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年

1031年

1031年是農曆壬申年(猴年);契丹景福二年,重熙元年;北宋天聖十年,明道元年;大理正治六年;西夏顯道元年;越南天成五年;日本長元五年。它的第一天在星期五開始。

大事記

蕭浞卜之獄

(圖)遼聖宗遼聖宗

遼景福元年(1031)六月,遼聖宗去世後,遼興宗繼皇帝位。遼聖宗嫡妻仁德皇后蕭氏無子。開泰五年(1016),遼聖宗宮人耨斤生下一子,這就是遼興宗。仁德皇后撫育遼興宗,跟自己的親生子女一樣。遼聖宗去世後,其生母耨斤自立為皇太后,史稱欽哀皇后。她臨朝稱制後,為了達到排擠、誣陷仁德皇后的目的,欽哀皇后唆使護衛馮家奴、喜孫等人誣告北府宰相蕭浞卜、國舅蕭匹敵圖謀造反,欽哀皇后下令審判二人謀反一案,這一案件牽連到仁德皇后蕭氏。此時遼興宗尚且年幼,他對仁德皇后十分孝順,聽說這一案情後,立即向欽哀皇后求情,訴說仁德皇后蕭氏侍奉先帝(遼聖宗)四十餘年,並撫育本皇帝長大成人,本來應被尊為皇太后,卻被欽哀皇后奪去了皇太后之位,而今又要加之以罪,難道合理嗎?欽哀皇后回答說:仁德皇后若在位,恐怕是養虎遺患。她根本不聽遼興宗的勸諫。蕭浞卜等人謀反一案審理完畢,蕭浞卜、蕭匹敵二人被賜死,圍場太師、女真人著里骨、右祗候郎君詳穩蕭延留等七名官員棄市,凡涉及此案官員的親戚、家人一律被處斬刑,總計牽連達四十餘人之多。仁德皇后被遷往上京 (今內蒙古巴林佐旗)囚禁起來。其後,欽哀皇后又暗中派人前往上京暗殺仁德皇后,迫使仁德皇后自殺。朝廷上下一片憤怒之聲,但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蕭匹敵“愚忠
遼景福元年(1031)六月,遼聖宗去世後,遼朝政局處於動盪之中。在此之前,欽哀皇后(遼聖宗妃子耨斤)與遼聖宗嫡妻仁德皇后之間矛盾重重,欽哀皇后以自己是遼興宗的生母自居,自封為皇太后,專橫跋扈,不可一世。而仁德皇后曾十分寵愛國舅蕭匹敵,欽哀皇后於是遷怒於蕭匹敵,護衛官馮家奴等人誣告蕭匹敵謀反,準備擁戴仁德皇后執政,然後再重新擁立新皇帝。蕭匹敵的妻子是遼朝秦晉王的公主,聽說欽哀皇后的陰謀後,立即告訴了自己的丈夫,並說你將無辜被誅殺,與其坐以待斃,毋寧逃到女真境內隱姓埋名以保全性命。蕭匹敵對妻子說;朝廷既然聽信誣衊不實之辭而誅殺忠良之臣,我寧死也不逃跑。欽哀皇后專權後以謀反罪賜死了蕭匹敵。

海印國師服法
天聖八年(1030),陳希亮考中進士後,被任命為大理評事、知長沙縣(今湖南長沙)。長沙縣有一和尚號稱海印國師,他與當時垂簾聽政的劉太后關係十分密切,經常出入劉太后家,因而他勾結當朝權貴,仗勢欺人,掠奪長沙縣老百姓的田產,當地老百姓、地方官都敢怒而不敢言。陳希亮擔任知縣後,立即逮捕了海印國師,將他繩之以法,並按法律程式予以判刑,除掉了長沙縣引起公憤的一大禍害,陳希亮為此而聲譽大增。

元昊娶契丹公主
元昊被立為太子後,趙德明就同時冊立衛慕氏為皇后。與此同時,趙德明為了與遼朝發展睦鄰友好關係,於是派遣使者向遼興宗求婚,請求將契丹公主嫁給元昊,遼朝同意了趙德明的請求,於景福元年(1031)將公主送往西夏完婚,同時遼朝還冊封元昊駙馬都尉,贈給他夏國公的爵位。元昊藉口迎接遼朝公主,率領數萬騎兵到達府州 (今陝西府谷北),宋朝府州知州折惟忠知道元昊來而不善,嚴陣以待,迫使元昊不得不退兵。

逝世

7月20日,羅貝爾二世,法國國王逝世

(圖)羅貝爾二世羅貝爾二世

羅貝爾二世(虔誠者)(Robert II le Pieux,972年3月27日-1031年7月20日)是法國卡佩王朝的第二位國王(996年—1031年在位)。他是法王雨果·卡佩的兒子,母為阿基坦的阿德萊德。生於奧爾良。由於卡佩王朝早期極端軟弱,羅貝爾在其父王尚在位時即已被加冕為國王。996年,由於與自己的表妹伯莎結婚,羅貝爾二世被教皇格列高利五世處以絕罰。1016年,羅貝爾二世合併勃艮第伯爵領地。他在1017年即已為兒子亨利一世加冕稱王。

遼聖宗,遼國第六位皇帝逝世
遼聖宗耶律隆緒(971年—1031年),遼國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是遼國在位最長的皇帝,在位49年。他即位前曾被封為梁王。遼景宗去世以後,他被立為太子,並於次年(983年)即位,改元統和。他即位時,年12歲,太后蕭綽執政。蕭太后執政期間,進行了改革,並且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少賦稅,整頓吏治,訓練軍隊,使遼國百姓富裕,國勢強盛。1009年聖宗親政後,遼國已進入鼎盛,基本上延續蕭太后執政時的遼國風貌,並且還反對嚴刑峻法,不給貪官可乘之機。在位其間四方征戰,進入遼國疆域的頂峰。晚年迷信佛教,窮途奢侈,遼國勢走向下坡路。遼聖宗死於遼太平十一年(1031年)六月,終年61歲,諡號為文武大孝宣皇帝。《遼史》贊語:“遼之諸帝,在位長久,令名(美名)無窮,其唯(遼)聖宗乎!”
李德明,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之父逝世
西夏太宗名曰李德明(981年-1031年),夏太祖李繼遷長子也,生於981年,小字阿移,為人深沉有器度,多權謀。於1004年因父戰死嗣夏王位。其管治最大特色是“依遼和宋”,同時向遼、宋稱臣,接受兩國封號,並伺機向西發展。數年間,西攻吐蕃和回鶻,奪取西涼府(今甘肅武威)、甘州(今甘肅張掖北)、瓜州(今甘肅安西東)、沙州(今甘肅敦煌東)等地。其勢力範圍擴展至玉門關及整個河西走廊。由於“依遼和宋”能麻痹遼、宋,“國家”得以和平,對內也能專注於經濟發展,使轄區內農業有較大的發展。他在遼國的地位不斷升遷,北宋亦對其不斷封號。1020年把政治中心由西平府遷至懷遠鎮,改名興州,即日後西夏的國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1028年正式立長子李元昊為太子。綜觀其一生,不但能成功保存祖先基業,並不斷擴張自己的實力,單憑“依遼和宋”已能證明他是一位能幹的政治家。但不幸在各項稱帝的準備快完成,為西夏建國奠下了堅穩基礎的時候,於1031年病死,終年五十一,諡號光聖皇帝,廟號太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