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從文獻看,奉聖寺坐西朝東,歷代修葺,規模宏壯,由前後三進院組成,有前殿、鐘鼓樓、左廂伽藍殿,內塑上古行神像、伽藍神、鄂國公像,右廂房為祖師殿,塑初祖達摩像及-、圓覺二禪師像。
後寺殘壞,僅寺北浮屠院的舍利生生塔一座倖存。塔建於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
八角七級,高30餘米,每層四面有門,並繞以琉璃勾欄,可供憑倚,登塔遠眺,晉汾景色盡收眼底。“寶塔披霞”為晉祠外八景之一。在奉聖寺附近,有巨槐一株,乾老枝嫩,蒼鬱古樸,獨具一格。
1213年,蒙古兵攻太原,奉聖寺毀於戰火。元代由高僧洪智重建。
1950年,占據奉聖寺的一所療養院以寺廟殘破,不是文物為由,強行拆除了寺院的全部建築,山西省曾就此事通令全省從此事中吸取教訓,保護文物。
古剎緣起
初建於唐武德年間,原為開國功臣尉遲恭別墅。一日向高僧智滿討教:“割絕他命,敢問還否?”師云:“將軍有悔心,天啟之也”。再問:“若齋僧建剎如何?”師答:“一念善心生,獲福無涯矣”。尉遲恭聽罷頓首叩謝,並設宴款待,遂改建其別墅為梵剎。武德五年(622),唐高祖李淵賜額“十方奉聖禪寺”。從此尉遲恭請智滿高僧為主持。奉聖寺屢經戰亂興廢多次。金貞佑年間,除舍利塔外,全毀於戰火。到元代皇慶二年(1313),高僧洪智重建後,歷經希公、深公、一公、間公、淺公、浩公、杲公、昌公、惠公、喜公等十一代禪師,千百年香火未斷。元至正十八年(1358)遭火災,明洪武二十四年,永樂十年由圓覺禪師二次重建,到20世紀50年代被拆毀。古剎傳說
據傳,原來這株槐樹歷史久遠,早已乾枯,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農曆三月廿一日,奉聖寺內集會,人來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個老道士在枯槐下叫賣,出售膏藥。口裡喊著:“膏藥靈應、能漢百病,有福來買,無福不信。”叫賣半晌,沒人買他的藥。
這位老道繼續叫賣:“如此仙藥,來購無人,凡人無福,枯槐宜生。”說罷,他將膏藥貼於枯槐身上.拂袖揚長而去。說來真巧,不到一個月,這株枯槐,死而復生。生枝展芽,甚為茂盛。人們見狀,都驚呼這株枯槐叫復生槐。實際上,俗話說得好:“千年柏、萬年松,老槐一睡幾百春。”這株枯槐復生,大概是因為多年長睡而碰巧甦醒的緣故。
名藍新生
八十年代初,或許出於一種拾遺補缺的心理,在老市長岳維幡的提議下,將幾座不同地域、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古建築遷建於奉聖寺原址,對此,學者們多有微詞,但願破壞和重造文物的行為以後再也不要發生。
現存晉祠內奉聖寺為80年代初重修遷建,中軸線上的大雄寶殿、過殿、山門都是從各處搬遷而來的元、明建築精品。大雄寶殿,由太原東山馬莊芳林寺遷來,原屬於寺;過殿,由汾陽二郎廟遷來,原屬於廟;山門,原名景清門,是晉祠早期的山門,原屬於祠。這些來自於寺、廟、祠的建築,組合起來,成為了今天的奉聖寺。屬於晉祠內比較特殊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