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山山頂奇平,草木繁盛,相傳是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時打造兵器的地方,並以卓子山岩畫享譽四方。桌子山岩畫距今約6000年左右,,當地曾羌、烏桓、鮮卑、突厥、党項、蒙古等北方遊牧民族先後在這一帶生存,並於崖壁溝畔遺存了他們古樸生動的文化藝術—岩畫。內容主要反映當時先民們對生殖、神靈、天體、動物的崇拜和原始宗教意識,以及社會文化形態。風格獨特,魅力無窮,畫面筆法古樸,形象誇張,人面像多為四目雙眉者,其中已建成博物館加以保護的召燒溝岩畫還是一處神奇的祭祀岩畫組。如果到博物館參觀,必須與烏海市文物管理部門聯繫。桌子山岩畫迄今共發現5處,分別是烏海市區東北10公里處的苦菜溝岩畫、烏海市區東北12公里處的毛爾溝岩畫、烏海市區東10公里處的蘇白音溝岩畫、烏海市區東6公里處的蘇白音後溝岩畫、烏海市南的雀兒溝岩畫、烏海市區東南約15公里處的召燒溝岩畫,其中以召燒溝岩畫最為著稱。
召燒溝岩畫刻於不足30度的緩坡,比較集中地刻在一塊面積約有650平方米,近乎完整的巨型石灰岩磐石上,有很多被稱為“太陽神”的人面像,這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一處以祭祀太陽神為主題的岩畫群。召燒溝岩畫群中,有一幅一米見方的畫面,描繪的是個四口之家。其中男性圖像高大雄赳,十分突出,女性則矮小而苗條,中間是兩個孩子。這幅畫顯示了這是個以男性為主的家庭。
卓子山岩畫是我國與世界岩畫中的瑰寶之一,對探索與研究人類文明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已引起中外學術界和有識之士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