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北京香山法海寺,嚴格地說應該稱為“萬安山法海寺”、俗稱為“鳳凰山法海寺”,位於北京西郊香山南麓的一個分支山坡上。又因與石景山的法海寺南北對應,也稱作“北法海寺”。香山法海寺是皇家風格的袖珍寺廟,具有很高的旅遊價值。相傳為曹雪芹出家之地,寺內有多處石刻古蹟,具有豐富的紅學文化研究價值。
另外,香山法海寺相傳為“山中第一大寺”宏教寺的舊址。宏教寺亦作弘教寺,寺內有弘教禪林刻石,所以又稱宏教禪林或弘教禪林。
元史記載,中書省言:給養軍民,必藉地利,世祖建大宣文宏教寺,寺賜永業。清朱彝尊《西山宏教寺題壁》云:都城西山宏教寺(明)正德間中貴晏忠所造。清順治十七年間重修,改為法海、法華寺二寺。康熙年間又葺修,雍正年間修繕翻新,乾隆年間再次擴建並在殿堂懸以額聯。
建築布局
香山法海寺建築設計的布局相當巧妙。香山法海寺所在的山嶺因酷似一隻正在展翅飛翔的鳳凰,所以又稱為鳳凰山。秋季,中間的山嶺紅葉遍布就像鳳凰的頭和身,兩邊的翅膀卻是碧翠生風,而香山法海寺恰好落在這隻鳳凰的背上。法海寺與其它寺院在建築上的一個不同之處,就是寺廟坐西朝東,這種格局在北京極少見。
過街塔
因寺在山上,而山門卻建在一里之外的山腳下,南北通衢大道和營房及百姓社區的邊上,令行人居民一望便知,巧妙地解決了出世修行與普渡眾生的矛盾。而且山門上建有高高的藏式白塔一座,相當醒目。這種形式的過街塔,在全國也是少有先例。此塔建造於清順治十七年(1660)。
山門
法海寺山門過街塔完全是石造的。塔的建造十分精美,形狀略似十字,立面分為數層。座上是塔的圓肚,塔肚四面有四個淺龕,龕中是浮雕造像,龕邊亦有細刻,刻工甚俊。中間束腰石色較白,刻有生猛的浮雕獅子。在束腰以上,各層重疊像階梯,每階每面有三尊佛像。最頂尖上則有仰月的教徽。
廟門,今有實物尚在,雖然有些殘破但仍可看出當時的模樣。頂部屋檐下懸掛風鈴的鉤子還可被細心的人們留意。現在,這裡時常有畫院的學生在此繪畫寫生。
進入山門,整個寺廟分為左中右三路。山門內中路,有兩座旗桿座夾石,有兩通康熙五年的石碑,右邊碑記:敕賜法海禪寺碑記;左邊碑記:敕賜萬安山法海禪寺十方碑記,對研究法海寺的歷史有一定價值。石碑的底座雕刻著栩栩如生的蟠龍。
沿階而上,石碑後是彌勒佛殿,過去曾有乾隆皇帝御書“德水香林”的匾額及楹聯,今已無存。彌勒佛殿後才是鐘樓和鼓樓,這與一般的寺廟是不一樣的。但是無獨有偶,北邊的碧雲寺也是這個樣子,大概是因為寺廟的縱向太長,怕聲音傳不到寺廟的後邊的緣故吧。
再往裡走經過一片廢墟,又見兩通石碑。左側石碑刻順治皇帝御書“敬佛”二字,碑陰刻有歷代佛祖圖;右側石碑為順治十七年(1660)奉旨示禁碑,碑陽刻“嚴禁伐林放牧”詔書,碑陰刻“敕賜萬安山法海禪寺界址”,東至山門塔,南至龍泉嶺,西至主山頂,北至香山嶺。監造弟子,超聖、超妙。可見當時地界相當大。
石碑後是大悲殿正殿。殿宇軒昂,甚為寬敞,如今的人們仍然可以從現存遺址中那巨大的驚人的柱基、柱礎,領略當時的場景與氣派。大悲殿正殿的後部供奉佛像。現在的遺址中,還保留著佛像的石頭雕刻的須彌底座,旁還有一個歪倒了的半米高的石頭花瓶,想像當時應該至少是一對吧。
再後,要上一個高台,兩側有台階鋪設。拾級而上,後面的高台很寬敞平整,是一個院落,古籍上記為“後殿”,推測為藏經閣之類。根據史書記載,清世祖皇帝曾駐蹕於此觀海,即俯視玉泉山周圍的湖光山色[vi],可見其寺廟建築定相當雄偉,再加上依傍山勢,更能領略盡興無疑。院子當中,有一株巨大的銀杏樹,旁植松柏若干。
