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古蘭經》原是純粹的阿拉伯語,阿拉伯人一般都能聽懂。但由於當時阿拉伯民族文化比較落後,《古蘭經》言簡意賅,有些經文又比較隱晦,對伊斯蘭教的信仰和教規只作了原則性的概述,所以當時能聽懂或經教讀而會誦讀的人,對其內容不一定完全理解。因此,穆罕默德在世時,就已經出現對同一經文有不同的讀法和不同的理解而需要進行解釋的情況;但穆斯林相信《古蘭經》是安拉的啟示,唯有先知穆罕默德才有解釋的權力,別人不能隨意解釋。
口頭經注 穆罕默德逝世後,隨著哈里發國家的建立及其向外擴張,伊斯蘭教遂傳播到阿拉伯半島以外的廣大地區,這些地區的波斯人、敘利亞人、埃及人、猶太人和柏柏爾人相繼信奉伊斯蘭教。當時《古蘭經》是伊斯蘭教唯一的經典,是宣傳伊斯蘭教的唯一根據,無論是對新征服地區進行傳教,或是被征服地區人民接受和了解伊斯蘭教,都必須學習和研究《古蘭經》。哈里發本人及派到各地的傳教師多是先知穆罕默德的門弟子,他們根據自己掌握的宗教知識和阿拉伯詩歌、諺語、典故等,向人們宣講經文的涵義、產生的背景及教法的規定,從而出現了早期的口頭經注。但從事這一工作,並能取信於人的為數不多。在穆罕默德門弟子中能解釋《古蘭經》的有阿里、伊本·阿巴斯、伊本·馬斯歐德、伍板義等人。
在穆罕默德門弟子之後,各地從事《古蘭經》講解的多是門弟子的學生或追隨者,稱為再傳弟子。其中較著名的,在麥加有儀克雷瑪、穆賈希德、伊本·朱拜爾等;在麥地那有栽德·本·艾斯蘭、艾卜·阿利亞等;在伊拉克有馬斯茹格·本·阿吉丹、格塔岱·伊本·迪阿瑪以及哈桑·巴斯里等。他們繼承穆罕默德及其主要門弟子的宗教知識,包括對《古蘭經》內容的解釋和伊斯蘭教產生前後的詩歌、諺語,並按自己的理解或讀經體會向人們宣講教義,解釋《古蘭經》。當時也多是口頭傳授,而且只限於對經文個別詞句或某個問題或某段經文產生背景的零散說明,還沒有形成對全部《古蘭經》的系統註解。但註解的範圍已比過去有所擴大。
經注的發展 後來,各家各派將穆罕默德及其門弟子對《古蘭經》的直接解釋和間接的說明編入各派自己的“聖訓集錄”,立“古蘭經註解”專章。另一解釋《古蘭經》的材料來源是“有經人”(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宗教傳說。在《古蘭經》中,有不少經文是駁斥當時“有經人”的言行及其教義的,還有些經文則與他們的說法相近。例如關於創世說、生命的奧秘、古代先知的故事等。於是,有人就借用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有關傳說解釋《古蘭經》。後來,“有經人”中的一些知識分子加入伊斯蘭教,以色列的某些傳說便被引入伊斯蘭教和《古蘭經》註解中來。伍麥耶王朝時期,提倡說書講故事,以及後來把《討拉》譯成阿拉伯文,出現了用《舊約》內容解釋《古蘭經》的趨勢。什葉派和蘇非主義者為了深化《古蘭經》內容的研究,也汲取了基督教的某些思想,這就使以色列民族的民間傳說和宗教思想塗上了伊斯蘭教的色彩,在伊斯蘭社會和文化領域內廣泛流傳。這種來源於"有經人"的材料被稱為“以色列傳說”。儘管不少伊斯蘭學者對引用這些傳說採取慎重甚至批判的態度,但這種傳說對豐富《古蘭經》註解的內容起了重要作用。
從8世紀上半葉(伊斯蘭教曆1世紀末)開始,隨著阿拉伯哈里發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文化學術領域出現了繁榮的景象。哈里發國家奉行的阿拉伯-伊斯蘭化的政策,推動了《古蘭經》和宗教學的研究;而《古蘭經》的研究又促使阿拉伯語文的研究和語法學、修辭學、字典學的出現。《古蘭經》中的詞句結構是衡量這些學科語言規範的標準。這個時期,以《古蘭經》故事傳說和穆罕默德戰功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歷史學和以《古蘭經》中的律例規定為主題的教法研究,還有以《古蘭經》中關於安拉、末日、後世等內容為基礎的凱拉姆學研究也大大地發展起來,並出現許多專著。9世紀,隨著天文學、地理學、數學、醫學等自然科學的發展,更為《古蘭經》的註解提供了新的內容。與此同時,由於伊斯蘭教內部分裂日益加深,各種教派、學派思想體系的相繼建立和發展,註解《古蘭經》便成為宣揚本派主張反對異己學說的一種方式。這些教派圍繞著哈里發問題、自由與命定問題、理智和聖訓矛盾問題、“《古蘭經》被造”問題等,各按自己的觀點注釋《古蘭經》。
