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恩性醜聞事件

卡恩性醜聞事件

卡恩性醜聞事件,據《紐約時報》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席卡恩卡恩性醜聞事件在紐約被逮捕,理由是他被指控對一名酒店女傭進行性侵犯,該報援引美國海關當局發言人話稱,卡恩卡恩性醜聞事件在甘迺迪機場乘坐飛往巴黎的班機幾分鐘前被逮捕,理由是他被控對時報廣場附近一家酒店的一名女傭進行性侵犯。

基本信息

簡介

卡恩性醜聞事件卡恩性醜聞事件

2011年5月15日援引美國《紐約時報》的報導稱,因為被指控在紐約一家酒店對女服務員進行性侵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席卡恩,卡恩性醜聞事件5月14日在離開紐約前往法國前的幾分鐘被捕。
《紐約時報》援引港務局發言人的話說,卡恩性醜聞事件是在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的一架法國航空公司的航班上被紐約市和新澤西州港務局的官員帶走的,之後被轉交給紐約曼哈頓偵探。卡恩性醜聞事件在IMF的任期將於2012年到期,他被普遍認為是2012年競選法國總統的一名人選。
港務局發言人說:“卡恩性醜聞事件被指控當天早些時候對紐約時代廣場酒店內一名女服務員實施性侵犯。”
報導稱,62歲的卡恩性醜聞事件被外界認為有望代表社會黨,成為2012年法國總統候選人,他還未宣布是否競逐法國總統,但一些民意調查顯示,他若參選,將會贏得選舉。

事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多米尼克•史特勞斯•卡恩因涉嫌對酒店女服務員進行“性侵犯”,於2011年5月14日下午在紐約即將飛往巴黎的班機上被捕後移送給紐約市警方。警方15日凌晨宣布正式拘留這名法國總統選舉熱門人選並提出刑事指控。
赤身追趕女服務員
據紐約警方透露的信息,史特勞斯-卡恩2011年5月14日居住在位於曼哈頓時報廣場附近的索菲特酒店2806號房間。這間客房是豪華商務套間,包含前廳、會議室、起居室和臥室,標價每晚3000美元。酒店一名32歲的女性服務員告訴警方,她於當天下午約1時進入史特勞斯-卡恩的房間時,卡恩全身赤裸從浴室走出來,並試圖對她進行性侵犯。
紐約市警務副專員、警局發言人保羅•J•布朗援引這名女服務員的話稱,她進入這套豪華套間時並不知道裡面有人。“他從浴室出來,赤身裸體,企圖性侵犯她。他拽住她,把她拉進臥室,按倒在床上”,鎖上套房的門。她掙扎著逃脫了,不過史特勞斯-卡恩追上她將她拽到衛生間,強行將他的身體壓向她。史特勞斯-卡恩在伸手試圖脫去她的內衣時,她再次逃走。
這名女服務員隨後逃離了房間,“向酒店其他員工報告,後者撥打911”電話報警。警方趕到現場時,史特勞斯-卡恩已經離開。
史特勞斯-卡恩看似匆匆離開,警方在房間內找到他的手機及其他個人物品。布朗說,“他倉促地離開了。”
一名執法部門官員告訴《紐約時報》記者,調查人員發現一些證據,可能包含脫氧核糖核酸(DNA)。
布朗說,那名女服務員受“輕傷”,紐約市緊急醫療服務部門把她送至附近的羅斯福醫院接受治療。
起飛前10分鐘被捕
2011年5月14日下午,紐約市約翰•F•甘迺迪國際機場,飛往法國首都巴黎的法國航空公司23次航班即將起飛。
登機口關閉前,兩名紐約和新澤西州港務局探員突然進入機艙,帶走一名男性乘客。港務局稍後公開,這名男子正是史特勞斯-卡恩,現已移交紐約市警察局。
港務局發言人約翰•凱利說,“當時距離預定起飛只有10分鐘。艙門即將關閉。”史特勞斯-卡恩獨自出行,探員帶走他時沒有用手銬,“他遵從探員的指令”。
凱利說,探員根據紐約市警察局提供的信息行動,警局探員正調查一起酒店女服務員遭性侵犯事件,不久即查出涉案嫌疑人已經登上甘迺迪機場一架離境班機。
紐約警局位於曼哈頓區、負責性犯罪的“特殊受害者”辦公室負責這起案件。史特勞斯-卡恩關在拘留室。
面臨強姦未遂指控
布朗告訴媒體記者,根據紐約州的法律,警方2011年5月15日已經以“刑事性行為,強姦未遂和非法監禁”三項罪名正式起訴卡恩。據路透社報導,卡恩的代理律師15日通過電子郵件表示,史特勞斯-卡恩對警方的指控將申請無罪。
布朗說,史特勞斯-卡恩不享有外交豁免權。預計他將於15日出庭
史特勞斯-卡恩原計畫於15日在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討論對希臘提供一攬子援助的問題。然後他將參加16日與17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的歐盟財政部長大會,會議主題是如何解決希臘不斷惡化的債務問題。
作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之一,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身負確保全球金融正常運作的重任,一直形象正面,少有負面新聞傳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外關係主管15日發表聲明,確認總裁史特勞斯-卡恩被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此事不予置評,所有相關詢問將轉至其私人律師和當地監管機構。

