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頂子遺址

殿頂子遺址

在太和縣宮集鎮有一處名為“殿頂子”的地方,當地人稱這是楚國宮殿的舊址。 “殿頂子遺址即為楚國晚期國都鉅陽城。”長期以來,省市部分專家對此說法予以認可,但目前還沒有找到有力證據。目前,太和縣委、縣政府已作出決定,計畫撥付專項經費對殿頂子遺址進行深入勘探、發掘,並進一步確認城垣、城門、城壕、宮殿區、作坊區等與楚都直接關聯的遺蹟遺物。

殿頂子遺址出土大量文物

宮集鎮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位於楚國境內。據相關資料記載,殿頂子遺址群位於宮集鎮境內,北臨西淝河,南鄰界洪河,當地盛傳為“楚考烈王定都12年的楚王故城”。

建國後,省、市、縣文物部門先後對該遺址進行過普查和局部搶救性發掘工作。上世紀50年代第一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地表可見城垣痕跡。

2003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殿頂子遺址局部進行調查勘探,遺址平面略呈正方形,面積約289萬平方米,地層文化堆積厚0.9至2.5米,遺址內溝渠縱橫交錯,古井眾多。

2015年12月份的一場大雨後,當地又發現大量建築構件、陶器殘碎塊、楚國蟻鼻錢幣等。

據安徽省文物局專家介紹,現有的資料和調查顯示,“楚王城”的宮殿背北面南建設,但是經過2500多年的滄桑變遷,早已夷為平地。遺址中部有一個高出地表約4至5米的台基,台基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400米。

深度發掘尋找相關證據

長期以來,太和縣流傳著殿頂子遺址即為楚國晚期國都鉅陽城這一說法。省、市部分專家對此也予以認可,遺憾的是還沒找到有力證據。

1983年《安徽日報》在“安徽36處名勝古蹟集錦”一文中載:楚都鉅陽城遺址在太和縣宮集區朱莊鄉。1993年,由黃山書社出版的《太和縣誌》記載:朱莊故城址,在縣東北35公里朱莊鄉,東臨淝河。

近年來,地方文化文物部門和廣大民眾對殿頂子遺址勘探發掘、搶救保護的呼聲日益高漲。太和縣也積極向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申請派駐專業人員進行勘探發掘。太和縣已決定,撥付專項經費對殿頂子遺址進行深入勘探、發掘,並進一步確認城垣、城門、城壕、宮殿區、作坊區等與楚都直接關聯的遺蹟遺物。

省文物局專家稱,殿頂子遺址一旦確定為楚國故都遺址,將對發展地域文化、提高全省文物保護水平和太和縣域知名度有里程碑式意義。

1月20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安徽大學考古學專業兼職教授宮希成一行3人,到太和縣宮集鎮對殿頂子遺址進行發掘前調研勘察。

考古專家們先後參觀了楚都鉅陽文物館,實地勘察了殿頂子遺址內的古墳墓、古井、東城牆、宮殿區、北城門等,並在勘察結束後召開了座談會。

據了解,殿頂子遺址俗稱“楚王城”,位於太和縣宮集鎮境內,遺址面積約289萬平方米,中部有一高出地表約4-5米的台基,台基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400米。長期以來,太和當地就流傳著殿頂子遺址即為楚國晚期國都鉅陽城這一說法,省市部分專家對此也予以認可,但目前還沒有找到有力證據。

近年來,太和文化文物部門和廣大民眾對殿頂子遺址勘探發掘、搶救保護的呼聲日益高漲,並積極向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申請派駐專業人員進行勘探發掘。春節後,該縣擬撥付專項經費對殿頂子遺址進行深入勘探、發掘,並進一步確認城垣、城門、城壕、宮殿區、作坊區等與楚都直接關聯的遺蹟遺物。

長期以來,太和縣流傳著殿頂子遺址即為楚國晚期國都鉅陽城的說法,省、市部分專家對此也予以認可,遺憾的是沒找到有力證據。日前,安徽省考古專家、省文物鑑定站副站長葉潤清公布太和殿頂子城址調查勘探成果:這是一處由楚人建造和開始使用並沿用至兩漢時期的特大型城址,具備作為楚國國都的條件。

太和縣殿頂子城址

“殿頂子”的傳說

殿頂子遺址位於太和縣宮集鎮,當地人稱為“楚王城”。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遺址區域內發現諸多東周至漢代的遺物,周邊伍奢冢、東殿、陰陽城、乾溪溝、灰角寺等相關遺存也被發現。同時,民間還有許多傳說,諸如王子墳、太子墳等。

這些,引起了太和縣文化部門與地方政府的濃厚興趣和高度重視。經過專項調查和研究,他們認為殿頂子遺址就是《史記·六國年表》所載之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253年)“徙於鉅陽”之楚都鉅陽城遺址。楚考烈王是否徙都鉅陽?殿頂子遺址又是否即書中所載的所徙之鉅陽?這無疑是一個重大學術課題。

