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十字寺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車廠村北三盆山。該寺始建於東晉建武元年(317年),為佛教寺廟。唐貞觀十二年(638年)重修,遼應歷二年至應歷八年(952年~958年)再修,更名為三盆山祟聖院。
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更名為“十字寺”,改為景教(基督教的一支)寺院。明代復為佛寺,民國後逐漸衰落,今只余遺址。
十字寺遺址是北京乃至全國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證。
1919年7月,哈丁先生在《新中國評論》報導了這個寺及其基督教寺名。
1931年9月6日,日本人在華北房山縣城十八里之山上,發現景教古碑。當局為了保護文物,同年12月將其中的兩塊十字石雕運往北京博物院收藏。1936年“文物南遷”時,又運往南京博物院。
2006年5月25日,十字寺遺址作為元代古遺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建築結構
十字寺,是中國發現的唯一比較完整的景教寺院遺址,殿宇已毀壞,其遺物尚有寺廟地基,五間,坐北朝南;寺院內有漢白玉石碑兩通,一為遼碑,碑正面上方橫書:“三盆山崇聖院碑記”,碑高204厘米,寬91厘米,厚20厘米。
另一為元碑,碑額頂端圓球內刻有十字,左右各有一條石雕雲龍,正中刻有“敕賜十字寺碑記”,碑高307厘米,寬92厘米,厚20厘米,碑附近還有漢白玉雕刻的龜趺石兩個,石柱礎4個,柱礎邊長78厘米,高20厘米,柱礎上刻有葵花圖案,花盤平整,直徑54厘米,花盤周圍刻有花瓣16個,花瓣上刻有團狀雲紋;另有直徑48厘米的圓柱礎一個。
建築溯源
貞觀十二年(638年)七月,唐太宗詔曰:“道無常名,聖無常體,隋方設教,密濟群生,波斯阿羅本遠將經教來獻上京,詳其教旨,玄妙無為,生成立要,濟物利人,宜行天下所司。即於義寧坊建寺一所,度僧二十一人。”(《唐會要》卷49)唐高宗時下詔:“於各州各置景寺,乃崇阿羅本為鎮國大法主”,發展為“法流十通”,“寺滿百城”的興盛時期(西安《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唐玄宗天寶四年(公元745年)九月,詔曰:“波斯經教出自大秦(古代中國對羅馬帝國的稱謂),傳習而來,久行中國,初建寺,因以為名,將欲示人,必修其本,其東西兩京波斯寺,宜改為大秦寺,天下諸州郡置者宜準此。”(《唐會要》卷49)唐代北京為幽州,推理應設大秦寺。
另據曹新華先生的《房山十字寺的變遷》一文記述:“唐幽州(轄今房山)的崇聖院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景教徒們來到了崇聖院,不知道是院裡的佛教徒皈依了景教還是寺中已無佛教徒緣故,景教徒們占用了這所寺院。他們在院中豎立起一座刻有基督教標誌‘十字’的幢,以示與佛教寺院的區別,於是遠離京城長安的幽州也出現了景教教堂。”這些記述與遺址內現存的遼代石碑碑文“古蹟猶存石幢一座”;元代石碑碑文“古幢十字重重發光”相吻合。所以說,現房山十字寺遺址,可上溯到唐代,是唐代幽州景教教堂的代表。
歷史記載
景教於唐太宗年代興起,武周受挫,玄宗鼎盛,至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武宗“滅佛”下詔曰:“釋教既已釐革,邪法不可獨存,其人並勒還俗,遞歸本貫充稅戶,如外國,送還本國收管。”至此,在武宗“滅佛”的同時,景教在中國遭到重大打擊。然而,武宗846年駕崩,847年宣宗繼位,收回先帝成命,重建寺院,景教僧徒也必乘機恢復。
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黃巢率民起義,為唐死守廣州城而戰死的人們中間,有十萬阿拉伯、猶太、波斯人,其中景教徒多矣。景教第一次完全毀滅,是約在公元十世紀時候,即當五代與北宋時期,中國史籍已不在道及大秦寺及大秦僧了。
1215年蒙古軍攻下金中都(今北京)繼而入主中華後,中亞西亞景教徒隨之而來,所以,十字寺在元朝時候是最為鼎盛時期。
《一五五○年前的中國基督史》記:“十字寺環境幽雅,地處三盆山麓,在房山縣西北六七英里,在北京西南西約四十英里。靠近廟有一條小河,門上橫書——古剎十字禪林。”
遺址遺物
1997年,北京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房山區文物保護協會,為全面考證十字傳世遺物,派人到南京博物院造訪,發現南京博物院展廳中展示著“房山縣元代景教十字石雕”一塊。石雕共兩塊,另一塊在庫房中存放。經查閱《南京博物院珍藏》一書,第78頁記載著這兩塊十字石雕。
石雕為漢白玉大理石雕刻,高68.5厘米,寬58.5厘米,厚58厘米,石雕花紋精美,十字清晰。其中一塊石雕正面上方為十字,下側刻有敘利亞文,據專家認定為:“仰望他,寄希望於他”的意思。
石雕右側一面刻一束菊花,左側一面刻一束冬青草。另一塊石雕正面有十字,無敘利亞文,有兩顆桃形的心相對望。兩塊石雕上端均呈凹字。經分析,認定為原北京房山景教十字寺坐北朝南十字寺正殿東南和西北角的兩塊抱柱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