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省級保護項目名錄
洛川塬是世界上最大最厚的黃土塬,因為地處陝北與關中之間這塊特殊區域,使它成為一個具有古老文明的地方,藝術家們將這片神奇而誘人的黃土地稱之為是生長民間藝術的佳壤沃土。洛川自春秋戰國時期為上郡,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洛川民間舞蹈獨有的風格。“燕王職劍”的出土,填補了秦地發現燕國器物的空白,正是在這片深厚的黃土塬上,不但保留著一大批古老的民俗遺風,而且產生了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對面鑼鼓”也叫“百面鑼鼓”,就起源於洛川南塬村。洛川“對面鑼鼓”歷史悠久,據有關專家考證,其萌生於春秋戰國時期,洛川縣土基鎮曾出土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燕王職劍”,而這裡有古代戰場又有鄜畤,傳說漢武帝曾在此祭天,宋時范仲淹曾在此屯軍養馬,對面鑼鼓正是在歷代軍士戎邊操練、祭祀活動中產生的,伴隨著歷史長河流傳至今。據老藝人們講,漢武帝率大軍北征時,在鄜畤築拜仙台,以祈告升天,如此莊嚴的儀式少不得鑼鼓助威。以後隨著鄜城興國寺里萬風塔的建成,祭祀活動就更加活躍,每年正月十五人頭攢動,家家都爭燒頭爐香。上百人提著鑼在鼓聲的襯托下圍著萬鳳塔乞求平安、祈求鴻福,因此流傳了下來。並有“鄜城金鑼打到社”的傳話。對面鑼鼓在湫村發展至今已相傳六代,都是靠家族及村人相互學習流傳下來,到現在逢年過節或一些重大慶典活動。
對面鑼鼓是一種規模宏大,氣勢壯觀的民間舞蹈形式,它是由幾十付鑼、幾十面鼓、幾十付鑔、幾十付馬鑼,幾十根花桿組成,號稱“百面鑼鼓”。所有表演者均是古代武士裝扮,頭扎英雄巾,身穿黑色戰服,背扎三面靠旗,腰束戰裙。隊形由兩路鼓隊,一路鑔隊,一路打鑼,隊伍前面彩旗開道,有一老人手持丈余長桿揮舞,指揮節奏名曰“繞桿子”,鼓手們時而轉、時而左右交錯,有時相互擊打,讓人眼花瞭亂,鑔鑼上下起伏,如同跑拜佛主,表現黃土地上勞動人民的謙誠。對面鑼鼓表演時人數不嫌,聲震渾天,氣勢雄偉壯觀,節奏穩健深沉,藝人們總結其表演動作為“七字腿,八字腰,九字胳膊舉的高”它不同蹩鼓那樣跳躍,它穩健深沉。且表演規範。
歷史淵源
洛川對面鑼鼓歷史悠久,據有關專家考證,其萌生春秋戰國時期,洛川土基鎮曾出土了春秋戰國的“燕王職劍” 而這裡有古代戰場又有鄜畤傳說漢武帝曾在此祭天,宋時范仲淹曾在此屯軍養馬,對面鑼鼓正是在歷代軍士戎邊操練,祭祀活動中產生,伴隨著歷史長河流傳至今。據老藝人們講,漢武帝率大軍北征時,在鄜畤築拜仙台,以祈告升天,如此莊嚴的儀式少不得鑼鼓助威。以後隨著鄜城興國寺里萬風塔的建成,祭祀活動就更加活躍,每年正月十五人頭攢動,家家都爭燒頭爐香。上百人提著鑼在鼓聲的襯托下圍著萬鳳塔乞求平安、祈求鴻福,因此流傳了下來。並有“鄜城金鑼打到社”的傳話。對面鑼鼓在湫村發展至今已相傳六代,都是靠家族及村人相互學習流傳下來,到現在逢年過節或一些重大慶典活動也經常演出。基本內容
對面鑼鼓是一種規模宏大,氣勢壯觀的民間舞蹈形式,它是由幾十付鑼、幾十面鼓、幾十付鑔、幾十付馬鑼,幾十根花桿組成,號稱“百面鑼鼓”。所有表演者均是古代武士裝扮,頭扎英雄巾,身穿黑色戰服,背扎三面靠旗,腰束戰裙。隊形由兩路鼓隊,一路鑔隊,一路打鑼,隊伍前面彩旗開道,有一老人手持丈余長桿揮舞,指揮節奏名曰“繞桿子”,鼓手們時而轉、時而左右交錯,有時相互擊打,讓人眼花瞭亂,鑔鑼上下起伏,如同跑拜佛主,表現黃土地上勞動人民的謙誠。對面鑼鼓表演時人數不限,聲震渾天,氣勢雄偉壯觀,節奏穩健深沉,藝人們總結其表演動作為“七字腿,八字腰,九字胳膊舉的高”它不同蹩鼓那樣跳躍,它穩健深沉。而且表演規範。主要特徵
1、對面鑼鼓是洛川人民在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文化歷史環境中形成的一種別具特色的“文化空間”形式,具有廣泛的民眾性和民間傳承性。2、對面鑼鼓是洛川人民娛神娛樂的一種民間祭祀方式,集中展示了洛川民間舞蹈的獨特形式。
3、固定的時間和地點
每年的三月十八,洛川土基鎮萬鳳塔下的鄜城村都進行傳統的古會,這時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都會到萬鳳塔下,燃香祭拜,祈求平安、祈求鴻福。
相關製品及其作品
1、鼓2、鑼3、大鑔4、長竹桿5、彩旗瀕危狀況
面對當今時代變遷和強勢文化的衝擊,對面鑼鼓這一古老的民間文化活動正面臨逐漸消逝的危機,近20年來,隨著現代農業生產的不斷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有了較大的改變,加之大眾傳媒介的普及,導致許多人認為現代歌舞才是科學時尚的,隨著娛樂方式的多元化對面鑼鼓很少能吸引年輕人的興趣。加之年老藝人相繼去逝,民間歌舞的生存發展空間日益狹小。因此現急需採取有力的可行的保護措施,使對面鑼鼓這一民間舞蹈能夠繼續傳承下去。重要價值