反應
法國朝野論調不一
法國最主要的反對黨社會黨第一書記馬蒂娜•奧布里15日發表聲明,稱事件令她震驚:“我們昨晚從紐約得知的訊息如同霹靂般驚人。我呼籲社會黨人保持團結和理智。”
已宣布明年參選總統的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領袖馬琳•勒龐15日早晨在接受法國RTL電台採訪時表示,對於史特勞斯-卡恩做出這樣的事情“並不驚訝”。勒龐女士還表示:“如果史特勞斯-卡恩罪名成立,作為總統大選可能的候選人他將信譽掃地”。
法國前總統密特朗的顧問、經濟學家阿塔利與史特勞斯-卡恩同屬社會黨,他表示,史特勞斯-卡恩將不可能成為法國總統候選人或下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候選人。但阿塔利同時強調,史特勞斯-卡恩也有可能是無辜的,並指出史特勞斯-卡恩出事時下榻的酒店是法國酒店索菲特酒店,因此“史特勞斯-卡恩可能是一場政治操作的受害者”。
可能是史特勞斯-卡恩2012年主要對手薩科齊的前盟友也提出了同樣的“陰謀論”論調。法國執政黨人民運動聯盟前發言人多米尼克•帕耶表示,聽到這個訊息“非常吃驚”。帕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獲得的訊息和你們報導的不同,因此我在此問題上嚴重保留。我希望所有人都尊重犯罪嫌疑人的無罪推定原則,我不相信這件事是真實的!”帕耶表示,雖然史特勞斯-卡恩是他的政治對手,但“他很有可能踩到了別人預先丟下的‘香蕉皮’,他摔倒是因為別人預先知道他的弱點”。
愛麗舍宮選擇低調。薩科齊政府發言人弗朗索瓦•巴魯安15日說,就這起事件發表個人意見或分析、評論、預計其後續效應時“必須極其謹慎”。“法國政府尊重兩項原則,一是司法程式正根據美國法律由美國法務部門進行,二是尊重無罪推定。”

事件過程

2011年5月22日,法國巴黎,女子戴上假鬍子回應媒體和政府對卡恩性醜聞事件的評論,這些評論中有對婦女的負面評論2011年5月22日,法國巴黎,女子戴上假鬍子回應媒體和政府對卡恩性醜聞事件的評論,這些評論中有對婦女的負面評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總裁多米尼克·史特勞斯-卡恩的性侵案又有新進展。綜合外國媒體2011年5月23日報導,調查人員在疑似受侵犯的酒店女服務員的衣服上,找到了史特勞斯-卡恩的DNA樣本。
據法新社報導,美國紐約警方24日否認了據信在受性侵犯的酒店女服務員衣物上找到卡恩DNA的報導。
此外,美國媒體還公布了史特勞斯-卡恩在客房對女服務員性侵的全部過程,而女服務員的姓名也可能已經被泄露。
女服務員衣服上有卡恩DNA樣本
據悉,史特勞斯-卡恩在被捕後接受了DNA檢測。執法人員通過調查,在紐約索菲特酒店女服務員的襯衣領子上找到了符合卡恩DNA樣本的精液,此外在酒店客房的衛生間地毯上也找到了與其DNA一致的樣本。
法國媒體援引女服務員的話稱,她當時被強迫為卡恩進行口交。一些分析師認為,DNA證據能證明當天發生性行為,但不能指認性侵犯。
而據法新社訊息,紐約警方一名發言人2011年5月24日否認了上述報導,並指出,關於卡恩DNA的檢測,目前並沒有對外發布結果。檢察長辦公室也沒有對相關報導置評,表示“直到審判開始前,什麼都不會有”。
性侵詳細過程遭媒體曝光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2011年5月23日爆料稱,負責調查卡恩性侵案件的執法部門人員透露了他性侵女服務員的全過程。
女服務員的口供顯示,她進入卡恩在酒店居住的豪華套房後,看到全裸的他從浴室走出來。隨後,卡恩對女服務員襲胸後,又將其撲倒在床上。
女服務員嘗試用各種方法逃離房間,還謊稱“經理就在走廊”,但是卡恩並沒有就此放手。
女服務員一度成功地推開了卡恩,並朝著客房的門口跑去,但是由於她踩到放在地上裝報紙的袋子而滑倒。卡恩隨後上前,強迫她為其口交。
執法人員稱,整個性侵過程持續了30分鐘,而女服務員一直都不知道卡恩的身份。
最終女服務員找準時機將卡恩推進套房的衣櫃裡,成功逃離“魔爪”。
女服務員姓名或已泄露
英國媒體23日報導,卡恩性侵案發生後,法國一個平民組織建立了一個網站,發起名為“向奧菲利婭送玫瑰”的活動。
由於網站直接寫出了奧菲利婭的名字,這令外界感到十分驚訝。之前媒體只是知道這名酒店女服務員原籍幾內亞,32歲,到美國已經7年,會講英語和法語。而美國檢察機構和原告律師均未透露該案女主角的姓名。
目前,“奧菲利婭”這個名字並沒有得到任何官方證實,網站的組織者也沒有說明他們是如何得知她的名字的。

