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學生藝術團

重慶大學學生藝術團

重慶大學學生藝術團於2000年由原重慶大學學生藝術團和原重慶建築大學學生藝術團合併組建而成。 原重慶大學學生藝術團正式創辦於1956年,當時稱為“重慶大學文工團”,是在著名教育家、時任重慶大學校長鄭思群先生的親自主持下成立的。 原重慶建築大學學生藝術團的前身是1958年4月11日成立的學生業餘歌舞團。

1958年《毛澤東頌》
重慶大學學生藝術團簡介
重慶大學學生藝術團直屬於共青團重慶大學委員會,是重慶市高校中規模最大、藝術門類最齊全、演出水平最高的業餘演出團體,學生藝術團負責學校的大型學生文藝演出,配合學校各部門的文藝工作,旨在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升校園藝術氛圍,提高同學們的藝術修養。
重慶大學學生藝術團於2000年由原重慶大學學生藝術團和原重慶建築大學學生藝術團合併組建而成。原重慶大學學生藝術團正式創辦於1956年,當時稱為“重慶大學文工團”,是在著名教育家、時任重慶大學校長鄭思群先生的親自主持下成立的。思群校長認為,無論修文抑或學理,都應通曉藝術修自身,如此方可品學兼進。這也是重慶大學學生藝術團成立的初衷。原重慶大學學生藝術團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37年由重慶大學地下黨領導建立的重慶大學鄉村宣傳團,團員通過話劇、小品等文藝演出方式先後赴北碚、壁山、合川、內江、自貢等地進行抗日宣傳活動。當時的藝術團下設話劇、川劇、舞蹈、樂隊、美術6個團體,其成員近200人,而那時重大的在校學生也不過三四千人。
1946年,周恩來訪問重慶大學,觀看並高度讚揚了我校鄉村宣傳團演出的抗日戲劇《放下你的鞭子》。1958年,在思群校長的指導下,重慶大學文工團成功創作演出了五幕十七場大型歌舞劇《毛澤東頌》,1960年6月,重慶大學組織該劇在武漢、上海、北京等城市巡迴演出。時任北京市委書記陳克寒、上海市委書記曹狄秋親自到現場觀看演出,上海電視台進行了轉播,中央電視台錄製了這台節目。1978年10月,為紀念周恩來總理,重慶大學文工團排練演出了四幕話劇《於無聲處》。1995年,原重慶大學學生藝術團自編、自導、自演的歌舞《忠魂》在北京參加教育部主辦的首屆全國高校文藝匯演中榮獲一等獎。
原重慶建築大學學生藝術團的前身是1958年4月11日成立的學生業餘歌舞團。當時共有團員70餘名,下設歌詠隊、樂器隊和舞蹈隊。1958—1960年,歌舞團創作了:舞蹈《躍進舞》、《搶扁擔》、《葵花朵朵向太陽》和《各族人民歌頌毛主席》;民樂合奏《慶豐收》、《南坪之春》;四川民歌《羞太陽》、《問月亮》。《躍進舞》、《朵朵葵花向太陽》被重慶市藝術館確定為全市推廣歌舞;《躍進舞》榮獲四川省優秀創作獎和優秀演出獎。1960年2月4日起,歌舞團利用學院組織到北京參觀十大建築之機,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學院、北京建築工業學院等在京高校舉行了聯歡,向建工部、文化部、團中央和全國第十八次學代會作了匯報演出。團中央辦公廳和文化部還向歌舞團贈送了手風琴、揚琴等樂器。1962年10月2日,重慶建築工程學院舉行建校十周年大會,下午,歌舞團演出了文藝節目。時任中共重慶市委第一書記任白戈、市委書記辛易之觀看了演出,並高度評價了歌舞團的演出水平和藝術水準。1966年,受建工部委託,歌舞團赴大慶石油會戰工地,慰問大慶石油職工和國家建工六局職工,演出了反應全院師生在全國基礎建設打殲滅戰重點工地進行教育革命的大型歌舞劇《紅岩工地戰歌》。鐵人王進喜觀看了演出。
重慶大學學生藝術團現下設民樂隊、西洋樂隊、合唱隊、縉雲話劇社、舞蹈隊、朗誦團六個演出團隊和宣傳部、文秘部、藝術創作中心、學生幹部與藝術特長生管理部、後勤部五個職能部門,共有團員300餘人。學生藝術團現有固定排練室兩個、多功能廳一個、辦公室一個,硬體條件齊全,功能完善。在建的虎溪校區學生活動中心將會為學生藝術團提供更大的排練空間。學生藝術團聘請了我校藝術學院、重慶市歌舞團、重慶市雜技藝術團的優秀老師、優秀指揮、優秀演奏員擔任藝術團的指導老師。
