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朗誦,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一種文藝形式;也是青少年表達意志、理想和抒發感情的方式之一。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通過朗誦者繪聲繪色和感情飽滿的朗誦,作品中的形象更加鮮明、語言也更加生動。朗誦藝術有著強烈的感染力,不僅能使聽眾從中得到許多深刻的思想教育,同時也使人們從中獲得美的感受。北京朗誦藝術團正是本著“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發展我國朗誦藝術事業,為廣大青少年服務”的宗旨建立起來的。建團

自1990年起和北京市教委簽訂協定:每年為首都各中國小校義務演出一百場。朗誦藝術團本著艱苦創業的精神,演出不拘場地大小、條件好壞、路途遠近、觀眾多少,30多年來,深入大中國小校、工廠、農村、部隊、機關,共演出三千餘場,觀眾數量達三百多萬人次。所到之處,受到各界人士及青少年觀眾的歡迎和好評。2005年,為豐富首都人民的文化生活,繁榮社會主義文藝舞台與北京晨報、北京娛樂信報、法制晚報社等新聞單位聯合舉辦各種專題、風格各異、豐富多彩的《星期朗誦演唱會》20多場。近年來,北京朗誦藝術團在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下繼續堅持《星期朗誦會》這一品牌節目,近三年來至今已演出34期。此外還與中央電視台、中國作家協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電視台、團中央、團市委等單位聯合舉辦了各類主題的朗誦會和演講比賽。在這些演出中,朗誦團邀請了首都一大批老中青藝術家如周正、曹燦、朱琳、田華、謝芳、方明、瞿弦和、張筠英、石維堅、陳鐸、盧奇、李揚、閆懷禮、劉紀宏、劉勁、杜寧林、杜聲顯、楊乃煌、車豫正、趙申秋、虹雲、餘聲、方舒、雷瑞琴、狄鳳榮、楊青、杜寧林、洪流、牟雲、連德枝、王慶祥、祝新運、周玲、王慧源、王衛國、姜昆、孟凡貴、郝愛民、沙景昌、劉小娜、溫煜娟、王世貴、鄭健康、劉詩昆、梅葆玖、李光羲、劉秉義、姜嘉鏘、馬子躍、吳國松、鄭詠、王靜、耿連鳳、李元華、夢鴿、王霞、戴玉強、萬山紅、陳思思、馮桂榮參加了各種朗誦演唱會的演出,使演出更增加了光彩。為了發展、普及朗誦事業,北京朗誦藝術團還經常舉辦朗誦藝術講座、朗誦學習班。
《偉大的中國》“殷之光杯”朗誦藝術大賽,至今已圓滿舉辦十屆,參加者非常踴躍。北京朗誦藝術團的這些活動得到廣大民眾的關注與支持,被譽為“文藝戰線上的輕騎兵”、“城市裡的烏蘭牧騎”、“建設精神文明之花”、“千年詩國的雲雀”。
業績

發展
實踐證明,朗誦藝術是為廣大民眾尤其是青少年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一種藝術形式,特別是在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革命傳統的宣傳教育中愈發顯示出她所起的作用。北京朗誦藝術團在黨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懷和支持下,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發揚艱苦創業的精神,不斷提高演出質量,豐富節目內容,為激發人民的愛國熱情,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構建和諧社會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