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山西省
南、北吉祥寺IV-101
南、北吉祥寺
座落於中國北部山西省陵川縣城西15公里處的禮義鎮,南、北兩寺相距約2公里,是兩座保存有宋代(公元960~1279年)至清代(公元1644~1911年)建築的寺廟。
南吉祥寺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原址位於禮義鎮平川村以南,至宋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1年)遷至平川村重建,以後歷代均有所修葺。該寺共有前、後兩進院落,包括山門(天王殿)、中殿、後殿、左右配殿及兩廂廊廡等建築。山門為過道式二層戲樓,兩側有鐘鼓樓。一進院落為中殿,建於宋代,面寬、進深各三間,單檐九脊頂。殿內梁架規整,檐下斗拱碩大,形制古樸,結構嚴謹。二進院落為後殿,面寬五間,進深八椽,懸山頂,從現存梁架結構來看應為明清時期的建築。
南吉祥寺簡介
在陵川縣城西15公里的禮義鎮,南北相距2公里,有兩座吉祥寺。由於它相距不遠,又都是根據人們祈求富貴吉祥的心愿命名的,且年代久遠,皆為一方寶剎。
南吉祥寺位於禮義鎮平川村,建築宏大,結構完整,形制壯觀。該寺創建於唐太宗貞觀年間,原位於平川村南面的宋家川,至宋天聖年間遷移至平川村重建。全寺共分兩進院。中軸線上山門為過道式二層戲樓,兩側有鐘鼓二樓。一進院為過殿,俗名中央殿,面寬進深各三間,單檐歇山頂,宋代建築。根據碑文記載,本縣潞城裡崔氏一家宋時寄居於平川村,年邁乏嗣,自捐資財,創建中央殿三間,由是生貴子崔孚,年十五中狀元,發於宋朝七狀元之首。
二進院為正殿,又名後殿,面寬五間,進深八架椽,懸山頂,從現存梁架結構來看,為明清建築。北吉祥寺位於禮義鎮西北的高崗上。從寺南山坡下仰望山門,整個建築宏偉壯觀。山門前古松4株,虬枝交柯,號稱四大天王,瞞珊蒼勁,迎迓四方遊客。此寺創建於唐大曆五年(770),歷代均有重修。中軸線前有山門及鐘鼓二樓。一進院為前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前檐四柱,柱頭卷剎明顯,斗拱五鋪作,琴面昂,有補間斗拱,左右各有小跨門一座。二進院為中央殿,面寬進深各三間,懸山頂,兩側配殿三間,全寺共有殿宇60餘間,全系磚木結構。前殿、中央殿用材碩大,建築形制為宋代手法。正殿現存結構為明代手法,其餘配殿為明清重修或增修。
三大殿均用灰色鋼瓦鋪制,殿頂均有彩色龍吻對峙、彩色琉璃剪邊和琉璃圖案裝飾,色彩斑斕,有富麗堂皇之感。南、北吉祥寺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吉祥寺簡介
北吉祥寺,位於陵川縣城西15公里禮義鎮西街村。創建於唐大曆五年(770),北宋太平興國、元代至元及明、清各代均屢有修建。
寺院建築保存基本完整,主要建築有前殿、中殿、後殿、東西配殿及左右廊廡等。前殿、中殿均為宋代遺構,尤其是中殿,單檐懸山頂,梁架簡潔、建築手法古樸,保留了更多的北宋風格。後殿為明代建築。寺內還存有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至明、清時期碑刻多塊。寺院布局嚴謹,規模較大,是一處保存基本完好且頗具地方風格的古建遺構。北吉祥寺創建於唐大曆五年(770),宋、元、明、清歷代屢有修繕。寺院布局嚴謹,規模較大,是一處保存基本完好且頗具地方風格的古建遺構。原名什柱院,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被重新賜額為“北吉祥院”,後代屢有修葺擴建,形成了坐北朝南、集多處不同歷史信息的建築群。現有房屋共66間,總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1996年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