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77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31人,副教授52人,高級工程師12 人,博士生導師29名,碩士生導師91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全院專任教師的69%;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3人,市、部級優秀教師2人、北京市學科帶頭人2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8人、鐵道部科技拔尖人才3人、校級優秀主講教師40人。
院系設定
學院設有5個本科專業(方向),擁有12個碩士學位點、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點、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和1個博士後流動站;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載運工具運用工程、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鐵路機車車輛)、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1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491人、碩士研究生468人、博士研究生79人。
學院擁有1個國家計量認證實驗室(北京交通大學結構強度檢測實驗室),有現代製造技術綜合實驗中心、機械基礎與材料工程實驗室、測控技術實驗室、安全技術及人機工程實驗室、動力工程及環境實驗室、車輛工程實驗室等數個實驗中心和實驗室,設備先進,為廣大師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科研環境。
榮譽
學院近三年完成科研經費9450萬元,其中,國家“973計畫”項目2項、“863計畫”項目1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1項,鐵道部科技項目20項,北京市科委項目9項,其他省部委項目28項,橫向科研項目近300項;發表論文SCI檢索114篇、EI檢索135篇,授權專利31項,獲省部級獎勵11項。
學院5個專業(方向)的學生在前兩個學年所學的主幹課程相同,進入第三學年時可根據個人的專長和興趣以及社會需求情況重新選擇專業。學院所屬各學科有著廣泛的國際交流,優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校期間有機會赴國外學習,進行校際聯合培養。
專業介紹
•機械工程系
1958年經教育部和鐵道部批准,北京鐵道學院(原北京交通大學)增設鐵道機械系,1985年鐵道機械系更名為機械工程系。2003年機械設計及理論獲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機械製造及自動化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機械工程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安全技術與工程獲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機械工程系教師總數為43人,其中有博士生導師5人,教授9人,副教授18人(含4名高工),講師16人(含2名工程師),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為60.4%。現任主任為鄂明成副教授,書記為洪建平高級工程師。
機械工程系負責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和工業工程兩個本科專業以及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製造及自動化以及安全技術與工程三個博士學位點的建設和規劃。1996年在原有專業方向機車車輛工程、機械電子工程、熱機與製冷、運載工具與運用工程基礎上合併建立了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平均每年4-5個班,每班約30人。隨著中國整個製造業在國家經濟發展、國家安全、人民健康中所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及世界製造中心逐漸向中國的轉移,機械工程系審時度勢,在2001年申請建立工業工程專業,並於2002年開始招生,平均每年招生兩個班,每班約30人。進幾年來,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就業質量高,平均就業率94%以上,具全校各專業前列,其中深造率達1/4以上。工業工程專業在2006年迎來了她的首屆畢業生,該屆畢業生非常優秀,就業質量高,就業面廣,深造率高,其中20%以上的學生已走向外資或合資企業,35%以上的學生繼續出國深造、國內攻讀碩士或直攻博。在本科教學上,注重學生工程套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現已與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北京賓士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北京二七車輛廠、北京首鋼集團機械分廠、北京阿奇夏米爾工業電子有限公司、等單位建立了穩定學生實習基地。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製造及自動化以及安全技術與工程三個學位點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約30人,博士研究生約10人。
機械系承擔科研項目總經費達1000餘萬元;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出版專著8部;獲發明專利8項。
機械工程系現有兩個本科教學實驗室-機械基礎與工程材料實驗室和現代製造技術綜合實驗中心,總面積1000多平米,總投資1000餘萬元。科研實驗室包括先進制造技術實驗室、北京交大數控中心、安全技術與人因工程實驗室。
機械工程系經過“十一五”的建設與發展形成六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先進設計與製造技術、納米磁性功能材料的理論及套用、精密製造與摩擦學、數控技術與計算機輔助製造、先進制造系統與過程、安全技術及工程。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籌建於1987年,於1989年獲國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了該專業,1999年在機電學院院系調整中檢測技術與控制工程系成立,並延續至機械與電子控制工程學院。
