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銅北運

乾隆年間,出於解決滇銅京運問題的需要,清廷組織力量開發運銅道路即“銅路”,從而使滇東北與敘州府之間的交通獲得了重大改善。 打通了羅星渡以下趲、沐等灘,於是“銅運遄行,商販絡繹,載銅而下運鹽而上,舟輯便宜”。 疏通了關河鹽井渡等灘口,乾隆七年張允隨報清廷:“昭通府地阻舟楫,物貴民艱。

南銅北運又稱做滇銅京運

歷史簡介

在大清帝國最為鼎盛的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怎樣確保鑄造銅幣的銅的供應
,成了清朝內外的國家大事,由於某種特殊原因,產自雲南滇東北地區的紅銅幾乎成了當時大清王朝唯一的銅料來源。圍繞解決鑄造銅幣的銅供應,大清王朝開始了一場驚心動魄
而又聞所未聞的歷史大戲。
《內庫大清檔案》,記載下了這段鮮為人知而又大悲大喜、曲折離奇的傳奇故事。為了確保銅運,上至大清皇帝,下至七品地方小官,舉國上下全部被動
員了起來。為確保銅運,最嚴峻的時候,雲南甚至到了無官可派,無官主持科舉考試的地步。前後有數千名來自雲南的地方官員在這段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的為此而飛黃騰
達,而有的傾家蕩產,也有的自殺殉職……。這是一段源於雲南大山深處的悲壯歷史。