多年來,學術界高度關注這一問題。由於沒有系統考古材料的支持,學者們重點從文獻角度展開了熱烈討論,也有頗多著述,但始終未有定論。

與此同時,太和縣委、縣政府,縣文化、文物部門,宮集鎮黨委、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和關注殿頂子遺址的保護和鉅陽楚都及相關問題的研究。

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先後在東殿等地點發現陶器、石器、銅器等各類文物1500餘件,磚5000多塊,時代涵蓋龍山文化時期、夏商周時期、兩漢和唐宋。

2003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利用配合亳州—阜陽高速公路建設的契機,對遺址進行了專項調查,並做了局部勘探和考古發掘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楚人建造延用至兩漢的特大型城址

今年初,值安徽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申報之際,太和縣文物部門將殿頂子遺址位置、範圍的界定問題作為一個專門的項目,希望通過專項調查結合局部勘探的方式解決這一長期困擾他們的基礎問題。

考古調查人員通過對局部城牆的調查及勘探確認,同時結合其與重要遺存“殿頂子”及周邊水系的位置關係分析,初步劃定了城址的位置和範圍。

根據初步劃定的範圍,殿頂子城址含城牆在內範圍大致為:北邊為侯寨、屠園、李廟自然村一線;西邊為梁廟、高寨自然村一線;南邊為大靳莊、靳樓自然村一線;東邊為張營、靳樓自然村一線。南北長約3.8km、東西寬約3.4km,面積約12.92km2,如果加上護城河和城外建築設施,面積就更大。

通過對多年來當地村民採集的大量文物標本的整理,一方面,對出土地點及其分布地域特徵有了清楚的認識,文物標本的分布地域在上述初步劃定的城址範圍內。

另一方面,通過對文物標本橫向比較和認真研究,春秋晚期至戰國晚期主要器類如仿銅陶禮器豆、壺、鍅,日用陶器罐、杯、勺、匜,銅兵器劍、戈,錢幣蟻鼻錢,貝形器等,與湖北、河南及我省同時期楚墓出土遺物形制基本相同,均為非常典型的楚文化性質的遺物。其時代總體特徵為從春秋中期延續到兩漢,文化序列完整,中間幾無缺環。

再通過對周邊早期已經發現的如灰角寺、伍奢冢等遺址的複查和重新採集標本,可以基本清楚地看到,遺址所在區域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到夏商周直至兩漢,文化序列完整清晰。 根據以上情況可以認定,殿頂子遺址是一座由楚人建造和開始使用並延用至兩漢時期的特大型城址,具備作為都城的基本條件。   

遺址與楚徙都鉅陽有多重吻合

“就客觀材料而言,該城址與作為楚國都城遺址有相吻合地方。”葉潤清表示,包括時代吻合、文化內涵吻合、規模吻合、環境吻合等。

另外,地理位置與楚都遷徙路線吻合。楚國都城明確記載的有紀南城(紀郢)—淮陽(陳郢)—壽春(壽郢)等,該城址位於戰國晚期楚都陳郢和壽郢之間和過度地帶,在陳郢遷壽郢路線適當的位置上,符合楚都正常的遷徙路線。

葉潤清表示,儘管有以上多重與楚都相吻合的地方,但並不能就此認定其即為楚考烈王所遷徙之都城鉅陽,還需要繼續從考古和文獻研究兩個方面繼續做大量的工作,考古工作尤為關鍵。 鉅陽楚都遺址的最終認定是考古和研究工作的目標。實現上述目標,需要設立殿頂子城址與鉅陽楚都遺址考古研究大課題,並在其下設立考古、文獻、科技研究等系列子課題,建立長效機制,以考古工作為引領,同時進一步深入發掘可信度高的相關文獻史料,多學科合作,有計畫有組織的開展綜合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一步步將殿頂子城址的真面目揭露出來。

太和縣宮集鎮有一處殿頂子遺址,當地稱為“楚王城”。今年年初,太和縣委、縣政府撥付專項經費,邀請省文物鑑定站專家對殿頂子遺址進行深入勘探、發掘,旨在確認城垣、城門、城壕、宮殿區、作坊區等是與楚都直接關聯的遺蹟遺物。

經過近半年的專項調查和研究,得出初步結論:殿頂子遺址就是《史記·六國年表》所載之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253年)“徙於鉅陽”之楚都鉅陽城遺址。

