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寺[綜述]

吉祥寺[綜述]

世上有很多吉祥寺,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韓國等。其中,中國的吉祥寺主要是:山西五台吉祥寺、山西陵川吉祥寺、福建古田吉祥寺、廣東揭東吉祥寺、廣東潮安吉祥寺、山東成武吉祥寺、四川郫縣吉祥寺、北京市朝陽區古剎吉祥寺、大唐貢院吉祥寺、福慧吉祥寺等;日本主要為:日本東京吉祥寺(購物聖地);韓國主要為:韓國首爾吉祥寺等。

基本信息

概述

吉祥寺吉祥寺
1.位於山西五台山脈中台山腰。寺址海拔二四四○公尺,氣候清涼,寺外有清涼橋,遂以清涼著名。相傳始建於北魏,據清涼山志載,唐時恩曇和尚重建,歷代均曾重修。
2.位於山西陵川縣城西,包括南北二寺。南寺位於平川村。唐貞觀年間(627~649)奉敕建造,至宋天聖年間始遷此重建,後世代有修葺。北寺位於禮義鎮西隅。創建於唐大曆五年(770),後代諸朝均曾重修。寺宇規模宏敞,寺內有碑碣數座,記述寺史及建築年代。
南吉祥寺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原址位於禮義鎮平川村以南,至宋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1年)遷至平川村重建,以後歷代均有所修葺。該寺共有前、後兩進院落,包括山門(天王殿)、中殿、後殿、左右配殿及兩廂廊廡等建築。山門為過道式二層戲樓,兩側有鐘鼓樓。一進院落為中殿,建於宋代,面寬、進深各三間,單檐九脊頂。殿內梁架規整,檐下斗拱碩大,形制古樸,結構嚴謹。二進院落為後殿,面寬五間,進深八椽,懸山頂,從現存梁架結構來看應為明清時期的建築。
北吉祥寺位於禮義鎮西北的高崗上,始建於唐大曆五年(公元770年),以後歷代均有修葺。寺前有古柏4株,號稱“四大天王”。廟宇共三進院落,包括山門(天王殿)、鐘鼓樓、廂房、中殿、左右配殿、東西廊廡,後殿等建築。其中以建於宋代的山門和中殿歷史最古,後殿及兩廂則保留有元代的建築風格,其餘皆為明清時期重修。天王殿殿寬、深各三間,單檐九脊頂,整個殿宇的形制保留了北宋時期的原構。中殿三間,懸山式屋頂,外觀古樸,殿頂的三彩琉璃脊獸為明代所制。此外,寺內還有碑碣數通,記載了該寺建築年代。
南、北吉祥寺歷史悠久,形制優美,為研究中國古代建築藝術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位於福建古田縣。現寺已不存,僅留一塔名吉祥塔,系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四年( 979),後曾數次重修。
4.為日本曹洞宗寺院。位於東京都文京區駒吉祥寺町。本寺系長祿年間(1457~1460),太田道灌建築江戶城時,獲得印有‘吉祥增上’等文之銅印,認為系一瑞兆,遂於和田倉門內建立吉祥庵。後於天正十八年(1590)德川家康入城時,移至神田。明歷三年(1657),遭大火而毀,故移至現址。寺中有栴檀林。
5. 廣東揭陽揭東縣吉祥寺,位於汕揭公路206國道旁,與汕頭市金平區蓮塘交界附近的地都鎮烏美村,是汕頭、揭陽、潮州、潮陽鼎立匯聚之桑浦山南麓,面臨榕、韓、練三江交匯之側畔,可謂外三江之要衝,便四市之交通。相傳創建於北宋(960—1127),1988年春起重建,現初具規模。住持釋明興(耀志)胸懷大志,規劃宏圖,把它變成一座宏偉壯觀的大叢林

