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軍民抗日之戰
正文
清朝光緒二十一年(1895),中國台灣軍民抗擊日軍割占台灣的作戰。二十一年三月,清軍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戰敗,清廷同日本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及澎湖列島割讓日本。訊息傳出,舉國激憤,反對割讓台灣,主張繼續抗戰。四月底,台灣士紳以全台居民名義,掀起保台活動。但清廷無視民意,仍令署台灣巡撫唐景崧等官員內渡,並派員與日方辦理割讓手續。五月,日軍侵占基隆、台北、淡水等地,並於台北成立以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為首的日“台灣總督府”。台灣北部淪陷後,台南紳民公推劉永福領導抗戰。劉永福時為幫辦台灣軍務,受台民重託後,周密部署台中、台南戰守,以黑旗軍等清軍 2萬餘人,守旗後(今高雄)至台南一帶海口及內陸要地;以各地自動組織起來的抗日義軍及清軍一部,守大湖口(今湖口)、新竹、苗栗一帶,抗擊日軍南侵。五月下旬,日軍3100多人,分東西兩路南犯大湖口、新竹。新竹、苗栗義軍首領吳湯興、徐驤、姜紹祖等率部頑強抵抗後撤離新竹。閏五月十七夜,義軍分三路反攻,因訊息走漏,未能成功,姜紹祖被俘自殺。義軍退守台中尖筆山。不久,日軍攻占尖筆山、苗栗,渡大甲溪南侵,黑旗軍乘其不備,突起猛擊;日軍敗退北岸,又遭徐驤伏兵截擊,落水溺死者甚眾;七月初四,日軍主力過大甲溪,義軍退守彰化。初八,日軍攻彰化東側的八卦山,各路義軍3600多人同敵展開激戰,吳湯興英勇戰死,八卦山失陷。日軍繼占領彰化、雲林、斗南、大莆林(今大林),直逼嘉義。七、八月之交,劉永福曾組織反攻,收復了部分失地,並圍攻彰化,但因清廷封鎖台灣,斷絕糧餉,致使義軍久攻不下,且傷亡日增,處境更加艱難。 八月中,日本援兵抵台,組成“南進軍司令部”,以4萬兵力分三路進攻台南:一自彰化經嘉義向台南,一在嘉義西側布袋咀登入沿海南趨,一在枋寮登入北向。彰化日軍分三股南侵,均遇義軍頑強抗擊,近衛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和師團長北白川能久親王相繼斃命。二十一日,日軍陷嘉義,義軍節節阻擊,徐驤在曾文溪激戰中壯烈犧牲。九月下旬,布袋咀、枋寮日軍,南北夾攻台南,城中糧彈告罄,守軍潰散。劉永福見大勢已去,內渡廈門。十月初四,日軍入台南。中旬,日方宣告占領全台。
此戰歷時五月余,斃敵4800人,傷 2.7萬人。之後,台灣人民的抗日鬥爭從未停止過,顯示了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