本次考古調查、勘探工作的成果豐富:城址的範圍南北長約3.8km、東西寬約3.4km,面積約12.92k㎡;根據遺址出土的605件(套)文物標本橫向比較分析,初步推測城址建造年代或可早至春秋中晚期,使用時代從春秋中晚期建城開始一直延續到兩漢,東漢之後漸被廢棄,是一座由楚人建造和開始使用並延用至兩漢時期的特大型城址;城址所在區域文化序列為:大汶口文化尉遲寺類型—龍山文化王油坊類型——與中原地區二里頭文化相近的夏時期文化—與中原地區二里崗文化相近的早商文化—安徽淮北地區中商西周至春秋早中期淮夷文化—春秋晚期至戰國晚期楚文化—大一統時期的秦漢文化;通過研究,該城址與楚國國都遺址在時代、環境、地理位置、文化內涵、規模等方面有相吻合地方。

據悉,此次調查勘探先後完成了遺址專項調查、以往發現各類文物標本鑑定整理、遺址局部重點勘探等一系列工作,並順利完成了調查報告的撰寫,是迄今關於殿頂子遺址及楚徙都鉅陽等相關問題的考古與研究成果的匯總。下一步,將在課題研究的基礎上,對城牆、護城河、城址內大型建築遺址以及城外墓葬進行發掘,進一步確認它與楚都鉅陽城的關係。

太和縣殿頂子遺址考古考古工作概況及方案
一、殿頂子遺址考古工作概況
殿頂子遺址,位於太和縣宮集鎮,當地稱“楚王城”。50、60年代以來,遺址區域內發現有大量東周至漢代遺物,周邊還發現有伍奢冢、東殿、陰陽城、乾溪溝、灰角寺等相關遺存。經過相關調查和研究,認為殿頂子遺址疑是《史記·六國年表》所載之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253年)“徙於鉅陽”之楚都鉅陽城遺址,但由於沒有系統考古材料的支持,遺址性質問題爭論不休。多年來,太和縣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殿頂子遺址的保護,並十分關心遺址與楚都鉅陽相關問研究,當地民眾和文物愛好者也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2003年,安徽省文物部門對遺址進行了專項調查,並對遺址進行了局部勘探和考古發掘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2017年4-8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文物鑑定站會同我縣文物部門和宮集鎮政府,對城址進行了專項調查和勘探,初步確認了城址的位置、範圍、規模、年代和性質,認為這是一座春秋晚期到戰國時期由楚人建造和使用並延用至兩漢的特大型城址,含城牆在內面積近13平方公里,具備作為都城的基本條件,同時在時代、性質、規模、環境、地理位置與楚都遷徙路線等多方面與楚徙都鉅陽的文獻記載相吻合。
2018年1月12日,太和縣政府向省文物局傳送“關於申請設立殿頂子城址國家考古課題的函”,
2018年10月24日,安徽省文物局向太和縣下發“關於太和縣殿頂子遺址考古工作的意見”,明確委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具體負責殿頂子遺址考古勘探、發掘和文物保護工作。
2019年2月,太和縣政府縣長辦公會議決定:2019年度擬投入150萬元,正式對殿頂子遺址進行前期勘探和試掘。
2019年3月,太和縣文廣新局、縣文物管理所正式啟動殿頂子遺址前期勘探和試掘招標工作。
二、工作方案
(一)組織機構
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和縣文廣新電局、中標高校共同組建殿頂子遺址考古調查、發掘領導小組和科研團隊。
(二)工作內容
1、考古調查
通過對歷史文獻、自然環境資料的蒐集整理,以及出土文物的整理和研究,探索研究殿頂子遺址與文獻記載“鉅陽”的關係,提供成果文本。時限:貫穿全過程
2、航拍與測繪
無人機航拍與谷歌地圖及歷史地圖做比較研究,確定遺址分布範圍及重要遺蹟分布區。運用RTK與全站儀相結合的方法,測繪出精確的地形圖,並標註出重要遺蹟分布範圍,提供完整的影像和測繪資料。時限:15天
3、考古勘探
採用三維高密度電阻率法、探地雷達勘測,以及洛陽鏟人工勘探相結合的方法,對遺址分布區進行全面和重要遺蹟分布區進行勘探。前者,對整個遺址區進行布控勘探,探明地下遺址大致分布情況,確定護城河、城牆、大型建築基址等位置。後者。採用十字布孔法,驗證前者勘探結果,並對重要遺蹟分布區進行普探和密探,確定遺蹟重要遺蹟的規模和範圍,提供完整的勘探資料。時限:5個月。
4、試掘
採用清理暴露地層斷面、開挖探溝和探方法,了解文化層堆積情況及遺址文化內涵和性質,提供完整的發掘工作報告。時限:1年。
5、考古發掘
根據遺址調查情況,制定科學可行的考古發掘方案,並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發掘規程》執行。時限:2至3年。
6、保護規劃
根據調查、勘探及考古發掘情況制定保護規劃。2019年3月12日太和縣文廣新局回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