2000年兩校學生藝術團合併組建以來,學生藝術團始終秉承藝術團的宗旨,圍繞校團委的藝術工作,配合學校各部門,為豐富學生的業餘文化活動,活躍校園藝術氛圍作出了大量成績。藝術團定期舉辦各類文藝活動,通過民族音樂、西洋音樂、話劇、歌劇、舞蹈、合唱、朗誦的方式,使廣大同學享受到了藝術的薰陶,加深了他們對民族音樂和高雅藝術的理解和感知,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原色劇場——學生藝術團話劇專場”、“湖畔之夢——學生藝術團經典音樂會”、“一二、九”晚會、“金色蝴蝶”新年音樂會、校園文化藝術節都是同學耳熟能詳的學生藝術團經典活動。
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作品
重慶大學學生藝術團團員都是來自各院系的本科生,同學們都是利用自己的課餘時間安排排練和演出。他們能夠圍繞藝術團的中心任務,積極參加排練和演出,能夠協調好學習與藝術訓練之間的關係,藝術團內部士氣高昂。這些藝術骨幹是藝術團的靈魂所在,他們在藝術團內任勞任怨,兢兢業業,推動了學校藝術事業的發展。而分布在各個院系的學生藝術團團員,對於推動各學院和班級的文藝活動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多年來,從學生藝術團走出了一大批專家學者,已故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著名光學工程和儀器科學與技術專家黃尚廉教授,著名的土木建築學專家、原重慶建築大學黨委書記蕭允輝教授是學生藝術團優秀團員的傑出代表。
多年來,在組織、參加學校各項文藝活動的基礎上,學生藝術團積極參加學校的對外宣傳工作。多次參加全國、重慶市以及其他單位組織的各種晚會,向社會各界呈現了一個充滿激情的藝術團體,也顯示了重慶大學學生的精神風貌和綜合素質。學生藝術團還定期去部隊、聾啞學校、敬老院等慰問演出,把青春的氣息帶來工廠、農村。學生藝術團曾接待了來訪重大的各界人士,2009年2月,學生藝術團民樂隊走出國門,隨重慶市政府友好訪問團訪問德國杜塞道夫市,在異域展現了優美的民族音樂,民樂隊演奏員們精湛的技藝和優美的樂曲贏得了德國友人的陣陣掌聲。近年來,在各項文藝比賽中,學生藝術團的成績十分突出,舞蹈隊榮獲2001年全國大學生藝術作品大賽一等獎第一名;《花開的聲音》成為重慶市歷史上第一部入圍“全國相聲、小品精英獎”並獲得優秀獎的作品;合唱《小步舞曲》獲得2002年全國藝術歌曲大賽一等獎;重慶市“校園之春”合唱大賽特等獎;2005年在重慶市第一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中獲得了三個一等獎;2008年的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中獲得了兩個一等獎第一名;2008年重慶市第二屆曲藝大賽創作一等獎,為學校獲得了榮譽。
藝術團的發展,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和學校各級領導的支持。2001年,時任重慶市委書記的賀國強曾親切慰問了我校學生藝術團團員;2002年,時任共青團中央常務書記趙勇一行參觀了藝術團的排練和演出教室,高度評價了我校學生藝術團的建設工作;2003年,著名演員張國立親臨指導與參觀了藝術團同學的排練與演出,予以積極肯定;2004年,時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周強、時任重慶市委副書記邢元敏等領導接見了我校學生藝術團團員並鼓勵同學們積極堅定地開展校園文藝傳唱活動。此外,我校黨委書記歐可平教授、校長李曉紅教授、原黨委書記祝家麟教授等領導更是在百忙中多次視察學生藝術團,給藝術團提出了寶貴的建設性意見;校團委領導和老師們更是積極支持藝術團工作,把藝術團工作納入了團委年度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人力、物力給予了大力支持。
展望未來,重慶大學學生藝術團仍然在不斷地成長過程中,在今後的發展道路上,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和制度革新,不斷提高演出水平,創造更符合時代、符合大學生風格的藝術作品;推動與社會各界的廣泛聯繫,力求取得更大的進步,以回報社會各界和學校的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