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學校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倡導並培養愛國、愛群之公德,服務社會之能力;不斷奮鬥,不斷發展。
校歌全詞:
![南開中學](/img/2/dd9/nBnauM3X1YDO2ATO0MzM1QzMxQTMzIDM5QzNyQTNwAzMxAzLzM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汲汲駸駸,月異日新,發煌我前途無垠。
美哉大仁,志勇真純,以鑄以陶,文質彬彬。
渤海之濱白河之津巍巍我南開精神
校色青蓮紫色,意旨出污泥而不染。
傑出校友
![南開中學](/img/9/b82/nBnauM3X4YTOyUzMyQzM1QzMxQTMzIDM5QzNyQTNwAzMxAzL0M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教學成果
黨和人民政府非常關注天津南開中學的發展,胡耀邦、江澤民前後兩位總書記為學校題字,周恩來、李鵬、溫家寶三位總理給學校來信、來電,激勵學校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學校設有高中部、國際部。高中部學生畢業後100%進入大學本科,其中99%進入全國各重點大學。高中部每年招收部分外省學生,同時招收香港、澳門、台灣學生進行學歷教育;國際部除對外國學生進行中學學歷教育外,同時為短期來華來津的外國學生進行漢語與中國文化的短期教育。天津南開中學建校一百年以來,創辦人之一、張伯苓先生任校長46年,其後是楊堅白先生、楊志行先生、王淑玲女士、紀文郁先生、康岫巖女士先後擔任校長。現任校長為楊靜武先生。
![南開中學](/img/b/482/nBnauM3XzczM1EDM4QzM1QzMxQTMzIDM5QzNyQTNwAzMxAzL0M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天津南開中學與時俱進,以“整體高素養教育”為辦學的主導思想,形成具有現代南開特色的辦學理念和實踐體系。整體的內涵是要把握教育的整體性、辦學的整體性。學校的育人目標是“使南開的學生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具有健全的身驅及心理品質,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兼備,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兩翼齊飛,為祖國的繁榮、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培養創新型、拔尖型後備人才”。以“以德立教,嚴謹治學,學生為本,注重創新”為治校方略,並以把南開中學努力建設成具有中國教育特色的國際著名一流學校作為奮鬥目標。制定並實施了《名師工程實施方案》《人事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實施方案》《教學改革實施方案》《辦學規模及校舍建設方案》、《國際交流實施方案》形成整體素質教育實踐的完整體系。天津南開中學有優良的德育傳統,同時又依據時代特點,不斷的發展和創新,形成了南開特色的德育實施網路。在大德育觀與主動發展觀的指導下,抓住一條主線、構建兩支隊伍、鍛造三個熔爐、建設四個實踐基地、推行五項制度、實施六項系列教育,使學校成為訓練、陶冶學生思想品德的熔爐。學生有法紀,有道德,有理想。使學生養成“以周總理為楷模”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南開中學](/img/0/8fa/nBnauM3XxczM3QjMzUzM1QzMxQTMzIDM5QzNyQTNwAzMxAzL1M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為增加名校的輻射作用,1994年始,天津南開中學與名企業合作舉辦了南開翔宇學校。校名寓意有二,一是紀念南開傑出的校友周恩來總理,周總理名恩來,字翔宇;二寓意南開學子要如大鵬鳥一樣展翅飛翔。現南開翔宇學校有國小部、國中部、高中部,以其高質量的教學聲譽、雙語教學特色及藝術教育特色而享譽津門。此外還輻射有南開中學網校、南開校友培訓學校。教育是人類文明的基石。天津實施科教興市。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張立昌同志高度重視教育。學校的辦學條件及綜合辦學實力大幅度發展。現學校建築面積6萬餘平方米,教學設施、體育設施、住宿生活設施、後勤設施先進齊備,建有高水平的教學校園網;校園環境綠色生態,人文歷史底蘊濃厚。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也是天津南開中學不竭的動力。天津南開中學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廣大南開校友和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將繼續深入實施整體高素養教育,向世界著名的一流學校前進!
