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可靠性工程已成為提高產品可靠性與質量、減少產品維修和保障費用的有效工具。可靠性設計是可靠性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是提高產品可靠性的根本途徑。我國近30多年大力宣傳和實施可靠性工程技術,在武器裝備、航天航空和電子信息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最近“神舟六號”宇宙飛船的成功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目錄
第1篇 導引篇
1範圍
1.1 引言
1.2 套用
1.3 構成
1.4 可信性技術發展概述
1.5 可信性工程與管理
1.6 可信性工程概述
2引用檔案
2.1 可信性標準體系
2.2 可信性信息
3術語定義和縮略語
3.1 引言
3.2 定義
3.3 縮略語一覽表
4總論
4.1 引言和背景
4.2 系統工程過程
4.3 系統效能
4.4 影響系統效能的因素
4.5 系統效能最最佳化
第2篇 理論篇
5可靠性、維修性和可用性理論
5.1 引言
5.2 可靠性理論
5.3 可靠性模型中使用的統計分布
5.4 失效模型的建立
5.5 可靠性分析中使用的貝葉斯統計法
5.6 維修性理論
5.7 可用性理論
5.8 可靠性與維修性的權衡技術
6可靠性規定、分配、建模和預計
6.1 引言
6.2 可靠性規定
6.3 可靠性分配
6.4 可靠性建模和預計
6.5 可靠性預計和分配的步驟
第3篇 技術篇
7可靠性工程設計準則
7.1 引言
7.2 元器件管理
7.3 降額
7.4 可靠電路設計
7.5 容錯設計
7.6 環境設計
7.7 人的行為可靠性
7.8 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FMEA)
7.9 故障樹分析(FTA)
7.10 潛在電路分析(SCA)
7.11 設計評審
7.12 測試性設計
7.13 系統安全性大綱
7.14 有限元分析
8可靠性數據收集和分析以及可靠性驗證和增長
8.1 引言
8.2 失效報告、分析和糾正措施系統(FRACAS)和失效評審委員會(FRB)
8.3 可靠性數據分析
8.4 可靠性驗證
8.5 可靠性增長
8.6 可靠性增長試驗和可靠性驗證試驗差異要點
8.7 加速試驗
9軟體可靠性
9.1 引言
9.2 軟體問題
9.3 軟體設計
9.4 軟體設計和開發過程模型
9.5 軟體可靠性預計和估計模型
9.6 軟體可靠性分配
9.7 軟體測試
9.8 軟體分析
10系統可靠性工程
10.1 引言
10.2 系統效能概念
10.3 系統可靠性和維修性(R&M)參數
10.4 系統可靠性與維修性建模技術
10.5 複雜模型
10.6 權衡技術
10.7 可用性、故障率和修復率的分配
10.8 系統可靠性規定、預計和驗證
10.9 系統設計考慮
10.10 費用考慮
第4篇 管理篇
11生產和使用(部署)階段的可靠性和維修性
11.1 引言
11.2 生產可靠性控制
11.3 生產維修性控制
11.4 裝運和貯存期間的質量與可靠性
11.5 使用可靠性和維修性(R&M)的評估和改進
12可靠性和維修性管理
12.1 美軍採辦改革的影響
12.2 可靠性大綱管理內容
12.3 可靠性規範要求
12.4 可靠性大綱要素
12.5 可靠性大綱活動階段
12.6 可靠性和維修性策劃和預算
12.7 綜合權衡
12.8 其他考慮
附錄
附錄A 國際、國家可信性標準一覽表
附錄B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可信性技術委員會(TC56)
附錄C 美國軍用手冊MIL—HDBK-338B介紹
附錄D 美國軍用標準改革概況及其對RMS標準的影響
附錄E 有關規定值、最低可接受值、■、■的研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