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北庭鎮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薩爾縣。鎮域面積4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793畝,總人口10418人,人均耕地面積3.2畝,距離縣城8公里,居住著維吾爾、哈薩克、漢、回、塔塔爾、蒙古、滿族等七個民族,轄區內有5個村委會,1個社區,12個機關站所,8個黨支部,535名黨員,其中農牧民黨員466人。2008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6416元。2008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34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6416元,比2007年增加738元,增長率為13.5%,其中:農業增加88元、畜牧業增加290元、水產養殖增加40元、勞動力轉移增加180元、二三產業增加140元;3個村民小組達到萬元村標準,萬元戶達到395戶。
行政區劃
轄16個村委會:古城東村、古城西村、西上湖村、大墩村、高橋子村、南門村、山東地村、泉水地大村、六十戶村、上源泉村、夾灘地村、上東二畦村、下東二畦村、大莊子村、三廠槽子村、三十戶村。經濟建設
北庭鎮積極動員該鎮蔬菜加工企業參與到農牧民集中教育活動中,讓企業講發展蔬菜的前景,並組織農戶到企業進行參觀,動員廣大農牧民民眾加大蔬菜的定單種植面積。截止目前該鎮已落實各類瓜菜面積23000畝,其中辣椒種植面積達到13000畝。在該鎮黨委,政府的積極協調下,落戶該鎮的五家蔬菜加工保鮮企業以及北庭工業園區的金庭果蔬及中德食品等加工企業已與該鎮各村簽定了蔬菜種植收購契約,定單面積達到全鎮蔬菜種植面積的50%以上,通過企業參與集中教育,即兼顧了企業的發展,又解決了農牧民蔬菜銷售問題。著名景點
北庭都護府遺址
北庭都護府遺址位於吉木薩爾縣北庭鎮境內,距縣城約12公里,有公路直通。地理坐標為東徑89°12′43″,北緯44°05′52″,海拔485米。該城址為唐北庭大都護府遺址,城址平面布局略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5公里,東西約1公里。城池布局受唐長安城影響,分為內外兩城,城池為不規則長方形分布,內城為全城的中心所在,位於外城中部略偏東北部,城牆周長3003米,官署多居其中。外城規模較大,城牆周長4596米。外城之北還有低矮的羊馬城,內外城牆都有馬面、敵台、角樓和城門。外城北門還有瓮城,城外有天然河環繞成護城河,城牆的建築方式為夯築,高約5—7米,寬約7—8米。
北庭都護府遺址位於吉木薩爾縣城以北的沖積平原上,東臨東河壩,西接西河壩。公元702年設立北庭大都護府時改原庭州城而建。709年,吐蕃攻占此城;高昌回鶻時為其夏宮;元代時在此設行尚書省、統領全疆;城址因戰火荒廢於明代初期。北庭都護府遺址是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歷史名城,歷史上曾對新疆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起過重要的作用。
640年(唐貞觀十四年)建庭州城
702年(武則天長安二年),建北庭大都護府,轄兩國都護府和二十三個都督府,兩個州,管理天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西達裏海,縱橫數千里;宋代改稱可汗浮屠城,屬高昌國地,是高昌回鶻王朝的重要基地及王族避暑勝地;元代在北庭設別失八里行尚書省。
明代,城毀。關於古城毀滅歷史上沒有詳細記載,民間傳說瓦刺人找了很多土貓,澆油點燃,使其從雲梯竄入城中,引起一片大火,古城以此被毀;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庭都護府遺址現已荒廢,當地人俗稱“破城子”。除殘留部分城牆遺址外,城內建築均蕩然無存。因其曾被斯坦因等人向世界上介紹過,兼之其本身的重要價值,使其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每年有世界各國之科學家及旅遊者慕名前往參觀、考察。
北庭都護府遺址於1988年被列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說明其文物價值之重要。現隨著絲綢之路新北道上旅遊資源開發,古城的旅遊價值亦隨之高漲。
北庭西大寺
北庭西大寺位於吉木薩爾縣北庭鎮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89°11′30″,北緯44°05′42″,海拔645米。北庭西大寺,又名高昌回鶻佛寺,位於北庭都護府遺址之西1公里處,西臨西河壩,東面有水池,周圍地勢平坦,現多已開發為農田。古寺為高昌回鶻王國皇家寺院遺址,專供王室成員供養佛像之用。佛寺殘跡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70.5米,東西寬約43.8米,地面以上全部用土坯砌築,地面以下為夯土台基,整個建築分南北兩個部分,南面為殘高0.2—0.4米的庭院、配殿、僧房、庫房等建築群;北面為正殿,其四周築洞窟,兩部分銜接成一整體。目前東面有上七下八的洞窟殘跡,窟內殘留有高昌回鶻時期的壁畫若干。建築材料為土木結構。
宋朝初期,寺院興盛。宋使王延德曾親臨“遊樂於其間”。1275年,高昌王東遷時,日趨衰落,十四世紀時,毀於伊斯蘭教的聖戰。
西大寺現外觀大部殘毀,1979一1980年,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對其進行搶救性發掘。清理出南面的部分配殿及東部的佛窟。1988年,西大寺連同北庭都護府遺址一同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受到妥善保護。
唐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在北庭故地設立“庭州府”,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改“庭州府”為“北庭大都護府”。該時期在其轄區內大興土木,廣建佛寺,先後建有“應運太寧寺”、“高台寺”、“龍興寺”與“西大寺”等,佛教一時興盛。
唐文宗開成五年(公元840年),回鶻部從自鄂爾渾河流域大舉西遷,其中一部分定居北庭一帶。回鶻人原在漠北時,信奉摩尼教,於唐鹹通七年(公元866年),高昌回鶻政權建立後,始皈依佛教。西大寺壁畫中,現存有“亦都護(高昌國王)”、“長史”、“公主”之像。
元惠宗至正六年(公元l346年),禿黑魯貼木兒之子即位察合台汗,在位期間曾對高昌地區(今吐魯番)進行“聖戰”,搗毀佛寺,殺害佛教僧侶,強迫高昌居民改信伊斯蘭教。由於“聖戰”並強迫之宗教更替,西大寺當毀於斯時。
現殿窟內殘存有佛、菩薩、羅漢、天王等塑像,壁畫內容主要為千佛、菩薩、護法、經變故事,間有回鶻文、漢文題記,為研究維吾爾族的古代宗教、文化、藝術、語言文字和建築技術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西大寺由於出土大量回鶻時期的壁畫及回鶻文題記,歷史價值極高,吸引了世界各國大量專家、學者及遊人前來參觀、考察。兼之其處在絲綢之路新北道上,旅遊價值頗高,開發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