興盛時期

乾隆初年滇銅產量大增,戶部厘定每年自雲南運送630餘萬斤銅料進京,以供鑄幣之用。這是關係清廷命脈頭等大事,引起清廷高度重視。乾隆年間,出於解決滇銅京運問題的需要,清廷組織力量開發運銅道路即“銅路”,從而使滇東北與敘州府之間的交通獲得了重大改善。
滇銅產地多集中在滇東北一帶,就近將銅料運至瀘州,再循長江航道到達江蘇儀征,復經運河水路運抵通州這一路線是最為便利的,只是雲南境內仍然存在著由銅料產地到達
瀘州的艱難的陸路運輸問題。滇東北山高谷深、道路崎嶇,這段陸路的艱難使整個銅運進程受到嚴重遲滯。於是,清廷遂在敘州府積極尋找銅料產地與瀘州間水路交通路線。
清廷在雲南收購和貯存銅料之處稱銅店。這種銅店主要有滇東北的東川銅店即“東店”,系京銅基地湯丹等大廠所產銅料的總匯之所,另外還有尋甸銅店,即“尋店”以及位
於昆明的省店和滇西的下關店等。其中東店和尋店負責將每年600餘萬斤京銅分別運往四川瀘州銅店,大約二者各運一半。東店的運銅路線是取道昭通經鹽井渡(今鹽津)至敘州、瀘
州。理想的運銅路線是:從豆沙關結束艱難的秦五尺道陸路運輸後,背銅上船,沿橫江河,經龍拱沱灘、盤灘、豬圈口灘、鹽井渡、黃角灘、打扒陀灘、青菜灘、新灘、花塘白龍
灘、九龍灘、張家灘、橫江場、高灘至安邊蠻津渡,再沿金沙江到敘州府銅關碼頭。尋店的運銅路線是取道宣威經鹹寧、鎮雄和羅星渡至南廣、瀘州。東店一路在橫江河鹽井渡以
下,尋店一路在羅星渡以下,有關河和南廣河連通敘州,只是河道中險灘密布,礁石林立,不能暢通無阻。
乾隆七年至九年雲南雲貴總督張允隨主持了南廣河和關河的疏通工程。疏通了趲灘、沐灘,這裡原來“亂石縱橫,水勢直下如建瓴”,在高崖上拉縴的縴夫每年淹死不止數十
人,營山青神二主簿路過這裡也被淹死。成都知府陳大壯奉命鑿灘,值梅雨時節,河水暴漲,督工巡檢被水淹死。一向未曾全程通航。打通了羅星渡以下趲、沐等灘,於是“銅運
遄行,商販絡繹,載銅而下運鹽而上,舟輯便宜”。(同治《高縣縣誌》)“羅星渡上中下三場,乾隆七年滇省設銅店於羅星渡渡口,每歲自滇威寧陸運京銅,初止三萬斤,後增至
三百一十五萬斤,到此舟載由南廣抵瀘州交割。”(光緒《珙縣誌》),此時的南廣河已運載滇銅半數,羅星渡已變成滇銅最重要的集散地之一。疏通了關河鹽井渡等灘口,乾隆
七年張允隨報清廷:“昭通府地阻舟楫,物貴民艱。查鹽井渡水達川江,可通商運。自渡至敘州府安邊汛七十二灘,惟黃角等十一險灘,宜大疏鑿,暫須起剝,余只略修,並開纖
道。其自昭通抵渡,旱路崎嶇九處,開廣便行。現運銅赴渡入船,腳費多省,以積省之費,開修險灘,帑不糜而功可就,不獨昭、東各郡物價得平,即黔省威寧等處亦可運米流通
”。得到清廷批准實施。修成後張允隨再次奏稱:“大關境內鹽井渡通船河道,與金沙江相為表里,經奏請借動陸運銅腳開修,凡閱三載,業已工程完竣。銅運坦行,商貨駢集,
克收成效。”
鹽井渡和羅星渡河道的開通雖使瀘州以上一段運銅條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滇東北境內相當路程的山間陸路運輸,清廷為徹底解決這一困難,“以期一勞永逸”,遂有金沙江
水路工程的興辦。鑒於京銅主要產地東川府湯丹等大廠距離金沙江較近,清廷和雲南地方官認為,如果能將長江上游金沙江開通航路,則東川銅廠可與敘州一水相連,不僅銅運問
題徹底解決,且可使“自古不通舟楫”的雲南交通閉塞面貌得到極大改觀。
金沙江自東川小江口至四川敘州一段河道長1300餘里,江流湍急,險灘重重,千百年來從未通航。清廷出於運銅需要,從乾隆七年正式興工開鑿,到乾隆十三年停止工程,歷
時6年,耗資10萬兩銀子,金沙江水路的開鑿,分為上游和下游兩期工程。小江口至金沙廠670里為上游工程,重沙廠到新開灘640里為下游工程。其上游一段,從乾隆七年十月,據
張允隨報告說已取得 “各灘工程垂竣,試運京銅並無險阻’’的成果。但實際情形是,因為尚存在蜈蚣嶺等15處無法施工的“極險灘石”,試運京銅的船隻行至每一灘前都要“起
剝登入”,上下反覆,十分困難。從乾隆八年八月開始下游一段施工,5年以後即乾隆十三年,清廷上諭稱:“金沙江亘古未經浚導,今平險為夷,通流直達,不獨銅運攸資,兼且
