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洞山漢墓

北洞山漢墓

北洞山漢墓位於徐州市北十公里的京杭大運河北岸、津浦鐵路西側的銅山區茅村鎮洞山村。因該村位於徐州市北,俗稱北洞山。村中有三座山頭,東南一山稱桓山,山中有一石室墓,早年遭盜,墓道兩壁上有不少後人題記,傳為宋大夫司馬桓魋墓。實為一漢墓。

墓內布置

北洞山漢墓 北洞山漢墓

石室鑿制而成,其上又加封土夯築,規模宏大。主室坐北朝南,前有墓道、甬道,甬道中用巨石堵塞。主體建築有側室、耳室、前堂、後寢8間,主室牆面用石粉塗平,髹漆後再塗硃砂,用以防腐防潮。四壁空空,既無板灰,亦無骨灰。附屬建築總計11間,當為其府庫倉儲,有儲藏室、更衣室、浴間、廚房、井、灶、廁所等,還有舞樂宴飲的場所(出大批殘舞樂俑)。該墓雖曾被盜,但還清理出不少珍貴的文物,有金帶鉤及小件金飾,銅編鐘,門鎖鋪首,弩機箭頭;玉器有透雕玉佩,玉劍飾;漆器惜多腐朽,但紋飾仍很鮮明形多為盤案之屬;陶俑也很多,惜無完整者。最能說明墓主人楚王身份的,有金縷玉衣的玉片五六十片,呈鱗片狀,當是早期的形制,正好為《呂氏春秋》上的含珠鱗施作了注釋。墓道是出地了大量的半兩錢,總數約有七、八萬枚,這一方面說明其年代是在西漢前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諸侯王在其封國內可以大量鑄錢。此外還出有銅印,如“楚宮司丞”、“虹之左尉”等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清理墓道時,於兩壁新發現七個小壁龕,每龕約有彩繪陶俑三十餘身,共二百二十二軀,個個“神采奕奕”形象生動,這也是清理此墓的一大收穫。

墓室介紹

北洞山漢墓 北洞山漢墓

北洞山楚王墓位於徐州市銅山茅村洞山村境內,1986年9月南京大學考古系和徐州博物館聯合進行發掘。這座漢墓開鑿於一座15米的小山中,早年被盜,但仍清理出不少珍貴的文物。該墓出土的56片鱗甲形玉衣片,最能說明墓主人楚王的身份。發掘出土的各式陶俑422件,其中墓室中出土的多半殘破,因受過多次盜擾,色彩脫落嚴重,墓室內出土的陶俑可分為男、女立侍俑和撫瑟俑三種。而在露天甬道兩側的7個壁龕中,出土的224件彩繪儀衛陶俑,卻幸運地未遭盜墓者光顧。絕大部分保存完整,神態逼真,宛若真人,惟尺寸稍小,大多在50—58厘米之間。其顏色豐富多樣,有紅、白、黑、綠、藍、紫、絳諸色,色調配置和諧,衣紋線條流暢飄逸。雖然陶俑採用模製成型,但彩繪均不相同,面部表情生動細緻,眉目、鬍鬚纖細如毫,形式多樣,甚至連單、雙眼瞼都清晰可辨,融雕塑和繪畫技藝於一體。

北洞山楚王墓出土彩繪俑根據他們的姿態或冠式可分為持笏俑、持兵俑和背箭箙俑三種形制。

持笏俑共出土9件,除一件頭戴絳紫色帽外,均是頭戴冠,冠已朽,帽帶繫結於頦下。由此可判斷,他們的頭上當時應是戴無幘之冠。而唯一的帶帽持笏俑應是儀衛俑群中身份最高的官員,可能為郎中令。

北洞山楚王墓出土數量最多的彩繪俑是執兵陶俑,總計有151件,其中戴帽執兵陶俑104件,戴絳紫色帽,帽帶繫結於頦下,戴冠執兵陶俑47件。從這組陶俑的分布位置和各部位特徵可以判斷,戴冠者身份略高於帶帽者。他們均為雙手執握兵器,面部細眉長目,留有各種式樣的八字鬍須,神態各異。胸前配長劍或環手刀。腰間束帶並懸掛組帶和綬帶,部分俑的綬帶所系長方形物上有“郎中”或“中郎”二字。他們的雙手半握拳置於右肋,左拳在上,右拳居下,所執兵器為木質長戟但已朽爛。下身穿肥袴,足登圓首或雙尖翹首履。

北洞山楚王墓共出土背箭箙陶俑64件,包括雙襟長袍背箭箙俑6件,曲裾深衣背箭箙俑58件。皆頭戴帽,身佩長劍,背負箭箙,箭箙通過腋下和左肩的三根帶子固定,繫結於胸前,形成三角形,便於背負和奔跑。陶俑雙手半握拳於腰兩側,左手略交於右手,掌心向下,作持物狀。從所背箭箙推測可能雙手持弓,少數俑手中仍遺留有髹朱漆的朽痕。

北洞山楚王墓出土的彩繪儀衛陶俑還有一大特色就是除一件陶俑外皆佩有長劍,從佩劍的長短、顏色、裝飾上可以看出,漢劍的種類繁多,裝飾各異,也體現出佩戴者的身份各不相同。從圖片可以看到,有的劍柄非常長,從肩部一直到腰部,而且劍柄上有數十道箍;有的劍首非常巨大,形狀奇特,讓今天的人們難以理解和想像。但通過考古發掘證明,在山東巨野紅土山西漢墓和河北滿城漢墓都出土過陶俑上所描繪的劍,反映出當時佩劍之風的盛行,也印證了《晉書·輿服志》中漢制“自天子至於百官,無不佩劍”的記載。

這些彩繪俑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漢代及以前色彩保存最好的彩繪俑群,堪稱我國西漢時期陶俑藝術的精品,對研究西漢諸侯王的儀衛制度和服飾劍式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

地理位置

北洞山楚王墓位於徐州市銅山茅村洞山村境內。

交通信息

古彭廣場乘坐13路公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