伊斯蘭教學者們在蒐集和整理前人遺留下的傳聞材料的同時,還吸收其他學科的有關成果,對《古蘭經》進行全面註解並對其中有些經文賦予了新的含義,從而使《古蘭經》的註解從早期零散、個別的口頭解釋發展為系統的全面研究和註解,以至成為一門獨立的宗教學科,並出現了一批專門從事這一學科研究的經注學家。他們編寫了許多具有教派、學派特點的“古蘭經註解”。這些經注的內容因人而異,有的側重於語法修辭、句法結構,從語言文字的角度進行研究;有的側重於凱拉姆學和哲學,從思想的角度進行研究;有的則兼收並蓄,旁徵博引,將經注編成包羅萬象的伊斯蘭知識文庫,流傳至今。
經注的類型 伊斯蘭教學者通常將《古蘭經》注釋按其特點分為三個類型:①傳聞經注。用經文本身、聖訓及穆罕默德的門弟子、再傳弟子或三傳弟子的有關言論解釋《古蘭經》;②見解經注。著者用自己或其他學者對經文的理解和體會注釋《古蘭經》;③示意經注。專門對該經有較深研究或專門從事功修(包括蘇非主義修行)的學者,透過經文字面意思,按照個人的觀點和體會,對經文所作的解釋。
這三種類型,實際上反映了經注發展的三個階段。傳聞經注最早,是經注的基礎;見解經注指7世紀末伊斯蘭教產生了凱拉姆學和法學派別後出現的經注;而示意經注則主要指10世紀後蘇非主義學說及其思想體系逐漸形成後,引用蘇非思想解釋《古蘭經》。但在經注的發展過程中,特別是當蘇非主義分別同遜尼派、什葉派教義融合之後,許多著名的經注學者,都將這三種類型合而為一,形成既有傳聞材料,又有著者見解,包括蘇非主義學者之見解和體會在內的大部頭經注著作。
各派主要經注著作 ①遜尼派經注。該派的經注,承認從四大哈里發到奧斯曼帝國統治的合法性,吸收從哈桑·巴斯里、四大伊瑪目到艾什爾里、安薩里等人的宗教學說和主張。對於涉及信仰問題的經文,他們主張遵從字面的意思,不隨意解釋;認為信仰問題應按照《古蘭經》,而不能用解釋《古蘭經》遷就信仰。在教法方面,基本以聖訓和著名教法學派的主張為依據,用以解釋《古蘭經》有關經文,並藉助宗教學科和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闡發經文含義。該派各個時期的經注浩如煙海,在中世紀較有學術價值的著作有:(a)《泰伯里經注》。原名《古蘭經解總匯》,泰伯里著。它匯集了大量的傳聞資料,並吸收了不少以色列傳說和當時阿拉伯語言和文學的一些學術成果。後人擇要編成《泰伯里經注擇要》。近年,法國人皮埃爾·戈德又擇要將其譯為法文。該經注被認為是傳聞經注的典範,是阿拉伯-伊斯蘭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它保存了前人關於《古蘭經》解釋的許多材料,並為以後註解《古蘭經》奠定了資料基礎。後世的經注學者大多受其經注資料和註解方式的影響。(b)《拉齊經注》。原名《奧秘之鑰》。著者拉齊精通波斯和阿拉伯兩種文字,除對伊斯蘭教各學科有研究外,兼通醫學。他第一次從學術上把當時的天文、地理和包括解剖學在內的醫學知識引入古蘭經注內。 (c)《拜達維經注》。原名《啟示光輝和經義奧秘》。作者拜達維擅長文學,從語言學、修辭學等方面對《古蘭經》文字結構逐段進行解釋,並涉及《古蘭經》的諸家不同讀法。經注文字優美,語言簡練,取材精細,東方遜尼派經院教育多用作教材。因此先後有三人為此經注做過腳註,其中以土耳其學者謝赫·扎德的注本流傳較廣。(d) 《伊本·卡西經注》。原名《偉大的古蘭經註解》。歷史學家、經注學家伊本·卡西爾著。是繼《泰伯里經注》後以傳聞材料為主要內容的經注著作。著者在選材方面比泰伯里較為嚴謹,他提醒人們警惕以色列傳說對伊斯蘭教的歪曲,並對泰伯里大量引述這類傳說持否定態度。(e)《哲拉來尼簡明經注》。著者為哲拉魯丁·馬哈里和哲拉魯丁·蘇尤蒂。該經注僅就難懂詞義、語法結構及上下文關係進行解釋,未涉及教派、學派和讀法的不同主張,簡明扼要。