2010年9月3日,成立校理事會,由前天津市副市長孫海麟擔任書記。
天津市第二南開中學
![南開中學師生代表](/img/e/9ca/nBnauM3X0ETN2cDMwYzM1QzMxQTMzIDM5QzNyQTNwAzMxAzL2M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作為天津市首批爭創“國家級示範校”的示範性高級中學,學校由市區政府總投資2.1億,學校建築面積42000平方米。學校初高中共有教學班86個,可容納4000餘名學生就讀。學校的主體建築有8層的綜合辦公樓,其南側為第一教學樓、電教信息樓、大會堂、科普館,北側為第二教學樓、實驗樓、報告廳和多功能體育館,校園東部有多功能綜合體育運動場,其北端第三教學樓和南端的學生公寓、師生餐廳遙遙相對。千兆校園網、遍及全校的800多個計算機終端、豐富海量的校園網路資源,也成為現代化學校的一個風景線。
學校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並為有特長的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自2001年始創立的高一信息技術實驗班,學生人手一機,在與其他班級無異的教學規程下,以信息能力和信息素養的全面培養為目標,以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機整合為目的。2003年開設了英語創新實踐班。
衣鏡銘
![鐫刻有鏡箴的鏡子](/img/8/0c8/nBnauM3X4ETNwkTOxkjM4cDO1ITMyMzN1YjMwADMwAzMxAzL5I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衣鏡銘,又稱:“四十字鏡箴”。是南開學校在張伯苓、嚴修主校期間為了培養和規範學生的儀表和舉止而在當時南開中學東樓中的過道左側(一說校門入口處一側 )的一面一人高的大鏡子上刻寫的箴言,箴言由嚴范孫(嚴修字范孫)書寫。後來,此銘言所蘊含的精神也成為“南開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面必淨,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
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
氣象勿傲、勿暴、勿怠。
顏色宜和、宜靜、宜莊。
用意
衣鏡銘設立的目的在於使學生出入是都能時刻提醒學生要自覺規範儀容儀表和行為舉止。其中,“氣象勿傲、勿暴、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莊”等充分體現表現出張伯苓對儒家傳統道德講求修身養性的追求;而“面必淨,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則對儀態舉止提出了具體規範的要求,從中也可以隱約看出張伯苓曾受過軍事化訓練,並希望按照軍事化管理的痕跡。
張伯苓不但為每個新生詳細講解箴言的內容,還要求每個南開的學生都不但能熟練地背誦此箴言,而且還要時時刻刻遵照執行。自此以後,南開學校的學生們每逢進出校門,都會自覺地在鏡子前整理頭髮,扣好衣扣,並逐漸形成了一種習慣。以至於後來南開學校的學生走在大街上時,即便沒有佩戴校徽,穿著校服,大家也都可以分辨出這是一定是南開學校的學生。對此,當時就有人評論:“南開學校乃一極有精神之學校……學生均甚活潑而眉宇間有一種文雅之態度。”
至今南開系列學校中,教學樓等位置都有陳列鐫刻有衣鏡銘的鏡子,校方也會要求學生背誦衣鏡銘並理解、踐行鏡箴的要求。
政治家
![百年南開](/img/c/fbf/nBnauM3XyMjM2QTN2YzM1QzMxQTMzIDM5QzNyQTNwAzMxAzL2M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屈武:1922屆校友。前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唐明照:1930屆校友。原名唐錫朝,前聯合國副秘書長。
林楓:1930屆校友。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共中央黨校首任校長。
盧樂山:1934屆校友。 幼教專家、前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副主席。
萬國權:1938屆校友。前中國民主建國會副主席、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孫孚凌:1938屆校友。前北京市副市長、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溫家寶:1960屆校友。第六任國務院總理。
其他傑出校友
劉奎齡:1905屆校友。國畫大師。
張彭春:1908屆校友。教育家、戲劇家、外交家。
馬千里:1910年代教員。教育家、社會活動家。
吳玉如:1910年代校友。國學大師、書法大師。
曹禺:1928屆校友。原名萬家寶。著名劇作家、戲劇大師。
金焰:1920年代校友。中國1930年代的“電影皇帝”。
張肖虎:1931屆校友。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前主任、副院長。
鄭念:1933屆校友。原名姚念媛。《上海生死劫》作者
端木蕻良:1933屆校友。原名曹漢文,曹京平。著名紅學家。
![南開中學新年演唱會](/img/f/841/nBnauM3XyQjN4QDM2czM1QzMxQTMzIDM5QzNyQTNwAzMxAzL3M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查良錚:1935屆校友。筆名穆旦,著名詩人、作家。
周汝昌:1937屆校友。著名紅學家。
黃宗江:1938屆校友。著名電影劇作家、表演藝術家、京劇藝術家。
沈湘:1939屆校友。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前主任,國際著名聲樂大師。
黃裳:1930年代校友。著名記者、編輯、作家。
許國璋:1930年代校友。英國文學語言學家、著名英語教育專家。
資華筠:1953屆校友。前中央舞蹈研究所所長,現為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
周光召:前中國科學院院長.
朱光亞:前中國工程院院長.
吳階平:前中國醫學院院長.
錢思亮: 前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 (1970-1983).
吳大猷: 前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 (1983-1994).
梅貽琦: 清華大學首任校長.
王大中: 前清華大學校長.
傑出教工
![南開中學](/img/3/3c9/nBnauM3XzADO1cTOygzM1QzMxQTMzIDM5QzNyQTNwAzMxAzL4M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董守義:1920年代末體育老師,籃球教練。 曾任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副主席。
范文瀾:1920年代文史教員。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學部委員。
姜立夫:1920年代算學教師。中國現代數學先軀,著名數學教育家、中研院數學所所長、院士。
羅常培:1920年代國文教員。原名羅莘田,國學大師、學部委員。
熊十力:1920年代國文教員。後任教於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著名哲學家。
老舍:1920年代國文教師。原名舒慶春,被國家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王崑崙:1920年代國文教員。前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何其芳:1930年代國文教員。詩人、散文家、文學研究家、前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學部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