐桌,五色蔬果
紅:西紅柿、大棗等
黃:胡蘿蔔、紅薯、南瓜、玉米等
綠:綠色蔬菜、綠茶等
白:燕麥粉、燕麥片
黑:黑木耳、海帶、黑香菇以及紫色為主的蔬菜
忠告15 油炸食物,儘量少吃
常吃速食麵,既缺營養又傷身
油炸食品別貪吃
1隻烤雞腿等於60支香菸
忠告16 少點零食,多點講究
零食適量,有益健康
選擇零食的五大原則
零食的危險在哪裡
忠告17 保健補品,不能迷信
選用保健品,別被廣告忽悠
亂補維生素,問題一籮筐
第三部分 酒水飲料篇:這樣喝,最健康
忠告18 一天八杯水,健康自然來
主動喝水,定時喝水
世界抗衰老協會主席的不老秘訣——每天8杯水
忠告19 天天喝奶,終身喝奶
東方飲食方式缺鈣
牛奶幫了日本人大忙
睡前喝奶,終生喝奶
母乳餵養好處多
一歲以內喝母乳
忠告20 喝茶怡情,保健養生
茶是理想的身心保健品
喝了空腹茶,疾病身上爬
忠告21 正確喝湯,科學減肥
湯是廉價的健康保險單
吃麵多喝湯,免得開藥方
早喝鹽湯如參湯,晚喝鹽湯如砒霜
飯前喝湯,苗條健康
走出喝湯的誤區
常喝五色保健湯
忠告22 酒非良藥,儘量少喝
酒的消耗量是一些民族焦慮程度的指標
天堂地獄,一步之遙
酗酒之害,觸目驚心
何以解憂,唯有交流
紅酒+保健=長壽
第四部分 疾病食療篇
忠告23 多吃健腦食物 預防老年痴呆
折磨500萬老人的疾病
多吃健腦益智食物
消除生活方式的危險因素
藥物預防不可少
多用腦,多交流,多運動
忠告24 一天一片藥,控制高血壓
健康的“第一殺手”
讓5000萬人不得高血壓
高血壓是只紙老虎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高血壓健康食譜
文摘
長壽飲食11點
某次一家報紙採訪我,要我談談中老年人健康飲食的要點,我說飲食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平時只要注意11點,就能少生病、少受罪。
數量少一點。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輕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為年輕時的1/5,因而稍一吃多,就會肚子脹、不消化。所以,老年人每一餐的進食量應比年輕時減少10%左右,同時要保證少食多餐。
質量好一點。蛋白質對維持老年人機體正常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一般的老年人,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蛋白質,應以魚類、禽類、蛋類、牛奶、大豆等優質蛋白質來源為主。
蔬菜多一點。多吃蔬菜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處,老年人每天都應吃不少於250克的蔬菜。
菜要淡一點。老年人的味覺功能有所減退,常常是食而無味,總喜歡吃口味重的食物來增強食慾,這樣無意中就增加了鹽的攝入量。鹽吃多了會加重腎負擔,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毒在上呼吸道生存和擴散的幾率。因此,老年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左右,同時要少吃醬肉和其他鹹食。
品種雜一點。要葷素兼顧,粗細搭配,品種越雜越好。每天主副食品(不包括調味料)不應少於10樣。
飯菜香一點。這裡說的“香”,不是指多用鹽、味素等調味料,而是適當往菜里多加些蔥、姜等調料。人的五官是相通的,可以用嗅覺來彌補味覺上的缺失。聞著香噴噴的飯菜,老年人一定能胃口大開。
食物熱一點。生冷食物多性寒,吃多了會影響脾胃消化吸收,甚至造成損傷。因此,老年人要儘量避免吃生冷食物,尤其在嚴冬更要注意。
飯要稀一點。把飯做成粥,不但軟硬適口、容易消化,而且多具有健脾養胃、生津潤燥的效果,對益壽延年有益。但老年人不能因此而頓頓喝粥。畢竟粥以水為主,“乾貨”極少。在胃容量相同的情況下,同體積的粥在營養上和饅頭、米飯相差很多,長此以往,可能會營養不良。
吃得慢一點。細嚼慢咽易產生飽脹感,防止吃得過多,可使食物消化得更好。
早餐好一點。早餐應占全天總熱量的30%~40%,質量及營養價值要高一些、精一些,但不宜吃油膩、煎炸、乾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
晚餐早一點。“胃不和,夜不安”,晚餐吃得太晚,不僅影響睡眠、囤積熱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結石。人體排鈣高峰期是在進餐後的4~5小時,晚餐吃得過晚或經常吃夜宵,排鈣高峰到來時老年人可能已經睡覺了。老年人晚餐的最佳時間應在下午六七點,而且應不吃或少吃夜宵。
什麼都吃,什麼營養都有
飲食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享受,什麼都吃,什麼營養都有。
曾有一個病人問大夫:我有冠心病、糖尿病,您看吃什麼好呀?大夫問他:您愛吃什麼?他說,我就愛吃東坡肘子、紅燒肉。大夫說,那可不行,東坡肘子、紅燒肉動物脂肪多,你不能吃。那豬肝呢?也不能吃。大夫說。後來這個人又跟我說:東坡肘子、紅燒肉、豬肝、雞蛋不能吃,最近檢查血糖高,連香蕉、桃子、西瓜都不能吃了。我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啊!我告訴他:“沒事!什麼都吃,不過還有四個字,您可要記住:適可而止。您別天天吃東坡肘子,那可就不行了。”為什麼呢?實際上,人體自身有很強大的代償能力和調節能力。如果您沒有病,沒有糖尿病,沒有冠心病,那什麼可以都吃,什麼營養都有了,營養也就最均衡了。但要適可而止,別變胖了。當您查出有了病,例如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那您就需要格外注意些,特別查出膽固醇很高時,就更要注意了,需嚴格控制一下,但仍可以什麼都吃。
有一個科學院的院士,很有錢,住花園洋房,有司機、保姆。可一檢查身體,不得了,營養不良、貧血。很奇怪,這么有錢的人還貧血,那我們這些窮人還怎么活啊!什麼道理呢?原來他在醫院檢查時膽固醇偏高,大夫給他列了個單子,有20多種東西不能吃;血糖高,又一張單子,40多種東西不能吃,加起來有60多種東西不能吃,那還能不貧血?到後來他找我問,洪教授,您看看我該注意什麼呢?
我告訴他說,很簡單,兩句話,第一句話是什麼都吃。你想吃什麼吃什麼,愛吃什麼吃什麼,因為飲食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享受,什麼都吃,什麼營養都有,因為營養是互補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滿足人的各種需要,所以什麼都吃營養才能齊全。但是第二句話可別忘了,適可而止。有些東西可以嘗嘗味道,吃一口或偶爾吃一次,但你天天頓頓都吃山珍海味可不行啊,要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