疑點

媒體稱有違常理
史特勞斯-卡恩被捕時機非常微妙,法國總統大選日期日益臨近,而史特勞斯-卡恩是總統的熱門人選,這個事件僅是性醜聞這么簡單么?會不會演變成一個政治事件?
史特勞斯-卡恩被扣押一事引發國際媒體極大關注,早在警方證實史特勞斯-卡恩被捕前數小時,已有不少美國媒體通過各自渠道獲知此事,並予以報導。酒店女服務員所述是否屬實?史特勞斯-卡恩作為一名舉足輕重的人物,對服務員做出性侵舉動明顯有違常理。謎團還有待進一步解開。
路透社訊息,法國社會黨政治家勒肯、史特勞斯-卡恩的親密盟友2011年5月14日在歐洲第一電台表示,薩科齊總統陣營正在對史特勞斯-卡恩發動一場抹黑運動,媒體正將他描述成一個生活奢侈的人,史特勞斯-卡恩將會採取法律措施進行反擊。史特勞斯-卡恩被視為是角逐2012年法國總統大選的最有實力的人選,最新民調顯示史特勞斯-卡恩有望在2012年4月總統大選中勝出。
勒肯指出,“這完全是一場由薩科齊與其盟友策劃的有組織的行動,攻擊目標是史特勞斯-卡恩的人格。”史特勞斯-卡恩的律師2011年5月13日稱將以誹謗罪名對法國一家報紙進行起訴。

背景

卡恩性醜聞事件卡恩性醜聞事件

曾曝“情人門”遭調查
這不是史特勞斯-卡恩第一次因“性”出事。
2008年金融危機肆虐時,這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曝出“情人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當年10月調查確認,史特勞斯-卡恩與前女下屬皮蘿什卡•納吉存在“短暫且自願的肉體關係”。
納吉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非洲地區首席經濟學家,2008年8月辭職,後供職於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歐洲復興開發銀行。
史特勞斯-卡恩同年10月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全體員工發電子郵件,向妻子安妮•辛克萊等家人和納吉道歉,“對這起事件深表遺憾”,會為犯下的錯誤負全部責任,但“堅信自己沒有濫用職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稍後認定,史特勞斯-卡恩沒有對納吉實施性騷擾,沒有在納吉離職問題上濫用職權,也沒有在納吉離職補償金上予以照顧。判定史特勞斯-卡恩的行為“令人遺憾”且說這些行為“反映出判斷嚴重錯誤”,判定這段關係是兩廂情願,決定保留他的總裁職位。
史特勞斯-卡恩的妻子辛克萊對丈夫的名聲似乎滿不在乎。辛克萊接受《法國快報》採訪時表示:“政治家具備能誘惑人的魅力是重要的。”她還在2008年史特勞斯-卡恩與納吉的緋聞曝光後發表博文秀恩愛,稱發生這種事是正常的,他們仍然像剛開始那樣愛著對方。
經濟能力受讚賞
史特勞斯-卡恩1949年出生於法國,他35年前學而優則仕,除2006年爭取法國總統大位失敗,仕途可說一帆風順。但醜聞卻也讓他充滿爭議。
曾任巴黎政治學院經濟學教授的史特勞斯-卡恩1976年加入社會黨,1986年當選國會議員。之後當選薩塞勒(Sarcelles)市長,這是工人階級移民的巴黎郊區城市。
他第一次入閣是擔任前總統密特朗的工業部長。他1997年至1999年擔任法國財政部長期間甚獲國際好評,被視為法國經濟復甦的建造者,法國民眾親切地稱他為DSK(他的全名為DominiqueStrauss-Kahn)。他出售法國電信及法國航空公司股票等一連串民營化動作,減少了法國償還債務的金額。他被讚賞的是控制赤字,讓法國準備好採用歐元。
受腐敗醜聞牽連,他在1999年被迫辭職,法院後來為他洗清了罪名。
史特勞斯-卡恩2006年爭取代表社會黨競選總統,敗給羅雅爾,之後獲任IMF總裁並得到法國總統薩科齊的支持。
自掌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來,該組織在2007年至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表現突出,並為許多國家提供了必要的援助,史特勞斯-卡恩也因此受到稱讚。他還力爭讓新興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有更多的發言權。
史特勞斯-卡恩結過3次婚,育有4個孩子。出生於紐約的辛克萊是他的第3任妻子,上世紀80年代在法國主持一檔頗受歡迎的電視新聞節目。
史特勞斯-卡恩的IMF總裁任期2012年9月才屆滿,比法國總統選舉日期晚數個月。

