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薩其馬

薩其馬,是滿族的一種食物,清代關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原意是“狗奶子蘸糖”,是將麵條炸熟後,用糖混合成小塊。薩其馬是北京著名京式四季糕點之一,過去在北京亦曾寫作“沙其馬”、“賽利馬”等等。薩其馬具有色澤米黃,口感酥鬆綿軟,香甜可口,桂花蜂蜜香味濃郁的特色。


原料配方

麵團料:麵粉14公斤 雞蛋10公斤 碳酸氫鈉100克 1公斤 白砂糖12.5公斤 植物油11公斤 桂花750克 含少許化學烯香料(以上油炸與桂漿料)
飾面料:麵粉2公斤 芝麻1公斤 瓜子仁1公斤 青梅1公斤 葡萄乾1公斤 青紅絲、碳酸氫鈉適量

製作方法

1.制油炸條:(1)制麵團時麵粉要過篩,在粉堆中央開凹糖,把雞蛋磕入容器內攪打後倒入凹糖,同時用水先溶化碳酸氫鈉,摻入麵粉,然後加水把麵粉調成麵團(麵團用水應保持20~40℃),再揉至光滑,靜放30分鐘。(2)切條。將靜放30分鐘(即醒面)後的麵團擀成3毫米厚的薄片,切成約10厘米長、3厘米寬的麵條,刷去乾粉,待油炸。(3)炸制。油鍋燒至160℃,然後投入麵條,炸至黃色撈出,濾去余油待用。
2.熬糖漿:將白砂糖加適量的水投入鍋內燒開(糖水之比為10∶14),當燒至114~116℃時勺出。
3.制飾面料:將青梅切成片,葡萄乾、青紅絲用水洗淨待用。
4.成型:把成型木框放在台上,在框內撒上薄薄一層乾粉,再撒上一層芝麻,然後將油炸好的麵條塗上一層均勻的糖漿,倒入木框內,厚度約3.3厘米,鋪平,在其表面上撒果料,壓平,再切成6.7厘米見方的塊形,也可切成長方形,待冷卻後即可出售。

注意事項

1.麵條粗細要均勻一致,防止油炸時發生生、糊現象。
2.化學烯、桂花不宜投放過早,防止糖漿變色。
3.掛漿時的溫度應恆溫。
4.刀口要切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