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橙

化州橙

化州橙原產廣東化州。廣東湛江和廣西南部栽培較多。化州橙生長健壯,秋梢是結果母枝,豐產穩產,可在氣溫較高的南亞熱帶種植,適當發展。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化州橙化州橙
原產廣東化州。廣東湛江和廣西南部栽培較多。其主要特點:樹冠呈不規則圓頭形,枝梢粗壯、開張;果實圓球形或扁圓形,單果重150~160克,果色橙黃,可食率75%,果汁率50%~55%,可溶性固形物10%~13%,糖含量9~12克/100毫升,酸含量0.6~0.9克/100毫升。果肉細嫩,汁多化渣,種子10粒左右或更多。果實11月中、下旬成熟。果實耐貯運,可鮮食,也可加工果汁。化州橙生長健壯,秋梢是結果母枝,豐產穩產,可在氣溫較高的南亞熱帶種植,適當發展。

分布地區

國內分布:主產區在廣東西南部及廣西東南部一帶。
原產廣東化州。廣東湛江廣西南部栽培較多。

形態特徵

化州橙化州橙
喬木,枝少刺或近於無刺。葉通常比柚葉略小,翼葉狹長,明顯或僅具痕跡,葉片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很少披針形,長6-10厘米,寬3-5厘米,或有較大的。花白色,很少背面帶淡紫紅色,總狀花序有花少數,或兼有腋生單花;花萼5-3淺裂,花瓣長1.2-1.5厘米;雄蕊20-25枚;花柱粗壯,柱頭增大。果圓球形,扁圓形或橢圓形,橙黃至橙紅色,果皮難或稍易剝離,瓢囊9-12瓣,果心實或半充實,果肉淡黃、橙紅或紫紅色,味甜或稍偏酸;種子少或無,種皮略有肋紋,子葉乳白色,多胚。花期3-5月,果期10-12月,遲熟品種至次年2-4月。

其主要特點樹冠呈不規則圓頭形,枝梢粗壯、開張;果實圓球形或扁圓形,單果重150~160克,果色橙黃,可食率75%,果汁率50%~55%,可溶性固形物10%~13%,糖含量9~12克/100毫升,含量0.6~0.9克/100毫升。果肉細嫩,汁多化渣,種子10粒左右或更多。果實11月中、下旬成熟。果實耐貯運,可鮮食,也可加工果汁

化州橙生長健壯,秋梢是結果母枝,豐產穩產,可在氣溫較高的南亞熱帶種植,適當發展。

生長環境

化州橙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宜溫暖、不耐寒、較耐陰,要求土質肥沃,透水透氣性好。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溫度15℃以上的地區。甜橙枝梢和種子萌芽最低溫度13℃,枝梢生長的最適溫度範圍為23-31℃,37-38℃時停止生長。空氣相對濕度,是臍橙引種成敗的關鍵。世界上臍橙現有3種生態類型:低濕或中濕(相對濕度50-60%)品系,如華盛頓臍橙、湯姆生臍橙,奉節72-1臍橙(四川)等;高(相對濕度80%)品系,如Greathead、Dream、眉山少核華臍(四川)等;中間類型品系,如羅伯遜臍橙、Taxas、Caeter等。甜橙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對土壤酸鹼度的適應範圍在pH5.0-8.5範圍內均可種植並能豐產,而以pH6.0-6.5,土壤深厚、疏鬆、肥沃的為好。

化學成分

化州橙果實含黃酮甙、內酯、生物鹼、有機酸等。黃酮甙中有橙皮甙、柚皮芸香甙、異櫻花素-7-蘆丁糖甙、柚皮素-4'-葡萄糖甙-7-蘆丁糖甙、柚皮甙、檸檬素-3-β-P-葡萄糖甙和O-D-木糖基牡荊素。內酯中有雙內酯苦味成分檸檬苦素即黃柏內酯及其衍生物檸檬苦素酸單內酯。生物鹼為那可汀。有機酸中主要為檸檬酸和蘋果酸。另含根皮酚-β-D-葡萄糖甙及糖類、維生素、鈣、磷、鐵等。

繁殖砧木

多用嫁接繁殖。砧木主要用酸橘和紅橘,中亞熱帶地區主要用紅橘和朱橘,北亞熱帶地區主要用枳、枳橙和宜昌橙,沿海鹽鹼地區主要用構頭橙。 果皮還含揮髮油1.5~2%,其主要成分為正癸醛、檸檬醛、檸檬烯和辛醇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