影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多米尼克·史特勞斯-卡恩面臨“刑事性行為、強姦未遂和非法監禁”等多項指控,16日首次出庭後被禁止保釋,將繼續留監侯審。輿論分析認為,針對卡恩的指控不僅涉及個人的不端行為,而且會對IMF的走向、歐洲乃至全球經濟和法國國內政局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首先,此次事件將為IMF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英國《金融時報》16日說,卡恩深陷的麻煩可能會加快IMF改革步伐。除非他很快洗脫罪名,否則IMF將迅速推出新的領導人。雖然繼任者不太可能立刻從歐債危機的問題中脫身,但新總裁(即使是歐洲人)將會是一個危機後時代的領導人。這種思維模式很可能讓IMF對較貧困國家常用的低估匯率和資本管制措施更加寬容,而對試圖逃避過度債務和改革不徹底的較富裕國家則更嚴厲。《華爾街日報》分析說,外界原本預計卡恩將辭去IMF總裁職務參加法國總統競選,各方已就歐洲人是否能夠保留總裁職位展開爭論。鑒於巴西、中國、印度和俄羅斯都將進入對國際貨幣基金組十大股東之列,因此,這些國家近來不斷呼籲新興市場國家應掌握更大的話語權。

其次,IMF正在參與解決歐債危機的努力,卡恩事件可能會削弱該項工作的成效。《金融時報》的文章說,就在卡恩出庭之際,歐盟各國財政部長正在布魯塞爾舉會,尋求批准歐盟與IMF聯手為葡萄牙提供的780億歐元援助計畫,並討論進一步援助希臘的措施。這都是卡恩原來要參加的討論,其職位決定了他在幫助解決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財政危機的過程中成為關鍵人物。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歐洲領導人遇到意見相左而僵持不下時,IMF和作為法國人的卡恩能夠扮演穩定的角色。如果卡恩離職,必會影響歐元區的決策,歐元區經濟的復甦也會放緩。英國《衛報》說,卡恩被捕造成的IMF領導層真空,會加劇投資者對歐元區債務危機狀況的擔憂,並且很可能導致歐洲股市大幅震盪。
在卡恩的祖國,此次事件引發了政壇“地震”。左翼的社會黨人卡恩被認為是下一屆法國總統選舉的有力競爭者。距大選僅一年之際,此事必將對競選格局造成深遠影響。有法國媒體甚至認為,此次深陷性醜聞已令他提前出局,其個人的政治前途也從此斷送。
法國《論壇報》16日的社論認為,社會黨的初選和明年的總統選舉都應該重新洗牌。卡恩性醜聞對社會黨構成沉重的打擊,社會黨在推出總統候選人的問題上有進一步分裂的危險,除非卡恩事件令社會黨深思而促成他們團結在一個具有優勢的候選人周圍。《華爾街日報》說,如果卡恩不能參加角逐,社會黨又缺乏更有威望的人選,那么受益者可能就是右翼執政黨的薩科齊。不過,捲土重來的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已經讓薩科齊面臨更大的壓力,他2007年當選總統時所承諾的重大改革計畫也更加難以實施。

英國《每日電訊報》16日辟出整版評論分析卡恩性醜聞的文化因素和政治衝擊。文章指出,如果對卡恩的指控令其角逐總統大選的希望破滅,並終結其政治生涯,那將開法國政治史的先河。在信奉錢比性醜惡的法國,斷送一名要人政治前途的是性醜聞而非金錢醜聞,這是前所未聞的;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法國政界要人因為私生活問題而下台。
此外,法新社還注意到,歐洲央行總裁法國人特里謝即將期滿卸任,而卡恩則因性醜聞身敗名裂,法國在國際金融界的兩位領軍人物以不同的方式離去,大大減弱了法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

