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森森直乾百餘尋,高入青冥不附林(1)。
萬壑風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掛秋陰。
豈因糞壤栽培力(2),自得乾坤造化心(3)。
廊廟乏材應見取(4),世無良匠勿相侵(5)。
注釋
(1)青冥:青天高處。李白《長相思》:“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不附林:獨立山林之外。韓愈《孟生》:“異質忌處群,孤芳難寄林。”
(2)“豈因”句:語本唐人張九齡《感遇》:“豈因地氣暖,自有歲寒心。”糞壤:肥土。屈原《離騷》:“蘇糞壤以充禕兮,謂申椒其不芳。”唐人柳宗元《新植海石榴》:“糞壤擢珠樹,莓苔插瓊英。”
(3)造化心:語本杜甫《古柏行》:“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4)廊廟材:本指建築朝堂宗廟的高大之材,引指可在國家政治上大有作為的傑出人才。戰國慎到《慎子》:“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又可稱廊廟具、廊廟器。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當今廊廟具,構廈豈雲缺?”
(5)良匠:高明的匠人。東漢桓譚《鹽鐵論》:“殘材木以成室屋者,非良匠也。”北齊劉晝《劉子·適才》:“君子善能拔士,故無棄人;良匠善能運斤,故無棄材。”唐太宗李世民《帝范審官》:“故良匠無棄材,明主無棄士。”
譯文
古松枝幹高聳,有八百多尺,直上青天,迥然超出眾木。
山壑間夜風吹拂傳來松濤陣陣,月冷千山,罥掛秋季的陰雲。
哪裡是憑藉糞土的栽培,自是靠天地造化的神功仁德。
要是國家朝廷宗廟缺少良材,就當被取用,只是沒有優良的工匠就不要砍伐它啊。
賞析
此詩詠松言志。松為老松。清人李漁《閒情偶寄》云:“蒼松古柏,美其老也。一切花竹,皆貴少年;獨松柏與梅三物,貴老而賤幼。”這個“老”,是老態,還是因其歷年悠久而愈見高大蒼勁?抑或更具滄桑感?本篇顯然是取其高大挺拔,足堪大用。本篇所寫古松,形象高俊,立身純潔,既具獻身精神,有具處世理性,確是詩人自我寫照。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撫州臨川人(現為撫州東鄉縣上池裡洋村),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大詩人、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後諡號“文”。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曆二年(1042年)登楊鎮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鏇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諡文。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宋神宗時宰相。創新法,改革舊政,世稱王荊公。文學上的主要成就在詩方面,詞作不多,但其詞能夠“一洗五代舊習”,境界醒豁。今傳《臨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