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鑼鼓

十面鑼鼓

十面鑼鼓是將社鼓、社鑼用“背弓”架掛於胸前,另有一名馬鑼手指揮敲擊的民間社火及氏族社祭鼓舞,因鼓數為十面(鑼十面)而得名。

簡介

十面鑼鼓十面鑼
是將社鼓、社鑼用“背弓”架掛於胸前,另有一名馬鑼手指揮敲擊的民間社火及氏族社祭鼓舞,因鼓數為十面(鑼十面)而得名。據傳,該鼓由楚漢在灞上相爭時韓信布疑兵陣演變而來。流傳於西安市臨潼區的零口、馬額、紙李、新豐、鐵爐等鄉鎮及渭南市南義村和高陵縣個別鄉鎮.。

概述

“十面鑼鼓”流傳於西安市臨潼區的零口、馬額、紙李、新豐、鐵爐等鄉鎮及與臨潼區相連的渭南市南義村和高陵縣的個別地區。
十面鑼鼓的舞隊由21名男演員組成,其中一人敲擊馬鑼進行指揮,另有十人敲社鼓、十人敲社鑼。舞者身後背一根高約140厘米的花花桿,上面插有各色彩紙做的三角小旗和紙花。社鼓、社鑼則用一軟竹桿(橫桿)從背花桿中下端向前伸出,擔在舞者左肩上,俗稱“背弓”,前端裝上細繩吊勾,將社鑼掛在吊勾上,左手握鑼系,右手握鑼槌敲擊;社鼓掛法與社鑼相同,即將一鼓環掛在橫桿前端鐵勾上,從另一鼓環中穿一綢帶系在腰中,讓鼓斜面橫於胸前,左手握鼓架鐵勾,右手握鼓槌擊鼓。社鼓、社鑼的持法,民間又習稱為“背弓鼓”、“背弓鑼”。此外,也有不用“背弓”架的;只將鼓橫掛在腹前,雙手握鼓槌交替敲擊,稱為“雙雙槌擊鼓式”。臨潼區的零口街、渭南市的張義村表演時則是由十二三歲的兒童們踩著小蹺邊舞邊打。儘管有單槌、雙槌之分,有踩蹺與平走之別,但其表演形式和風格基本上是相似的。均由馬鑼手率眾鑼鼓手成一路縱隊,邊擊鑼鼓邊不停的跑動,常用的隊形圖案有“白馬分鬃”、“雙玉鐲”、“剪子絞”、“朝帥旗”、“太極圖”、“五馬卷蹄”、“三桿旗”、“游四門”、“龍擺尾”、“雙辮蒜”、“交鞭”等,隊形變化流暢,構圖嚴謹和諧。舞者邊舞邊敲擊鼓、鑼、馬鑼,不另設伴奏樂隊。馬鑼一般作領奏樂器,鼓和大鑼為之配合。整個鑼鼓節奏變化分為三段:前段平緩莊重,中段鏗鏘有力,末段熱烈歡快。表演者隨著鑼鼓節奏的變化,越敲越緊、越跑越快。鑼鼓聲聲似雷鳴,背花林立似彩虹,給人們感到如同古代軍隊操練布陣一般。
據老藝人曹克勤(1912~1982年)介紹,相傳十面鑼鼓是從韓信布的疑兵陣演變而來。兩千多年前,楚漢相爭於霸上(即今臨潼的零口和渭南市的西原一帶)。楚霸王持重兵十萬即將攻打漢軍,而漢軍當時僅有少數兵力,無法與之抗爭。韓信想出一條妙計,讓漢軍每人身背旌旗、敲著鑼鼓,往返跑動敲擊,楚霸王看見漢軍旌旗招展、鼓聲大作、塵土飛揚、喊聲震天,誤認為漢軍正在調兵遣將,疑有重兵埋伏,故不敢輕舉妄動,結果貽誤了戰機,最後被漢軍所滅。後人為了頌揚漢王劉邦的功績和大將韓信的智謀,創造了十面鑼鼓,以模仿韓信所布疑兵陣。這雖屬傳說,但從現在表演的風格特色和服飾道具的運用,仍可感到具有一種古老的軍旅布陣的氣氛。
古鴻門外“十面鑼鼓”重敲響
古鴻門外“十面鑼鼓”重敲響
十面鑼鼓除了春節耍社火時表演外,每年清明節,當地宗族上墳祭祖時(俗稱“上官墳”),也用作儀仗隊伍。舞者身背色彩艷麗的花桿擊鼓前導,增強了清明祭祖莊嚴肅穆氣氛。2007年5月,十面鑼鼓列入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被確定為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距離古鴻門遺址不遠處的西安市臨潼區新豐街辦長條村里,失傳多年的“十面鑼鼓”古調,在現年已70歲的金炳文老先生的傳授下,又重新敲響了。村民們用這種方式慶祝村裡的“長條十面鑼鼓古調蒐集委員會”成立一周年。
長條村原名朝陽寨村,年久取其諧音,朝念做了長;加上村子曾因古時避戰亂遷居了一次,村形逐漸變成長條狀,所以改稱為現名。
長條村距離秦朝末年項羽軍營駐紮的古鴻門只有二三公里,當年各個軍寨都有助陣鑼鼓隊,兩軍對壘時,這種歷史上最早的軍樂隊則敲鑼打鼓,以示助威。長條村現今流傳的“十面鑼鼓”古調相傳就起源於那個時候。只是一般的助陣鑼鼓隊是打鼓意為出征、鳴鑼則是收兵,而長條村流傳的十面鑼鼓調則是連敲鑼帶打鼓,迷惑敵軍,以期大勝。它還有個響亮的名字,叫“三折呼”。解放前後,長條村的“十面鑼鼓”古調在周邊地區享有盛名,後來失傳多年。去年,為了搞好“一村一品”,長條村民將老人們聚集在一起,挖掘整理古調,年輕人也樂意繼承這份特殊的文化遺產,積極參與。農閒時節,老人、新人口傳心授,這一古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與蒐集就這樣傳承了下來。

備註

常用舞蹈隊形圖案有【白馬分鬃】、【雙玉鐲】、【剪子絞】、【朝帥旗】、【太極圖】、【五馬卷蹄】、【三桿旗】、【游四門】、【雙辮蒜】、【交鞭】等。常用鑼鼓段有八種,各鼓段長度從2/4拍四小節至八小節不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