各方反應

卡恩性醜聞事件卡恩性醜聞事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多米尼克·史特勞斯-卡恩2011年5月14日晚在美國被捕後,2011年5月15日正式被以性侵犯和強姦未遂罪名在紐約起訴。作為2012年法國總統大選的熱門潛在人物,卡恩的“性醜聞”立即在法國政壇引起強烈反響。除了譴責的聲音外,一些政治人物認為內中隱含陰謀,卡恩是踩到了別人預先丟下的“香蕉皮”。
紐約警方15日表示,卡恩於當日以性侵犯和強姦未遂罪名正式被起訴。目前卡恩仍然被關押在紐約哈萊姆區的看守所中,晚些時候他將被帶往檢察機關。卡恩原本定於15日回歐洲會見德國總理默克爾。
作為法國政壇的重量級人物和2012總統大選中現任法國總統薩科齊重要的潛在對手,卡恩深陷性侵罪案立即在法國政壇激起了巨大的波瀾。
已宣布明年參選總統的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領袖馬琳·勒龐15日早晨在接受法國RTL電台採訪時表示,對於卡恩作出這樣的事情“並不驚訝”。勒龐女士還表示:“如果卡恩罪名成立,作為總統大選可能的候選人他將信譽掃地”。
法國前總統密特朗的顧問阿塔利與卡恩同屬法國最主要的反對黨社會黨,在談到卡恩案案情時,阿塔利表示,卡恩將不可能成為法國總統候選人或下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候選人。但阿塔利同時強調,卡恩也有可能是無辜的,並指出卡恩出事時下榻的酒店是法國酒店——索菲特酒店,因此“卡恩可能是一場政治操作的受害者”。
不僅社會黨內人士,連可能是卡恩2012年主要對手——薩科齊的前盟友也提出了同樣的“陰謀論”論調。法國執政黨人民運動聯盟前發言人多米尼克·帕耶表示,聽到這個訊息“非常吃驚”。帕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獲得的訊息和你們報導的不同,因此我在此問題上嚴重保留。我希望所有人都尊重犯罪嫌疑人的無罪推定原則,我不相信這件事是真實的!”
帕耶表示,雖然卡恩是他的政治對手,但“他很有可能踩到了別人預先丟下的香蕉皮,他摔倒是因為別人預先知道他的弱點。”
卡恩的律師布拉弗曼15日以電子郵件形式向媒體表示,將對卡恩做無罪辯護。
現年62歲的卡恩是法國和國際上有影響的人物。作為一名經濟學家,卡恩2007年9月開始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在案發之前,卡恩在法國民眾中的支持率一直處於前列,遙遙領先於現任總統薩科齊。

法政府稱卡恩性醜聞事件案未明前評論應保持謹慎
法國政府發言人巴魯安15日在法國國家電視二台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多米尼克·史特勞斯-卡恩涉嫌性侵犯事件在尚未明朗之前,有關分析和評論應該保持謹慎。
巴魯安說,法國政府的態度是尊重兩個原則,一是尊重美國司法的有關程式,二是尊重無罪推定原則,“我們沒有更多的評論”。
現年62歲的史特勞斯-卡恩14日因涉嫌性侵犯酒店女服務員被美國紐約警方拘留並接受訊問。他曾任法國財政部長,2007年出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可能作為社會黨候選人參加2012年法國總統競選。在最近的幾次民調中,史特勞斯-卡恩的支持率一直排名第一,領先於現任總統薩科齊和極右翼候選人、國民陣線主席馬琳·勒龐。
史特勞斯-卡恩涉嫌性侵犯被拘留的訊息傳到法國後,立即引起法國媒體和政壇的強烈反應。

