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觀競渡

《午日觀競渡 》是明代詩人邊貢的一首關於端午節的七言律詩,描寫了端午節賽龍舟的場景,流露出自己對愛國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時也是對自己在仕途道路上的一種憂慮。這首詩從端午節期間戲水,賽龍舟的風俗開始寫起,觸景生情,表明了對屈原的思念,對異鄉的端午風俗的贊同,在閒暇的日子裡總會有一絲絲閒愁。

作品原文

午日觀競渡

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

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

醉諷離騷不解愁。

注釋譯文

注釋

①午日:端午節這天。

②駭:驚駭。

③木蘭舟:這裡指龍舟。

④青漢:雲霄。

⑤殷:震動。

⑥終古:從古至今。

⑦暇日:空閒。

⑧高會:指端午節會船競渡。

譯文

在端午節這天,圍在岸上的人們,驚怕地觀看著群龍在水上嬉戲,不知道原來這是裝飾成龍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獵獵作響震紀空中翻飛,敲響的鑼鼓喧鬧,清清的水流。從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國的風俗至今仍存。閒暇的日子正適合在江亭喝酒聚會,誦讀《離騷》,哪覺得其中的憂愁。

作品鑑賞

《午日觀競渡》是明代邊貢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從端午節期間戲水,賽龍舟的風俗開始寫起,觸景生情,表明了對屈原的思念,對異鄉的端午風俗的贊同,在閒暇的日子裡總會有一絲絲閒愁。

首聯是寫端午節人們觀看賽龍舟的場景。表現了端午節時期熱鬧的場面。

頷聯全面描寫了龍舟的裝飾,賽龍舟的熱鬧場面。

頸聯進而轉向了對屈原的思念。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會祭念屈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風俗至今仍然存在。

尾聯直接抒情,誦讀《離騷》,吐露了詩人生活中的淡淡哀愁。

這首詩沉穩平淡,風格樸質,包含著詩人對愛國民眾英雄的崇敬心情。

作者簡介

邊貢(1476~1532)明代文學家。字廷實,號華泉。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弘治九年(1496)進士。為太常博士,又擢兵科給事中,升太常丞,出任衛輝、荊州知府,歷陝西、河南提學副使,以母亡守喪家居。嘉靖元年(1522)起為南京太常少卿,官至戶部尚書。因人彈劾他縱酒廢職,罷歸。他一生仕途順利,晚年更是官顯事閒,他所作的詩歌,調子平淡和粹,內容較為貧乏。他創作的樂府、古詩比李夢陽、何景明既少且差。偶爾寫出的《築橋怨》、《牽夫謠》,也是點綴歷來樂府諷諭傳統的應景之作,並無創作者的真情實感融貫其中,無多少藝術感染力。較能表現他的風格的是五七言律絕,曾受到不少詩評者的褒揚。但取材狹窄,大抵是贈、送、簡、和、答、寄等應酬之詞,或為逢元旦、生日、寒食等例行的抒懷之作。其中有一些詩歌吐露了詩人生活中的淡淡哀愁,但多數是無病呻吟。他也寫了少量好詩,如"丞相英靈迥未消,繹帷燈火颯寒飈。乾坤浩蕩身難寄,道路間關夢且遙,花外子規燕市月,水邊精衛浙江潮。祠堂亦有西湖樹,不遣南枝向北朝"(《倡文山祠》)。興象飄逸,語亦清圓,也包孕著詩人對愛國民族英雄的崇敬心情。但總的說來,在"弘(治)、正(德)四傑(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中,他的創作成就較差。著作有《華泉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