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古月橋](/img/9/e4f/nBnauM3X4gTO4YTOyEDN0IzNyITMyUDOxUjMwADMwAzMxAzLxQ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古月橋採用單拱縱聯分節列砌置法建造,橋拱呈五邊形。該橋全長31.2米,淨跨15米,橋面寬4.5米,兩側引橋各長8.1米,矢高4.15米,坡度30度。橋身分三層疊砌,底層用條石塊直砌,共五折,呈五邊形。每節用六塊長2.8米、厚0.55米、寬0.3米的石條直砌,條石之間距離0.55米,搭接處用長4.75米、高0.58米、寬0.3米的橫鎖石承接。全橋共用三十根條石、四根橫鎖石。中間層為條石橫砌,規格不一,橋面以沙泥和方石鋪成,橋面兩側設有寬0.5米、高0.4米的壓欄石。橋側面中部橫石匾上刻有“皇宋嘉定癸酉季秋潤月建造”字樣,為該橋建造年代無疑。古月橋是浙江省現存最早的肋骨拱石橋,對研究中國橋樑發展史有重大意義,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古月橋](/img/c/5e9/nBnauM3XwADO5kjM3AzM0IzNyITMyUDOxUjMwADMwAzMxAzLwM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在南宋年間,有一位姓徐的官員因躲避戰亂而逃難到赤岸一帶。當他往雅治街村方向沿溪匆匆奔來時,終於承受不住烈日的烘烤,在村口溪水彎道的地方,縱身入水,只想洗去滿身的塵土和汗水。不料,正洗得酣暢時,一陣暴雨突然降臨,把官老爺放在岸上的衣服淋了個透濕,顧不得許多,姓徐的官老爺撿起官袍便跑,往村里躲雨去了,卻不知把官印落在了溪邊。雨過天晴。這時,一個小姑娘牽著羊沿溪回家。走著走著,小姑娘眼前一亮,發現了官老爺落下的官印。不識字的她左看右看,總覺得這塊沉甸甸的東西是件稀罕物,便一手挽住羊繩,一手握著這件宮印等著失主來認領。等了一個時辰又一個時辰,第二場暴雨又來了。父親見女兒放羊遲遲不歸,放心不下,便披著蓑衣順路找來。在雨中,父親明白了女兒苦等的用意,二話沒說,把女兒攏人懷裡,任雨打日曬,一同坐在了溪沿傻傻地等……一對痴痴等侯的父女,就這樣永久地定格在了人們關於古月橋的傳說當中。夜深入靜,當心急火燎的徐姓官員找回溪旁,並拿出身上所有的盤纏相謝時,這一痴等的鏡頭才在父女倆的“本來是你的東西,不需要要任何酬謝”的話語聲中結束,最終官員以一座橋樑的形式將感激之情實物化,並永遠矗立在了雅治街村村西的小溪之上。
傳說
![古月橋](/img/c/ba8/nBnauM3X1UjM4MDM5EDN0IzNyITMyUDOxUjMwADMwAzMxAzLxQ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朱獻文(1872?1949),原名昌煌,字郁堂,是雅治街村有史以來最有名的一位“大人物”。光緒三十四年,世代務農的朱家中了一位進士,他就是朱獻文。朱獻文中法政科進士後,任資政院議員。民國成立後,又先後任國務院法制局參事,大理推事,京師高等審判廳廳長等職。抗戰時期,應國民政府邀請,視察浙江、江西、福建三省司法事務,並任浙江省臨時參議會議長。抗戰勝利後,眼看著國家又陷於內戰,目睹國家大亂而自嘆救時乏力,遂辭職歸里,回到雅治街村過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
意義
![古月橋](/img/b/289/nBnauM3X0UTMyUjNzQDN0IzNyITMyUDOxUjMwADMwAzMxAzL0Q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翻開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最吸引人注意力的是在繁華街市中橫跨河中造型奇特的木構折邊形虹橋了,但是,由於木構的橋樑不能耐久,因此宋代的虹橋已不復存在,後代儘管模仿建築,但留存至今的也屬鳳毛麟角。然而在義烏市赤岸鎮雅治街村西側的龍溪,卻靜臥著宋代一座石制虹橋--古月橋。
古月橋橫跨龍溪之上,為折邊形單拱石橋,橋身藤葛纏繞,尤顯古樸蒼拙。橋全長31.2米,底拱長15米,兩側引橋各為8.10米,矢高4.15米。所謂“矢高”,就是拱券的兩個拱腳的連線線到拱頂的高度。以其形像一把弓箭,故名。橋拱由六組五邊形條石砌築,折邊之間以橫鎖石連固,每組拱券石間用塊石填築。在橋身橫樑一側鐫有“皇宋嘉定癸酉季秋閏月建造”字樣,可知該橋為南宋時所建。
古月橋,為折邊形單拱石橋,橋全長31.2米,底拱長15米,兩側引橋各為8.10米,矢高4.15米。所謂“矢高”,就是拱券的兩個拱腳的連線線到拱頂的高度。以其形像一把弓箭,故名。橋拱由六組五邊形條石砌築,折邊之間以橫鎖石連固,每組拱券石間用塊石填築。
折邊形拱橋是浙江特有的橋樑類型,是梁橋向拱橋過渡的一種形式,由於其更接近拱橋構造,故仍作為拱橋的一種類型。從某種意義上說,折邊形拱橋在梁架拼合聯結技術上,有更高的力學平衡要求,因而架設難度更大,所以比較少見。古月橋為現存折邊形古橋中最具代表性的實物,其結構合理,用料講究,雖經幾百年風雨侵蝕,仍完整保留至今,在中國古代橋樑發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文物保護
![古月橋](/img/6/468/nBnauM3XxcDM3YDN5gDN0MzNyITMyUDOxUjMwADMwAzMxAzL4Q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