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名府

至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對大名城廊進行了增修,改名為北京。 公元1131年(金天會九年,阜昌二年)劉豫從大名遷都於汴梁,改北京(大名)為北都。 為京大名府,元為大名路,明、清為大名府,民國3年(1914年)建大名道,轄冀南47縣。

北京大名府故城位於今大名縣城東6公里大街鄉一帶,大街村就是大名府故城的中心,故城遺址內的南門口、東門口、北門口、鐵視窗四個村莊是當時府城的四個大門,城址面積約為36平方公里。大名府城始建於唐僖宗中和(881年-884年)年間,為魏博節度使樂彥楨就西城外舊堤築羅城,周長80里。至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對大名城廊進行了增修,改名為北京。當時主要是增修了內城和外城,修內城為宮城,周長1.83公里,修築的外城周長為24.3公里。宮城南有三門:中為“順預門”、東為“省風門”、西為“展義門”;東有東安門;西有西安門。作為都城:第一次是五代唐(後唐)的時候,在這裡當政的第一個皇帝是李存勖。他是和後梁(亦稱朱梁)長期戰爭中,於公元923年(即後梁末帝龍德二年)4月在魏州(即大名)登上皇帝位的,國號大唐(即後唐),年號同光,建都魏州,都名東京。他以魏州府舍為宮殿取名“興聖宮”。同時,升魏州為東京興唐府,把縣衙在魏州城裡的元城縣改名為興唐縣,貴鄉縣改為廣晉縣(元城、貴鄉兩縣都是現在的大名縣)。那時後唐已有十三個節度、五十個州。當年滅朱梁,從東京(大名)移都洛陽。同光三年(925年)改東京名為鄴都。第二次是北宋宋仁宗時期。公元1042年即宋朝仁宗慶曆二年的時候,在宋朝的北方有個強國遼——契丹。他集結重兵於幽、薊一帶,即現在的北京以東薊縣通縣、唐山之處,聲言南下攻宋。這個訊息,使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驚慌異常。宋朝廷召集東京的文武官員緊急商量對策,有三派不同的意見:一是逃跑派,他們主張避開契丹的鋒芒,把京城從汴梁往西遷到洛陽;一是主和派,他們主張派員去契丹求和,無非是割點地、贈點金,討個和平局面;另一派是呂夷簡,他主張迎敵北上,建大名為北京,敵如南犯,就御駕北京親自指揮抗戰,打他個頭破血流。仁宗採納了呂夷簡的主張,遂於慶曆二年五月把大名建為陪都——北京。第三次是叛宋降金的被金朝封為藩國大齊皇帝的劉豫。公元十二世紀初,女真從北方強大起來,於公元1125年滅掉了遼國,臣服了西夏。接著又進兵中原,南下攻宋,於1126年(宋欽宗靖康元年)冬,攻破了宋的京城——汴梁。第二年九月俘去宋徽宗與宋欽宗,把宋朝的統治者趕到了長江以南,北宋亡。從此,在我國北方廣大土地上建起了一個金朝。為便於他的統治,於1130年(金天會八年)在中原(冀、魯、豫)地區建立了一個藩國(藩輔),國號大齊,金立叛宋降金的濟南知府劉豫為大齊子皇帝,建國都於大名府,都名仍為北京,年號稱阜昌,以南宋高宗建炎四年,金太宗天會八年(1130年)為阜昌元年。公元1131年(金天會九年,阜昌二年)劉豫從大名遷都於汴梁,改北京(大名)為北都。公元1137年(金天會十五年,阜昌八年),金廢齊國,降劉豫為蜀王,當年徙劉豫家屬於臨潢(今山東,?應該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林東鎮)。劉豫當子皇帝共八年,其中以大名作國都二年,作副都六年。大名東西兩城,是自隋唐中經宋元明清直至20世紀30年代前的冀南及更廣地域內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除作過三次國都外,自曹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的一千七百多年裡,先後還是郡、州、府、路、道、專區的所在地。曹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置陽平郡,北周為魏州;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田悅僭稱魏王,改魏州為大名府。為京大名府,元為大名路,明、清為大名府,民國3年(1914年)建大名道,轄冀南47縣。1928年改道為大名專區,轄13個縣。1945年大名解放,一度將縣城及郊區建市,不久廢市併入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