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南村造像(第一批省保)時代:唐
地址:榆社縣城西部15公里方竹鎮南村以西100米處
寺廟建於唐代,毀於抗日戰爭時期,僅存沙頁岩石佛兩尊。站像缺手,高4.6米,圓面大耳。坐像高1.3米,無頭,雕刻精細,紋理逼真,栩栩如生,唐風猶存。
南村造像位於山西省榆社縣,寺廟建於唐代,毀於抗日戰爭時期,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巴中的摩崖造像始於隋,盛於唐,續於宋、明、元、清。全市現存摩崖造像近100處,1000餘龕(窟),10000餘軀。素有“石窟之鄉”美譽的巴中市,位於四川...
基本介紹 形態描述 顯著特點 南龕摩崖造像 文物現狀摩崖造像是以石刻為主要內容的佛教造像,特點是或置於露天或位於淺龕中,多數情況以群組形式出現,有時與石窟並存。
簡介 釋義 實例南涅水石刻造像在沁縣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1959年在一處古寺遺址中出土,總計1100餘塊,為稀有之物。據石刻題記,系北魏永平三年至北宋天聖九年(10...
浮雕簡介 石刻特點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藝術 歷史北山摩崖造像近萬尊,主要為世俗祈佛出資雕刻。造像題材51種,以佛教密宗為主,約占總數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階教、淨土宗等。這些造像題材在當時民間極為流...
簡介 造像特點 歷史 種類 現存狀況北良侯村造像在武鄉縣北良侯村。始刻於南北朝北齊時期(550——577),系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石刻造像。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位置南涅水石刻造像在沁縣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即舊漢縣治)。1959年在一處古寺遺址中出土,總計1100餘塊,為稀有之物。據石刻題記,系北魏水平三年至北宋...
基本信息 南涅水石刻造像館劉碑寺造像碑是河南現存最大的造像碑,是清代的建築。
一、河南現存最大的造像碑――劉碑寺造像碑 二、造像題材及相關問題 三、造像風格及藝術成就南趙石造像 位於小張鄉南趙村南門外,系北魏造像。該造像通高2.68米,佛高1.25米,中寬1.23米,下寬1.13米。
簡介門頭溝石佛村摩崖造像群是北京惟一將佛像雕鑿在懸崖峭壁上的造像群。專家從石刻文字的年代和雕刻風格認為,造像群是同一朝代同一時期雕鑿而成。山腰拐角處的圓龕佛...
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