緩急,於邊地民生,深有利益。工鉅役重,成千古之大功。”如果事實完全符合,誠屬 “千古大功”,可謂清代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蹟。然而遺憾的是,全部工程的最終結果只有黃
草坪(在永善縣,靠近敘州府雷波廳)以下至川南敘州一段可以通航,其餘上游江段仍舊難以航運,亦即所謂“灘險難行,銅沉船翻,終歸無益”。僅取得黃草坪以下至敘州一段通
航的成就,原因是工程實在艱難,已超出當時生產力水平的極限。由於當時沒有工程爆破技術,到枯水天水落石出時,眾工匠只能用原始而古老的李冰火燒開鑿法來打鑿礁石,亦
即先以柴薪將灘石燒熱,再驟然潑上冷水,令石質疏鬆再打鑿。當在江岸鑿削纖道時,他們於懸崖絕壁間腰纏藤條,懸吊作業,“皆於石罅插木搭架,工匠用藤纏腰,懸空鏟鑿”
。工匠死傷慘重。施工結果儘管沒有達到全線通航的目的,但下游部分地段即黃草坪至敘州一段畢竟已見成效,而後東川銅店負責運送的300萬斤銅料可有一半不再經由昭通和鹽井
渡,而是由永善縣黃草坪直接運至敘州。乾隆十四年張允隨奏報:“金沙江疏浚以來,川省商船可直抵上游之爛田壩等處。江路一千三百餘里,每年冬春額運銅筋,需船四百五十
二隻,若俱從川省瀘州包空雇募,千里溯洄,恐誤嚴限。因於上下游安設站船二百七十隻,往回濟運,較之遠雇川船,力省而運速。”從中可見當時的運輸規模。乾隆三十九年時
任屏山縣知縣的張曾敏目睹滇銅水運興旺,他在《馬湖竹枝詞》中欣然描寫為“無限蘭橈乘浪出,滇南官廠運京銅”。
敘州府是橋鹽和井鹽的集散中心,川鹽、滇銅互運。打通銅路也就是打通鹽路。川鹽滇銅道上專門設了“關”卡,對銅、鹽進行管理,鄧井關在富順縣南15里,自流井、貢井
鹽舟在此出關查驗,乾隆十四年設鹽捕通判,後來這裡發展成為大市鎮。橋鹽經犍為、下壩、月波、宣化、真溪、喁口(宜賓思波牛口壩),舟行至敘州。宜賓縣鹽關,在宜賓城
東北江岸,乾隆二十三年改為經歷司,對鹽進行管理、查驗。宜賓縣銅關在城西南馬湖江岸,乾隆四十八年知府葉體仁因為敘州府為滇省銅鉛入川要路,稟準設關稽查奸商私帶之
弊。南廣關處滇銅蜀鹽經過要衝,在此設巡檢,稽查滇銅蜀鹽也是理所當然。(光緒《敘州府志》)
銅路的開通,方便了這一區域的交通,民間商旅乘便利用,“船路梭織,百貨流通,而以鹽布為大宗,一行於雷波及左路蠻地,一行於馬邊及右路蠻地,雲南永善一帶皆資焉
。”(嘉慶《屏山縣誌續》)鹽、大米、白酒、茶葉、布匹等沿著金沙江、南廣河、關河進入雲南,使“地阻舟楫,物貴民艱”的雲南民生得到改善。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滿的敘
府”就是對這種省際兩地經濟互補的生動寫照。宜賓萬商雲集,銅路上城鎮客棧興旺,乾嘉時的南溪縣令翁注霖在 《南廣雜詠》中詠道:“馬蹄腳下盡居廛,煙火相依夾道連。忽
聽市聲呼口岸,棧房知在隔鄰邊。”橫江至今仍有當年的馬棧留存。宜賓的棧房街、走馬街棧房規模已在嘉慶年間形成,有棧房五十餘間。宜賓已呈現“水陸交會,貿易四達。其
各省局錢,俱與寶川局錢一例通用,價值並無低昂。”(嘉慶《宜賓縣誌》)的格局,其川滇黔結合部位中心城市和物流中心的地位得到加強。

官員仕途

每年的運銅官員都是通過抽籤選出來了,沒有抽到簽的人都會異常的高興,而抽到簽的人就要開始面臨無盡的煩惱,從銅礦采出的粗銅,通過馬幫運送到瀘州精煉,再從瀘州運送到儀征,再到北京,這一路上都是危險重重,特別是被稱為“鬼門關”的三峽,很多運銅船都是在三峽沉船的。 所以每次的運銅官員的命運都不一樣,有的人飛黃騰達,得到皇帝的召見,家族變的興旺,有的人中途沉船,革職查辦,賠償損失,傾家蕩產,更有的人在運銅過程中,全軍覆沒,最後自刎。

沒落時期

隨著雲南的內亂,運銅增中斷過幾次,後來又恢復過,但是鴉片戰爭爆發,中國被瓜分後,大量的白銀外流,導致銅幣貶值,此後南銅北運終止,現在的銅礦山已經找不到當年那種熱鬧的景象,只留下了一個一個的礦洞。這段歷時一百多年的興旺歷史,也永遠的封在歷史的長河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