評論

總統夢破滅
按照路透社的說法,史特勞斯·卡恩頗受法國女性選民青睞,他國際事務經驗豐富,在法國政壇歷練25年,熟悉台前幕後。要求他回來領導法國的呼聲甚高。
雖然史特勞斯·卡恩暫未宣布參選下屆法國總統,但民調顯示他將戰勝現任總統薩科齊。最近兩月,薩科齊在對利比亞軍事行動等對外政策上頻頻出擊,打算“出口轉內銷”、提升支持率,但效果不佳。他所屬的中右翼政黨人民運動聯盟在地方選舉中受挫,不敵社會黨等在野黨。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薩科齊遲遲沒有宣布競選連任。面對史特勞斯-卡恩的高聲望,愛麗舍宮顯得辦法不多。
不過,這次性侵犯事件無疑帶來變數,有媒體評論稱史特勞斯-卡恩的法國總統夢破滅,人民運動聯盟成員雷諾•米瑟利耶也說:“總統選舉重新洗牌。”但也有人如英國衛報法國籍記者MelissaBounoua評論稱,史特勞斯-卡恩的性生活已經是法國人茶餘飯後的話題,事件不會阻止女性選民對他競選總統的青睞。他認為,法國選民不關心男性政治家的“不潔”行為,往往以事業能力為根據對政治家做出判斷。在2007年,沒有誰對薩科齊的失敗婚姻表示驚訝。
經濟學家阿塔利說,“總統選舉遠沒有由此定局,可能會出現令人吃驚的情況,就像這起事件顯示的那樣。”
IMF將陷混亂?
總裁涉嫌性侵犯,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一世界最主要金融借貸機構非常尷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行為準則規定,員工必須“遵守最高道德準則,品行一致”;如果“嚴重違規”,將面臨紀律處分,甚至開除。
華爾街日報》發表評論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史特勞斯-卡恩因性侵犯罪名被捕,不僅會令該組織的領導層陷入混亂,而且會使其在援助歐洲國家債務危機方面的主導地位受到影響。
該事件無疑還會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援助歐洲債務危機問題方面蒙上陰影。史特勞斯-卡恩在援助希臘一事上十分積極,他在應對歐洲債務危機中表現強硬。
新興市場國家一直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債務危機中的表現存在疑惑。美國康納爾大學經濟學家與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員EswarPrasad指出,一些會員稱“如果他們的國家遭遇同樣困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絕不會給他們提供如此多的援助”。
一旦史特勞斯-卡恩下台,這些國家可能會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過多捲入歐債危機。
Prasad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歐洲的支持無論從援助金額和附加條件看,將在某種程度上受到質疑。”
在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史特勞斯-卡恩帶領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全球合作共抗危機的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積極的角色。
如果史特勞斯-卡恩因性侵案而暫時無法履行職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約翰•利普斯基可能暫時代行總裁一職,以避免“領導層真空”。但問題是利普斯基也準備離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二把手”是美國人。按照慣例,史特勞斯-卡恩等歷任總裁均為歐洲人。
重要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眼下正處於一個關鍵階段:一方面需要應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向葡萄牙、希臘和愛爾蘭等國提供金融援助;另一方面正經歷投票權和份額轉移等結構性改革。“一把手”出事,無疑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決策造成障礙。

