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專業集團黨

印度尼西亞專業集團黨

印度尼西亞專業集團黨是一個政治組織,主要用來動員選民對蘇哈托總統的政府的支持。它在1964年10月由高級軍官建立,當時稱為“專業集團聯合秘書處”。他們的目標是利用這個組織來對抗在蘇加諾總統建立的“全國陣線””(Na tional Fron七,這是他為了其個人的政治利益而動員民眾的一個工具)中的共產黨勢力。專業集團聯合秘書處未能作出任何政治表現,而且後來在1965年10月發生的未遂政變及其產生的深遠政治影響,使它出乎意料地遭遇到各種事變。2004年大選贏得127個議席,國會第一大黨。總主席尤素夫•卡拉(副總統)。

基本信息

簡介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專業集團黨 (PARTAI GOLONGAN KARYA): 1959年組成鬆散的專業集團聯合秘書處,1964年10月由61個民眾組織聯合成立專業集團,1970年12月擴大為包括291個民眾組織的專業組織,1967年至1999年6月為事實上的執政黨,但一直自稱為社會政治組織。1999年3月7日正式宣布為政黨。以“潘查希拉”為國家意識形態基礎,主張在民主和民權基礎上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保障人權,改善民生。總主席尤素夫·卡拉(副總統)。2004年大選贏得127個議席,國會第一大黨。

地位

印度尼西亞專業集團黨印度尼西亞專業集團黨
印度尼西亞選舉委員會2009年5月9日晚宣布,現任總統蘇西洛領導的印尼民主黨獲得20.85%選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
選舉委員會主席阿卜杜爾哈菲茲安沙利說,由副總統優素福卡拉領導的前第一大黨專業集團在此次選舉中退居第二位,獲得14.45%的選票,由前總統梅加瓦蒂領導的印尼民主鬥爭黨居第三位,獲得14.04%的選票。

發展歷程

第二大黨 專業集團黨第二大黨 專業集團黨
戰後開發中國家的政黨和政黨制度一直是國際社會熱門的研究課題。作為東協創始會員國之一的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地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在相當長的時期里一直是許多開發中國家效仿的榜樣。曾執政長達30年的專業集團黨在後蘇哈托時代依然表現得十分活躍。因而,全面考察和分析專業集團黨和印尼的政黨制度,不僅有助於豐富對開發中國家的政黨和執政黨理論研究,而且也有助於了解專業集團黨的發展趨勢和印尼政治發展走向,甚至是其他國家的政治發展。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戰後印度尼西亞的政治發展情況,描述出專業集團發展演變的政治背景。繼而便以印度尼西亞歷屆大選和專業集團黨歷次的全國代表大會為主要線索,詳細闡述了印尼專業集團黨建立、發展、鼎盛和衰落的演變過程。隨後重點剖析了印尼軍人、前總統蘇哈托與專業集團黨互動關係的變化,得出專業集團黨由軍人的工具向夥伴、路人的轉變。然後從內外兩大方面對專業集團黨興衰的主要原因進行了深刻分析。最後總結了專業集團黨的興衰歷程,簡要分析了其對印尼軍隊、政黨、伊斯蘭教和國際社會等方面的影響,並對其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專業集團黨雖然沒有在民主化的浪潮下一敗塗地,但是卻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其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中國和印尼

周永康會見印尼專業集團黨代表周永康會見印尼專業集團黨代表
2008年6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在北京會見了由副總主席、國會議長阿貢·拉克索諾率領的印尼專業集團黨代表團。

2011年04月20日,習近平20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以總主席阿布里扎爾·巴克里為團長的印尼專業集團黨代表團。

2006年06月27日,習近平在杭州會見了印尼前總統、民主鬥爭黨總主席梅加瓦蒂一行。

印度尼西亞政黨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