對面鑼鼓體現了洛川人民獨有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社祭文化,承載著洛川重大歷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記憶,長期的農耕歷史和相對穩定的文化環境,使大量的農耕祭祀的禮儀,在對面鑼鼓活動中得以保留了下來,通過歌舞娛神的形式祭祀,成為當地文化傳統得以保持和延續的重要因素。對面鑼鼓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一個穩定的民間文化活動,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它們包含的歌舞藝術不僅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固定模式,而且通過活動本身使技能得到了不斷的開發和提高,由於它們在民間文化活動中的重要影響,因此成為洛川民間歌舞藝人進行技藝交流和傳承的重要舞台。對面鑼鼓中表演者的服裝打扮獨具特色,透過服裝裝扮這個側面,充分體現了洛川人民的藝術審美觀和深厚的文化內涵。
區域及其地理環境
洛川縣地處陝西省中部,黃土高塬南部,北鄰富縣、宜川,南接白水,東接黃龍,西臨洛河與黃陵,洛川因洛河流經此地而得名。
洛川北距聖地延安130公里,南距古都西安210公里,距中華民族始祖聖地——黃帝陵40公里,位於東經109°11′14″—109°45′47″,北緯35°26′29″—36°04′12″。全縣轄7鎮9鄉365個行政村,總人口20.4萬人,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東西寬41.65公里,南北長79.32公里總面積1840平方公里,全縣平均氣溫9.2℃,年平均日照255/小時,年均降雨量621.9毫米,無霜期180天,是國內外專家公認的世界最佳蘋果優生區之一。
悠久的歷史和獨有的地理位置,形成洛川民間藝術的獨特風姿。
保護計畫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1998年起,洛川文化館的同志開始對洛川民間藝術進行挖掘整理,1980年在縣委、縣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又在全縣內對各種民間藝術品進行全面蒐集整理。
2、1993年洛川被文化部命名為“民間藝術之鄉”,這又肯定了洛川民間藝術的文化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3、自從1994年起文化部門組織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民間歌舞調演。
4、2004年縣政府召開會議就民間傳統文化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並成立了民間傳統文化專家小組。
5、2005至2006年對“對面鑼鼓”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和複製。
資金投入情況:
縣、鄉兩級政府,近年來先後籌集2萬元,用於對洛川對面鑼鼓進行加工、整理和提高,以及服裝、道具的購置和更新。
保護內容:
全面系統、完善地保護“對面鑼鼓”的藝術形式及文化表現形式或文化空間,從總體而言“對面鑼鼓”保護內容為保護傳承人,保護文化表現形式,保護主要活動場所等三方面。
隨著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的發展,構成“對面鑼鼓”原生態的許多因素髮生了變化,而繼承保護“對面鑼鼓”重要的是繼承它的打法與非物質文化成果,同時也可在許多方面賦予它新的意義。
通過有意識的引導、鼓勵、突出“對面鑼鼓”,作為富有洛川特色的文化藝術特徵,其中各種民間舞蹈、風俗民情作為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繼承保護。
採取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突出洛川民間歌舞等文化表現形式,在“對面鑼鼓”中的作用和影響,發現和獎勵有藝術才華的、掌握較多傳統的民間藝人,鼓勵青少年學習繼承傳統民間舞蹈,以充分肯定傳統藝術的價值,促進傳統藝術的保護繼承,促進民間藝術創作,不斷提高民間藝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