②穆爾太齊賴派經注。該派堅持安拉公道的必然性、安拉本體與屬性的統一性、人類意志自由、理智具有辨別善惡的能力、犯大罪不能使信徒失去信仰等主張,對《古蘭經》中同他們基本主張不一致的經文,都離開經文的字面意思另加解釋,以維護他們的主張。但是在語言學方面,卻很重視阿拉伯修辭學的研究。他們認為《古蘭經》中不少文字都是比喻或隱喻,不能簡單地按字面意思理解。他們反對當時在什葉派中流行的"安拉擬人化"和聖訓派嚴守經文字面意思的主張,認為《古蘭經》中關於安拉有手、有臉、享有寶座等都是借喻,是以人類的完美和權能來形容安拉的至善和威嚴,但不能以此相信安拉如人類一樣有手、臉、享有寶座等。該派學者的《古蘭經》註解,對阿拉伯語言學、修辭學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流傳較廣並有代表性的是栽邁赫舍里的《啟示真相揭示》,通稱為《卡沙夫經注》。他成功地把語言學、修辭學運用於《古蘭經》的註解中,使某些經文的含義易為人們所接受,進而更表現出《古蘭經》文詞的典雅風格,對以後各派經注均有影響。
③什葉派經注。該派中的十二伊瑪目派,在註解《古蘭經》方面雖與正統派基本一致,但在涉及信仰問題時,則表現出該派的一些特點。他們的經注尊崇阿里及其後裔、反對奧斯曼和伍麥耶王朝,有些人甚至把注釋《古蘭經》作為一種反對異己的手段。據傳,該派最早的經注是第十一代伊瑪目哈桑·本·阿里·哈迪所著《阿斯卡里經注》,但以現代什葉派學者穆·海珊·塔巴塔巴儀編著的《古蘭經注之準衡》最有影響。它除了經義解釋和引述已往什葉派著名經注材料外,著者自稱它是一部包括神學、哲學、歷史、社會和倫理等方面的綜合巨著。以伊斯瑪儀派為代表的內學派及受其影響的什葉派學者認為,《古蘭經》意思有表有里,文字表面意思並不可取,可取的只是那些蒙受神的特殊引導的人才能了解的“內在”含義。因此將一些經文解釋得非常離奇。
④蘇非主義經注。10世紀前後,伊斯蘭教蘇非主義廣為流傳並建立了自己的思想體系。蘇非主義學者在《古蘭經》的註解中,不僅給那些“意義隱晦”的經文以更加深奧的解釋,就是一般比較易懂的經文,在他們看來,也具有字面以外的神秘內容,並加以發揮。10世紀波斯的一位蘇非主義領袖賽海勒·突斯特里編著的《古蘭經注》是最早的蘇非派經注之一。在蘇非主義逐步滲透到遜尼、什葉兩派後,這兩派中崇奉蘇非主義的學者,在他們的經注中除了引證大量蘇非主義詩歌以加強蘇非思想的渲染力外,還著重注入“清心養性”、“克制私慾”、“愛安拉”、“求永生”、“人神合一”等主張,有人甚至主張放棄伊斯蘭教的主要功課,而用“紀念安拉”、“保守秘密”來解釋《古蘭經》中的禮拜和齋戒。有人還說,《古蘭經》中“你們要同鄰近你們的不信者進行戰鬥”這段經文,是號召人們同自己的私慾進行鬥爭,因為他們認為最接近人的莫過於自己的私慾。
與此同時,遜尼派和什葉派中遵奉蘇非主義的經注學者,運用伊斯蘭教各個學科的知識和蘇非主義的哲理闡釋古蘭經文含義,從而使原來的經文內容更具有系統性和哲理性。這樣的經注往往成為包括伊斯蘭教凱拉姆學、法學、倫理學、文學、養生學等內容的百科全書式的著作。遜尼派有關這方面的著名經注有:(a)土耳其學者伊斯瑪儀勒·哈基以阿拉伯文為主、兼用波斯文寫成的《古蘭經辭義精華》。(b) 伊拉克學者阿路西編著的《古蘭經義精華》,這是一部融合正統派教法和蘇非主義思想的大型經注,它的編著出版,受到了奧斯曼帝國蘇丹馬哈茂德二世的支持。(c) 印度德里學者侯賽尼·卡希斐編著的波斯文《侯賽尼經注》。此三書在哈乃斐學派中廣為流傳。
近代經注 在近代伊斯蘭世界興起的民族獨立解放運動和伊斯蘭改良運動中,伊斯蘭教學者為了維護伊斯蘭教的傳統地位,駁斥西方傳教士對《古蘭經》和伊斯蘭教的歪曲,吸收了近代科學中對自己有用的因素來註解《古蘭經》。例如在社會問題方面,說《古蘭經》的基本思想包含了人類平等、男女平等、節制私人資本和反對侵略壓迫等主張,號召穆斯林團結對敵,保衛自己的獨立和自由等。在自然科學方面,認為《古蘭經》號召人類運用自己的理智進行思維,觀察天地的奧秘,觀測自然現象,開發利用自然界的一切,甚至說《古蘭經》有些原文本身就具有諸如化學、數學、醫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並將近代某些科學知識引進《古蘭經》的註解中,進而說明《古蘭經》是包羅古今知識的天啟經典。在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經注是埃及伊斯蘭改革家穆罕默德·阿布杜的兩個學生穆·阿里·利達和譚塔維·焦海里分別編著的《光塔經注》和《焦海里經注》。這兩部經注汲取前人經注中的精華,對經文進行廣泛的闡釋,為風行一時的伊斯蘭教改良運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