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叩頭,對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小時候,每逢過年,父親中總叫我們兄弟幾個到上房給供奉的祖宗叩頭,給長輩的祖父母叩頭。叩頭成了我們的習俗禮節。
中國人流行叩頭禮節,不知起源於何時,據有人考證,說是源於一種叫“叩頭蟲”的昆蟲。這種蟲,說是像一顆黃豆的蟲子,顏色也是黃的。一本叫《異苑》的古軼中曾記載過。晉代有個叫傅鹹的詩人,寫的《叩頭蟲賦》說,羸弱的順從強暴,才能免遭滅頂之災。於是這種微小的蟲子就學會了叩頭。人們從叩頭蟲受到啟發,把叩頭訴諸乾禮儀,不停地叩頭,腦袋像搗蒜似的叩頭,朝著祖先,朝著皇帝,朝著長輩,朝著神靈,朝著比自已權勢大的官老爺、橫行鄉里的土豪惡霸劣紳……以叩頭來感化他們,感恩他們,以求得他們的手下留情和憐憫。
叩頭什麼時候傳到宮廷,成為君臣的禮節,無人考證。大概從有君王皇帝起就有這種禮節了。臣見君必行三跪九叩之禮,口裡還得喊:吾皇萬歲,萬萬歲!受到帝王賞賜,即使賜死也要叩頭,高喊:謝主龍恩!有的大臣上諫,頭都叩得鮮血直流,仍得不到皇上的恩準。中國歷史上,由叩頭釀成外交爭端的事不少,有的還因叩頭點燃了戰火。戰國時,魯昭公和齊君會盟,人家給他叩頭,而他還禮時只作了個揖,結果釀成大禍,兩國兵戎相見,魯國戰敗割地給齊國。到了清代,圍繞叩頭引起外交爭端的就更多了。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歐洲的外交使臣多次要見皇帝,皇帝都堅持給他行三跪九叩之禮,皇帝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他是宇宙的主宰,是唯一不朝別人叩頭而只接受別人叩頭的天子。有學者做過統計:從康熙到乾隆一百四十多年間,歐洲各國使節覲見皇帝達十七次,十六次行了三跪九叩之禮。這對外國使節來說,簡直就是污辱,是不能長久咽下這口惡氣!最後一次是通過一場武力懸殊的戰爭來解決的,皇帝輸了。1793年英國的馬戛爾尼伯爵和他的扈從,是最早在熱河享受到不行叩頭禮喜悅的歐洲人。到了1873年,年輕的同治皇帝即將舉行親政大典,在西方各國使節朝覲的禮儀問題上,朝廷陷入困境。要不要洋人行三跪九叩之禮呢?要,實力雄厚的西方列強早已開罪不起;不要,則大清皇帝和帝國的臉面又置於何地?正在這時,一個叫吳可讀的御臣上奏說:洋人無異於禽獸,讓他們行三跪九叩之禮,等於是強迫禽獸遵行五倫。能讓其不榮,不能不讓其不恥。如洋人也像國人一樣行禮,那才是咱大清國的奇恥大辱呢!吳大臣的一番高論博得了滿堂喝彩。於是朝覲時,國人行三跪九叩的“文明”之禮,洋人行免冠鞠躬的“野蠻”之禮。
隨著皇帝被攆出皇宮,叩頭禮不再用了。但它的習俗仍在延續。老百姓叩頭現象層出不窮:為感謝官員為他們辦了一件好事,就涕零淚下,下跪叩頭;屈服於權勢、惡霸,為了免災,叩頭求饒;進佛堂上香跪拜叩頭的就更多了。中國有些官員為什麼驕橫跋扈,貪污腐化?就是老百姓的叩頭給寵壞了。什麼時候人人都能高昂起自已的頭顱,不再叩頭了,中國人才有自已的尊嚴!
起源
關於叩頭的起源,我聽到過另一種說法:據說叩頭是一種聯繫氣功的方式,人在出生時,膝蓋和頭部的骨頭是軟的,通過叩頭和跪膝,能讓這兩處的骨頭得到鍛鍊,變得更加堅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