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綜合開發研究中心

一、區域經濟發展內涵 二、區域經濟發展要素 區域經濟發展意義


區域綜合開發闡述
 
區域經濟的概念 
區域經濟是在一定區域內經濟發展的內部因素與外部條件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生產綜合體,以一定地域為範圍,並與經濟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結合的區域發展實體。區域經濟反映不同地區內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及內涵和外延的相互關係,是一種綜合性的經濟發展的地理概念。區域性的資源開發和利用現狀及問題,尤指礦物資源、土地資源、人力資源和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程度,地區生產力布局的科學性和經濟效益,其效果不單眼映在經濟指標,還應綜合考慮社會綜合效益和生態效益。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 
1、區域經濟發展梯度理論 
2、區域經濟發展輻射理論 
3、區域經濟發展增長極理論 
4、區域經濟發展的比較理論 
區域經濟發展內涵與要素 
一、區域經濟發展內涵 
在一個自然環境、人文條件基本相似的地理區域內,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以實現最最佳化的發展。
二、區域經濟發展要素 
1、特定的地理區域 
2、資源條件相同或相似 
3、人文社會條件基本相同 
4、經濟活動的方式及特徵具有連續性和一致性 
5、區域內形成統一、有序、健康的市場 
區域經濟發展意義 
一、中國經濟區域眾多,條件千差萬別,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狀況有差異。如何使各地區都發展起來,區域經濟活躍,整體效益高,是發展經濟學有待研究和解決的關鍵問題。區域和產業密不可分,區域經濟發展必定帶動一批產業發達起來。 
二、中國地區差距大,總體發展水平低,發展不平衡是基本特徵。中國要完成工業化、市場化、社會化的歷史重任,也就是實現現代化這一使命,任務艱巨。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實現現代化是一個分階段、有計畫、有步驟的過程。 
三、新時期中國最根本的特徵是改革開放。中國正處在由傳統計畫經濟體制向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進程中。發展區域經濟,縮小地區差距,不僅對於實現現代化,而且對保持穩定,維護祖國統一,再樹強國形象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四、全球經濟一體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並行不悖。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 
從20世紀90年代末期起,中國政府先後出台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圈、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天津濱海新區、福建省海峽西岸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中國圖們江經濟區、山東藍色半島、成渝經濟帶、中原城市群、安徽皖江城市帶、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等多個區域發展戰略。2009年12月5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引導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要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積極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提高自主發展能力,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讓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區域綜合價值的概念 
區域綜合價值是區域發展的源泉,包括社會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生態價值。其價值來源包括自然資源,承載空間,資本,知識,技術,有助於構建區域社會規範、制度、文化。區域綜合價值是區域地方發展戰略、城市規劃、產業規劃、策略機制的巨觀綱領,指導區域行為、政策、規劃、產業、經營、開發,實現區域綜合發展。 
區域綜合價值內涵 
一、社會價值。是社會資本創造的客觀價值,包含社會信任度、網路度、社會規範的市場導向度。 
二、經濟價值。涵蓋自然資源(礦產資源、生態資源)、承載空間(土地)、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知識等經濟要素創造的客觀價值。 
三、文化價值。是文化資本創造的客觀價值,包括特定區域的人類精神遺存和活態生活方式。 
四、生態價值。是從“土地”要素中單獨剝離出來的一部分,是對可持續的長期發展和代際利益的關注。 
區域綜合開發內涵 
區域綜合開發是在國家經濟發展戰略指導下,通過區域與周邊區域間的競合戰略、產業戰略,在區域規劃、產業規劃、區域功能、區域文化等方面進行交流互補、產業互補、功能互補、交通協調等一體化規劃,構建區域現代化、產業集群化、環境生態化、農村城鎮化綜合發展,實現區域綜合價值。區域綜合開發是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融入新型城鎮空間布局、功能定位、城市文化、發展規模、公共服務中,以科學發展、集約高效、功能完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個性鮮明、城鄉一體化協調統籌規劃,改變城鄉“二元”結構,消除差距,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實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和諧發展。 
區域綜合開發的三大意義 
一、政治意義 
1、通過區域綜合開發帶動區域經濟良性發展,實現區域綜合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生態價值)。 
2、通過區域綜合開發,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均衡化、互補化發展,提高區域資本、勞動力、資源、技術等資源綜合利用,提升區域綜合形象。 
3、通過區域綜合開發,推動區域產業布局,經濟制度,管理方式,組織形式等一體化規劃、協調發展。 
二、經濟意義 
1、通過區域綜合開發,促進區域經濟繁榮與政府稅收,推進城鎮化進程。 
2、完善和建設新型城鎮產業鏈,強化產業集聚功能,為區域產業提供綜合服務,增強區域經濟競爭力。 
3、豐富城市配套功能(金融、商務、商業、休閒、娛樂、教育、醫療),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繁榮。 
三、文化意義 
1、接駁國家文化戰略,發展文化產業,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樹立“盛世大國、中國創造”民族自豪感。
2、傳承地方文脈,展示區域地理範圍內的人文底蘊和獨特風格氣質,增加城市吸引力、吸引高端要素人才集聚。 
3、展示特定區域內文化特色,塑造區域居民親和性、包容性的魅力,突出區域品牌性格及文化魅力。
區域綜合開發模式 
一、新型城鎮產業綜合體 
二、旅遊產業綜合體 
三、現代服務業綜合體 (物流、金融、酒店) 
四、文化創意產業綜合體(影視、動漫、音樂) 
五、健康休閒產業綜合體(養生、度假、生態農業) 
六、多種產業融合的產業綜合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