測控系以機電一體化為特色,積極開展機電系統檢測、控制、故障診斷等領域的高新技術研究工作,同時著重培養從事測控、診斷以及智慧型儀器等領域的設計、開發、套用和管理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測控系下設測控技術專業教研室、檢測技術與儀器實驗室、微機測控研究室、診斷與仿真實驗室、液壓氣動套用實驗室、自動化實驗室、控制與仿真研究室、過程控制研究室。
本專業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已建成機械電子工程一個博士學位點,機械電子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兩個碩士學位點,在校本科生約330人,研究生約50人。
•動力與控制工程
本專業旨在培養汽車與發動機行業中從事產品與技術開發、科學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複合型工程技術人才。汽車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正處於蓬勃發展時期,對汽車及發動機方面的高素質技術人才需求旺盛。
學生在校期間,除學習公共基礎課外還學習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和工程燃燒學等專業基礎課以及汽車理論、內燃機學、汽車排放與控制、汽車故障診斷技術、汽車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自動檢測技術、汽車駕駛理論與技術(可獲得汽車駕駛執照)等主要課程。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外語的套用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安排機電工程實習、汽車及發動機綜合實習和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
本專業有相當比例的學生畢業後可以在本校和國內其他著名高校及科研單位進一步攻讀相關研究方向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本專業畢業生有廣泛、良好的就業前景,可以到大中型國有企業、中外合資和外資汽車製造企業、交通運輸部門、高科技產業公司、科研院所等單位,從事汽車與發動機的設計製造、科學研究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學科建設
由機電學院牽頭建設的安全技術及工程學科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建設論證,成為我校擬建的省部級重點學科之一;由機電學院牽頭建設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列入我校重點發展的交叉學科,得到了教育部留學歸國人才發展基金的重點支持;此外,大氣污染控制研究方向列入了環境學科重點建設的學科方向。抓住這些機遇為學院的學科基地建設提供了較好的資金支持。
學院新申報成功了“機械設計及理論”二級學科博士點,使學院擁有的二級學科博士點數量達到3個;學院新申報成功了5個碩士點,使學院擁有的碩士點數量達到12個。新的博士點和碩士點的增加使學院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條件有了較大的改善。
學科建設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從建設的角度來看有三個要素:凝練學科方向,會聚學科梯隊,構築學科基地;從建設水平來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培養人才的水平,科研成果的水平,提供社會服務的水平。
凝練好學科方向應注重強化已具有相當基礎的研究特色,以通過進一步的積累形成相對優勢;要與國家和有關部門的發展規劃相適應,使之具有良好的發展條件和發展空間;凝練學科方向必須加強論證工作,要依靠高水平的專家為學科方向把關。
會聚學科梯隊的關鍵是要有業務水平高、善於組織協作的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學院現已擁有一批業務水平比較高、年富力強的學術骨幹,也擁有一大批年輕有為的青年教師,要通過加強現有學術隊伍的組織工作來促進學科梯隊的建設。
構築學科基地是建設學科的重要硬體條件,建設好學科基地、使之發揮出應有作用的前提是凝練出好的學科方向和具有合理的學科梯隊。
學科建設工作必須依託載體,要通過申報和建設各級學位點、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和組織對國家、有關部門和企業的重點科技項目進行合作攻關的過程來拉動和促進學科建設。要敢於迎接挑戰、勇挑重擔,只有這樣學科建設才能得到更快的發展。
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學科發展水平還不是很高,也很不平衡的學院,學科發展必須走跨越式發展的道路。當前和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學院要把申報和建設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作為重點來抓,以拉動和促進學院主幹學科方向的均衡發展。為此,學院要在建設好機械設計及理論和車輛工程兩個二級學科博士點的同時,加強機械電子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的申報工作;要下大力氣爭取儘快引進機械製造和機械電子工程方面的重量級學科帶頭人,為爭取學校更大的支持,為實現我校機械工程學科的均衡發展,為機械電子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的申報成功,從而為最終申報成功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提供有力的支持。
學科建設還必須趁勢而上,當前我們要結合學校的“十五”發展規劃做好安全技術及工程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和大氣污染控制等學科方向的建設工作,為學院在“十一五”期間的學科整合和學科大發展積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