最後一層院落,是在一個更高得多的地勢上建起來的。只分為左右兩路,右邊是一處精舍,乃方丈院。廊前對稱地栽種著兩棵側柏,中間一小石甬路,通向前方一個很陡的峭壁。峭壁上鑿有階梯,通往下方。那裡有假山和僧院;泉水和方塘。此水來自方丈西南方不遠的不老泉。不老泉旁有龍王堂。後院左邊有“弘教禪林”摩岩刻石,又有“返照岩”、“眠雲窩”等小型刻石分散在山坡荒野中。
左右兩路建築較少,與中路平行。一進門,是地勢低洼的“南大坑”、“北大坑”。再向里走,是兩進院落,多為僧堂寮房,現在已經被夷為荒草叢生的平地了。香山法海寺的四周圍之牆,為壘石而砌,並覆瓦其上,多處甚是高峻。
文化價值
香山法海寺和清代皇家具有密切的關係。法海寺留有清朝前期四代皇帝的多處活動或墨寶。香山法海寺現存遺址中至今還屹立著清朝順治皇帝親筆御書的“敬佛”等兩通石碑、康熙五年的兩通石碑,多處殿堂題有康熙、乾隆題寫的匾額楹聯。清世祖福臨於順治十七年(1660年)夏重建北法海寺,福臨為萬安山法海寺慧樞和尚書“敬佛”二字,而且在碑中題刻“御書、痴道人”。雍正十一年又重修,至雍正時期該寺廟的建築規模已經達到殿宇寮房87間。乾隆年間再次擴建並在殿堂懸以額聯,其規模應當更盛。
清代著名的文人鄭板橋曾到此訪友論道。鄭板橋(鄭燮),清代書畫家、文學家,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為“揚州八怪”之一。乾隆元年(1736年),他44歲第三次來京,三月中貢士,五月考中進士。在此期間,同伊福納一起到西山觀賞紅葉,作《與伊福納游西山》板橋寫詩讚道:“紅樹年年只報狀,西山歲歲想同游。”不久,板橋訪香山臥佛寺青崖和尚和法海寺仁公,並作《法海寺訪仁公》詩:“昔年曾此摘碧婆,石徑欹危挽綠蘿。金碧頓成新法界,惜地荒朴轉無多。參差樓殿密遮山,鴉雀無聲樹影閒。門外秋風敲落葉,錯疑人叩紫金。樹滿空山葉滿廊,袈裟吹透北風涼。不知多少秋滋味,捲起湘簾夕陽。”
石刻
香山法海寺的石刻共17處,星落散布,包括石獅、石碑、雕花石供案、雕花石供桌、題字等。
楹聯匾額
楹聯匾額總計6處,現已不存,但文獻可考,主要是康熙、乾隆的墨寶。
紅學文化
香山法海寺是一處十分重要的潛在的紅學文化資源,不容忽視。1964年10月23日,老舍先生在門頭村體驗生活時,在給郭沫若的信中曾賦詩一首:“門頭村里好為家,文藝源泉豈浪夸。金玉紅樓終是夢,鐮鋤碧野遍開花。……”第三句後面註:“父老傳言曹雪芹曾在附近法海寺出家為僧”。
紅學家胡德平、嚴寬等人在正白旗村39號院發現“題壁詩”以後,對西山地區的寺廟,亦曾作了探察與考證。曹雪芹對西山的寺廟相當熟悉,而由於香山法海與香山正白旗村相鄰近,胡、嚴認為曹雪芹與法海寺有密切關係。
嚴寬甚至在《法海寺遺址雜俎》一文中,作了具體論述。紅學家霍國玲、紫軍也多次來香山法海寺考察,他們採取《紅樓夢》內證與外證相結合的方法,對曹雪芹出家香山法海寺的可能性作了論證。筆者也認為,曹雪芹與香山法海關係密切。
比如從《紅樓夢》中可以看出,他對西山風物的熟悉,已達到信手拈來,隨興發揮的程度,例如楓露茶、木石前盟等。再如茜雪,可能就是從“西山晴雪”演化而來。由此若推斷,說他曾在香山法海寺留下足跡,決非妄言。筆者並相信,這也會間接地反映在自己作品中。
文物石碑翻修
2013年1月,據媒體報導,海淀萬安山法海寺,一座順治年間的文物古碑被人發現斷成兩截,疑為文物偷盜者偷運過程中損壞。1月29日,海淀區文委稱已報警,並開始商討修複方案。10月,北法海寺遺址的部分古蹟開始修繕,但有市民發現,古蹟中的部分刻字石塊兒卻隨意丟放。10月15日,海淀區文委表示,將對帶有文字的石塊進行歸位,如果歸位不了,將會集中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