懷疑設陷阱

卡恩卡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的性醜聞迅速變成了一場影響整個世界的官司。歐元對美元匯率跌至6個星期以來的最低、國際原油價格回落、亞洲股市下跌……16日,世界發生的很多事源頭都可以追溯到紐約索菲特酒店:作為全球經濟命脈的重要掌控者,63歲的卡恩2011年5月15日被指控對酒店一名32歲的女服務員實施了性侵犯。
卡恩被視為當今法國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張“名片”,還是最可能當選下任法國總統的人,他的醜聞把整個法國都拖入國際輿論漩渦,“浪漫、多情的法國政治文化”遭到多國輿論的譏諷。
大多數法國人不相信這是真的,有人懷疑卡恩在國際金融領域得罪了美國人,有人認為是卡恩的國內政治對手設的陷阱。西方內部並非全是相互譏諷,它們也找到了站在同一道陣線的理由:卡恩性醜聞事件可能變成印度、中國等新興國家奪取世界經濟大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的“偉大機會”。
性醜聞刺激“陰謀論”蔓延
“震動”、“憤慨”、“質疑”“尷尬”,《紐約時報》16日以這樣四個詞來概括卡恩性醜聞衝擊下的法國。《環球時報》記者在法國的感受是,大多數法國人不相信這是真的,卡恩夫人出面堅稱丈夫“是清白的”,法國《費加羅報》的社論更是一口氣用了“難以置信、不可思議、無法想像”三個這樣的詞質疑卡恩遭到的強姦指控。
紐約時間2011年5月16日,卡恩被要求出庭。在此之前,他同意接受法醫體檢,包括DNA檢查,檢查結果作為法庭宣判性侵犯罪名是否成立的證據。紐約警方發言人公開表示,卡恩沒有外交豁免權。《紐約郵報》16日驚訝於“這樣的高盧人”,該報引述訊息人士的話說,起初卡恩還因為沒有享受到VIP待遇而不滿,但警察“沒有被法國白痴或他的律師嚇倒”,卡恩是世界上最有權的富豪之一,如今居住在一伙食費每餐只有1.8美元的地方,與他先前居住的3000美元一晚的豪華旅館形成天壤之別。
路透社說,卡恩僱傭的律師布拉夫曼可能是紐約州最了解當地法律的律師,曾替傑克遜猥褻兒童案、美國橄欖球超級巨星布雷斯持槍案辯護。布拉夫曼曾稱:“找我的多數人都是處在非常、非常絕望的境地。”英國《衛報》16日披露,“卡恩面臨更多性侵指控”。該報稱,法國社會黨一名地方官員說,卡恩2002年侵犯其女兒班儂。班儂的母親說,性侵事件讓班儂精神抑鬱,生活被徹底毀了。
法國BFM新聞電視台在街頭採訪的法國民眾中幾乎沒人認為卡恩性侵犯女服務員是真的,大多數人認為這是陷阱和陰謀。巴黎地區議員薩班對媒體說:“我認為這是一個國際陰謀……這是一種新形式的政治暗殺”,因為“卡恩是繼歐巴馬之後全球第二位的強勢人物”。法國《解放報》甚至模擬了這樣的場景:一個女人在停車場被塞了50萬歐元,讓她去針對卡恩編織出這樣一個故事。
法國企業家卡爾1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卡恩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里的強勢作用遭美國人恨,“對他下手是可以預料的”。新聞工作者內維在《費加羅報》網站上寫道,美國不喜歡卡恩,因為他不按美國的思路走。《費加羅報》稱,法國基督教民主黨主席認為設陷阱的人可能來自IMF,也可能是法國右翼、甚至左翼。法國著名政論家阿塔利甚至認為索菲特酒店本身就可能下套,因為它屬於前總統密特朗的一名顧問,與卡恩政見不同。
《紐約時報》16日報導說,卡恩被捕之前,就有報導稱薩科齊在收集有損卡恩名譽的信息,最出名的是,據《焦點》雜誌報導,2009年9月卡恩在匹茲堡二十國集團峰會的廁所跟薩科齊說:“一再有關於我私生活的謠言,以及可能會不利於我的所謂的材料和照片,我受夠了。我知道這都來自愛麗舍宮。告訴你的人別幹了,否則我要起訴。”俄羅斯《報紙報》引述俄專家的話猜測,逮捕卡恩可能是歐洲國家與美國的一個政治交易,美國幫助薩科齊清除主要競爭對手,也可以向薩科齊提出美國的條件。
法國《觀點》雜誌的文章稱,由於陰謀論不脛而走,法國右翼和執政黨人民運動聯盟已從最初的興奮和幸災樂禍中回過神來,開始採取謹慎措施,要求“無罪推定必須捍衛,尤其在如此嚴肅的事情上”。文章認為,執政黨最初的姿態很快遭到其他黨派反感,容易讓“陰謀論”觀點持有者把懷疑目標指向看似受益最多的執政黨和法國總統。

世界迎來經濟權力爭奪戰
卡恩的性醜聞早已經遠不是個人事件,路透社引述一名官員的話說,這是“歐洲失火”,香港《亞洲時報》直接將卡恩性醜聞與歐洲衰落聯繫在一起。
在卡恩被紐約警方帶走幾個小時之後,IMF宣布了卡恩的接任者:IMF第一副總裁美國銀行家利普斯基。自從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創立以來,IMF總裁就是歐洲人擔任,它的姊妹機構世界銀行的行長則由美國人擔任,這是歐洲與美國之間的政治諒解,也是世界經濟權力之間的一種平衡性安排。但這種平衡已經被打破,美國至少暫時實現了對世界最重要的兩個經濟機構的“大一統”,IMF如此神速地任命新老闆令一些歐洲人質疑:IMF是否早就準備好了?16日,德國政府發言人表示,德國希望由一名歐洲人取代卡恩的位置。《紐約時報》說,IMF失去一位強勢歐洲領導人,卡恩的個人危機到來恰逢該機構的全球影響力處於幾十年來的最頂峰之時,擔任總裁期間,卡恩受到廣泛讚譽,他在金融危機之後擴大了IMF的資源,改善了管理,以務實取代陳規,恢復了這個機構的重要性。英國《金融時報》說,
卡恩被捕事件可能迫使歐洲面臨在IMF影響力下跌的大問題。卡恩曾被前IMF首席經濟學家詹森稱為“使用黑莓的梅特涅”(梅特涅是19世紀歐洲偉大的外交官——編者注)。
《金融時報》頗為擔憂地說,目前,IMF可能由某個開發中國家人選擔任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新興市場國家早就蠢蠢欲動,可能現在他們覺得時機已到”。加拿大媒體評論說,之前,IMF已經提高中國在該機構中的份額,削減了歐洲國家的影響力。新興市場國家將抓住卡恩性醜聞的機會質問:選擇領導人的老方法沒有什麼效果,只能給IMF帶來尷尬的爭議。報導還提到,2007年擔任世界銀行行長的美國人沃爾福威茨因為給予其女友雇員特殊待遇而被迫辭職。報導引述加拿大國際治理創新中心專家莫瑪尼的話說,新興市場國家可以說,那些被安插到這兩家機構的領導人遠遠不是“非常乾淨的道德高尚者”。

