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鋸齒藻
台灣鋸齒藻,藻體直立,線形,5~15㎝高,基部具一不規則的盤狀固著器,不規則數次二叉式分枝,腋角廣開,特別是體下部,上部略小,分枝扁壓至扁平,一般個體2~3㎜寬,大的體下部可達4~4.2mm寬。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台灣鋸齒藻
- 拉丁學名:Polyopes formosana
- 界:植物界
- 門:紅藻門
- 綱:真紅藻綱
- 目:隱絲藻目
- 科:海膜科
- 屬:鋸齒藻屬
- 命名者及年代:(Okamura Kawaguchi et Masuda,2004)
- 分布區域:台灣省,海南省
基本特徵
藻體直立,線形,5~15㎝高,基部具一不規則的盤狀固著器,不規則數次二叉式分枝,腋角廣開,特別是體下部,上部略小,分枝扁壓至扁平,一般個體2~3㎜寬,大的體下部可達4~4.2mm寬,體中部3~3.2㎜寬,體上部2㎜寬,在不規則節間處有時有稍縊縮現象,分枝基部下縮或略縊,枝端鈍形或叉分,藻體的兩側邊緣(少數由體表面)產生很多小育枝,小育枝卵形或長圓形,0.5~2㎜長,0.3~1.2㎜寬,扁壓,單生或叉分,基部縊縮,頂端鈍圓或略尖。藻體紫紅色,軟骨質,乾後變硬,製成的臘葉標本不能附著於紙上。藻體內部構造:體下部橫切面觀、扁平,寬4~4.2mm,厚398~415μm。體中部橫切面觀,扁平,寬3~3.2㎜,厚432~465μm。體上部橫切面觀,體寬2㎜,厚382~432μm,由皮層和髓層組成;皮層厚85.8~99μm,由外皮層和內皮層組成,外皮層厚33~39.6μm,由5~6層長橢圓形或卵形細胞組成,常背斜排列,胞徑3.3~6.6×3.3~5μm,內皮層厚40.5~39.6μm,由6~7層大的不規則形細胞組成,胞徑13.2~19.8×9.9~13.2μm,細胞內含有明顯的收縮的原生質體,胞間常有次生紋孔連結;髓層非常厚,231~244.2μm,由密集的髓絲組成。四分孢子囊埋於藻體邊緣小育枝的皮層細胞中,孢囊小枝卵形或近圓形,枝基略縮,枝端鈍圓,l~3㎜長,581~747μm寬。四分孢子囊切面觀,長橢圓形或長卵形,胞徑16.5~29.7×3.3~8μm,只看到橫分一次的孢子,完全成熟的四分孢子沒有看見。囊果生於最末小枝或育枝的枝端,明顯地微突。囊果小枝單條或多叉分,基部不縮,枝端鈍圓。囊果縱切面觀,圓形或亞圓形,149.4~199×132.8~199μm,位於皮層與髓層間,腔底部有一大融合胞,其上產生產孢絲,腔內充滿果孢子囊,成熟的果胞子囊不規則卵形,周圍具有不育絲組成的囊果被,頂端有時可以看到開口。在成熟的雌性藻體切面中,可以看到輔助細胞枝枝叢,由1~2次枝叢細胞組成,其基部有一較大的著色深的輔助細胞,位於髓層與皮層之間。精子囊窠位於末枝或小育枝的表皮層,解剖鏡下,精子囊小枝表面觀色淡發白,周圍有明顯的深色邊;橫切面觀,精子囊窠小粒狀,於表皮層外端,色淡反光強。生活習性
生長在低潮帶的石沼底部岩石上或低潮線下0.5m深處的岩石上。地理分布
中國的台灣、海南。日本、越南、菲律賓。分布分類
海水藻類(三)
藻類是原生生物界一類真核生物(有些也為原核生物,如藍藻門的藻類)。主要水生,無維管束,能進行光合作用。體型大小各異,小至長1微米的單細胞的鞭毛藻,大至長達60公尺的大型褐藻。一些權威專家繼續將藻類歸入植物或植物樣生物,但藻類沒有真正的根、莖、葉,也沒有維管束。這點與苔蘚植物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