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2006年4月27日,坐落在南京師大附中內的南京魯迅紀念館正式開館本館的建成與開放,填補了魯迅曾經生活、工作過的南京沒有魯迅紀念館的空白,也為弘揚魯迅精神,挖掘江蘇的文化內涵。
人物簡介
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原姓周,名樹人,號豫才;“魯迅”是其投身五四新文化運動後使用的一個筆名,因為影響日甚,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魯迅。
魯迅寫過一首《自嘲》詩,其中有兩句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魯迅一生寫下了800多萬字的著譯,他的《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許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譯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語等多種文字,飲譽全球。《魯迅全集》是他留給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發展歷史
南京師大附中的一隅,是魯迅就讀過的南京陸師學堂附設礦路學堂的舊址。20世紀80年代,南師附中曾建有魯迅紀念室。2001年3月,陳漱渝、汝信、宋林飛三位全國政協委員在政協九屆四次會議上提案(第3470號)籌建南京魯迅紀念館,經省文化廳文物處、南京市文物局等單位的論證,在考察了魯迅在南京足跡所到之處後,決定在南京師大附中建立南京魯迅紀念館,並向省委宣傳部作了請示。
2003年夏,南京魯迅紀念館籌備小組開始籌備工作。籌備過程中,工作人員走訪了國內已建成的魯迅博物館和紀念館,拜訪了一批魯迅研究專家。特別是得到紹興魯迅紀念館、北京魯迅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對於建館所需的文物資料,有求必應,有的還特地為本館複製,正是基於兄弟館同志們的傾心幫助,才使本館得以少走彎路、早日建成。
南京魯迅紀念館還聘請了十位紀念館顧問,他們是:魯迅獨子周海嬰,魯迅博物館原副館長陳漱渝,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汝信,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宋林飛,北京大學教授、校友錢理群,首都師大教授、校友王景山,南京師大教授、校友甘競存,南京大學教授、江蘇省魯迅研究學會會長包忠文,上海魯迅紀念館副館長王錫榮,北京師大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他們為紀念館的建設出謀劃策,費了不少心力,特別是王錫榮副館長還親臨現場進行具體指導,令人感動。籌備建館的主要工作人員徐昭武、陳廣陽、許祖雲等同志,不辭辛苦,殫精竭慮,克服種種困難,投入巨大精力,貢獻了創造性的智慧,保證了建館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布展設計
本館的布展設計是:介紹魯迅生平,以在南京為主;介紹魯迅作品,以收人中學教材的為主;紀念魯迅,以弘揚魯迅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為主。努力把魯迅紀念館辦成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600平方米的展廳主要展示魯迅在南京的學習和工作情況,形象地展示了1898年5月至1898年10月,魯迅就讀江南水師學堂;1898年10月至1902年2月就讀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務鐵路學堂;1910年9月,率紹興府中學堂師生參觀南洋勸業會;1912年2月至1912年5月,應聘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以及1914年魯迅在南京為母親捐刻《百喻經》的經歷。
地館特色
南京魯迅紀念館是國內目前唯一一所建在中學校園內的魯迅紀念館。本館將努力建設成為中學課本中魯迅作品的研究中心,為中學師生學習研究魯迅提供一個較好的平台,從而拉近青年一代與魯迅的距離,使得青年一代閱讀魯迅作品、學習魯迅精神變得更加直接,更加親切。
辦館宗旨
紀念館的定位有三句話。
第一,以“魯迅在南京”為基本的史料布展。魯迅1898年到南京,考進江南水師學堂,後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學堂。1902年東渡日本留學。1912年1月在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工作,4月離開南京,回到紹興。然後去了北京教育部。總的看,魯迅在南京的時間大約是4年多一點的時間。然而,這正是他成長的一個關鍵時期,是他世界觀形成的一個關鍵時期。這對我們的中學生具有極強的借鑑意義。
第二,以“中學課本中的魯迅”為研究對象。魯迅和魯迅作品在中學課本中的存在,是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是時代變化的一個縮影,它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反映了各種思潮的消長和價值觀的變遷,也許正是通過一個較長時段中魯迅形象的演變,才能更好地尋找到真實的魯迅,鮮活的魯迅,才能從中提取和積澱出最為寶貴的魯迅精神。
第三,探討魯迅在中學生精神成長中的價值、內容和實現方式。幾年來,我們開設了由我校校友錢理群教授開發的選修課程,並印製了教材《中學生魯迅讀本》,我們還參與組織暑期魯迅夏令營活動,展開了“中學生閱讀魯迅”的徵文比賽活動。
魯迅在南京
1898年5月至1902年1月,魯迅曾在南京求學,先就讀江南水師學堂的輪機科,後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學堂(校址在南京三牌樓,面臨妙耳山,現在南京師大附中的一隅,是魯迅就讀過的南京陸師學堂附設礦路學堂的舊址。魯迅在南京以優異成績畢業並獲得了官費留學的資格。1902年3月24日,魯迅乘日輪“大貞丸”離開南京,赴日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