《華爾街日報》16日稱,長期以來IMF總裁由歐洲人擔任、世界銀行行長由美國人擔任這一不成文的規矩可能將結束。報導引述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阿洪的話說,新興國家不乏足以勝任的候選人。比如曾擔任南非財長的曼紐爾、土耳其前經濟部長德爾維斯、印度國家計畫委員會成員阿盧瓦利亞、新加坡財長尚達曼、墨西哥央行行長卡斯藤斯等。不過,報導稱,對歐洲人來說,IMF就像他們的“家門鑰匙”,在當前這個緊要關頭可能不會留給新興國家。
法國被置於國際顯微鏡下
“性、謊言和權勢人物的魯莽選擇”,路透社16日以此為題寫道,權勢領導人因婚外情、嫖妓和勾搭異性而栽倒的事情屢見不鮮。在今天和過去,大西洋兩岸均不乏因性醜聞削弱政府、葬送政治生涯的例子。最著名的是1963年的普羅富莫醜聞,當時英國戰爭大臣普羅富莫被迫辭職,因為他跟一名與俄羅斯間諜有染的妓女發生婚外情。近期而言,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紐約前州長斯皮策等都曾面臨類似指控。文章說,卡恩一案引發了有關政治與性醜聞的一些基本問題:是不是被告濫用權力進行高風險行為,是不是權力讓他們覺得可以不受法律的約束?文章引述一名義大利學者的話說,“眾所周知,權力是一劑春藥”。報導說,很少有政治家因性犯罪而入獄,不過,以色列前總統卡察夫就被判7年監禁,原因是他在上世紀90年代末擔任內閣部長時犯下強姦罪。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稱,這顯示“無人可凌駕於法律之上”。
卡恩2011年5月15日晚被紐約警方人員押著的照片在世界媒體上鋪天蓋地地出現。《紐約郵報》說,“警察們押著傲慢的億萬富翁卡恩走出紐約東哈萊姆警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老闆看上去一點兒都不高興”。法國電視一台報導稱,法國生態國務部長瓦爾斯對美國電視台播出類似的鏡頭表示不滿,稱這不僅不符合無罪推定原則,還讓“整個法國成為受害者”。

“最偉大的色情騙子”,英美多家媒體報導卡恩性醜聞時都提到卡恩在法國的這個綽號。英國《每日電訊報》16日特意突出卡恩的法國人身份。其題為“卡恩:一個因性醜聞而沉沒的法國人?”的文章寫道,卡恩的官方傳記作家塔伯曼評價卡恩事件時說,“卡恩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女性殺手,我不能想像他會強迫一個不情願的女性,這說不通。”文章稱,這樣的聲明在多數西方國家將遭到詛咒,但在法國,這被視為一種有力的自我辯護。直到今天,複雜的性生活、重婚以及持續通姦在法國從未妨害過政治家的政治生涯。報導說,法國前總統密特朗擔任總統期間曾廣為人知地同時維持著三個家庭,1991年他任命一名前女友擔任總理。席哈克和薩科齊盯著漂亮記者和女部長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在這種背景下,卡恩追求多名漂亮女人的嗜好不會給他帶來傷害。塔伯曼說,他多次看到,女議員、黨內成員等厚顏地傳遞紙條,希望卡恩注意她們。英國《衛報》文章說,一名電台諷刺節目主持人在法國電台曾做過一檔早間節目,專門講卡恩“為女人著魔”,稱一家機構負責接待卡恩的代表將穿著長袍……為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女性員工必須穿又長又暗、不暴露的衣服。高跟鞋、皮短褲、時尚內衣絕對禁止,“我們還有兩個攝像頭,一個放在桌上,另外一個桌下”。
美國《紐約客》的一名作者寫道,他在巴黎見到的人都認為,如果卡恩是在法國犯下這事,很可能會平靜得多,絕不會像現在或明天這樣成為大新聞。“畢竟,這是一個歡迎曾承認在加州強姦幼女的著名導演波蘭斯基的國家”。文章還說,法國政客瑪麗·勒龐公開表達了這種看法,她說,卡恩的“病態”是顯而易見的,“但多年來,人人視而不見,因為那在法國是小意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