人文地理

 據鄉老所述,這千年古剎原在小坑西北山麓,坐東北向西南,一進二廳二伙巷,毀於清代。1988年春開始移今址重修。
 現寺坐北向南,面向公路,依山而建。占地50萬平方米,已建築面積3千平方米。進門,平地開闊,築有300多平方米蓮花池,內豎瓷製觀音站像和蓮花。東側築有二層大樓(下層為五觀音堂)、思恩堂、延生堂等。西側築有四單三層大樓(居士樓)。從右向左登石階而上,就到達山腰上劈山而建念佛堂(原稱大雄寶殿)和兩側的文殊殿(原觀音閣)、普賢殿(原地藏閣)、文昌閣、客堂、僧舍等。主殿堂石木結構,立石柱36根。前廊壁肚有8幅“降龍伏虎”、“勸世積善孝道”圖。殿內諸佛、菩薩巍巍金身,妙相莊嚴。玻璃櫥內,供奉高大的袒胸露乳的彌勒佛坐像。內面正中敬奉釋迦牟尼佛坐像,左奉藥師佛坐像,右供阿彌陀佛坐像,共三如來,皆高3.2米、寬1.5米,十分高大。牆邊有觀世音菩薩、善財童子、龍女、仙童。後牆兩角供奉騎獅的文殊菩薩、騎象的普賢菩薩。前牆兩角各奉韋馱菩薩、緊那羅王菩薩,都是護法菩薩,披盔帶甲,手提金剛杵和寶劍,威風凜凜。屋脊上嵌瓷“雙龍戲珠”,後垂脊嵌“雙鳳朝牡丹”,前垂脊豎著四大天王塑像。
廣東潮州潮安縣江東鎮井美管理區急水山南麓、潮江側旁的吉祥寺,俗稱“急水庵”,相傳於唐開元25至27年(737—739)潮州刺史陳元創建,建築風格與潮州開元寺相仿,迄今越千年。古時住持皆為開元寺法師,參謁祈福者絡繹不絕。寺歷滄桑,多番修葺重建。1939年遭日寇燒毀,1993年11月19日獲縣宗教局批覆鎮政府同意修復,2002年6月27日鳩工重建。
 “吉祥寺。在江東鎮急水渡口北側,背山面水,幅地積不大,俗稱:“急水庵”。創建年代未詳,相傳建築格局與開元寺相似,有前、中、後三座,寺前有照壁、石鼓,東廂有禪房、鍾房,西廂有石井一口。歷代修葺經18次,清光緒年間為末次重修。民國二十八年已卯(1939)寺毀於火,嗣略事構搭。”
“吉祥寺,原本應稱文殊院。據佛教經典記載;文殊菩薩別號妙吉祥。據《中國佛教》中可知:唐代大曆四年(769)代宗皇帝應不空三藏之請,敇天下佛寺安置文殊師利像,七年(772)又敇令天下僧尼寺內各選一勝處,設定大聖文殊師利菩薩院,置放文殊塑像。又密宗胎藏界曼荼羅十三大院中有文殊院。以文殊為主尊。”“寺之別稱是院,故吉祥寺大殿,不應僅供奉釋迦佛像,或藥師、釋迦佛、彌勒佛,而應供奉“華嚴三聖”,即中為釋迦佛,左為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俾名實相符。” 古剎屹立於鍾靈毓秀的急水寶山,東臨韓江,門納古渡,氣勢軒昂。它原有四合院格局,山門為龍虎門,主軸線是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魁星樓、左右各為地藏圖、觀音閣。北鄰有突起30米高山巒,上立三元寶塔,(今存),塔高七層,4.5米,圍29.25米,磚石結構,凌空直上,氣魄雄偉。1939年正月二十一日被日寇燒毀。
 自1976年10月“四人幫”覆滅,欣逢改革盛世,急水風景區有限公司成立,決定修復包括吉祥寺在內一系列古建,再現英姿,闢為游區。寺復建主理會,於2002年春繪就藍圖,籌劃資金,6月27日動工,在原址復建,擬建築面積2260平方米,預計5年內全部建成。至2003年春,大殿主體建築已基本完工,建築面積246平方米,從西向東,北側50米遠矗立臨江的鯉魚山及三元塔,東側約20米遠就是滾滾韓江水,寺、塔、江緊密相連而形成一幅壯麗畫卷。

安徽九華山吉祥寺

位於天台峰西麓、慧居寺上方。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住持僧風松募建。1925年住持僧了心。1933年住持僧密輪。1942年住持僧正法。1953年住持僧果寬。今住持尼聖真。原寺已毀,今寺北僅存一過路亭,內供3尊佛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