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青花瓷

“白色絮狀的沉澱躍然試管底,銅離子遇氫氧根再也不分離,當溶液呈金黃色因為鐵三價,淺綠色二假亞鐵把人迷……”化學版《青花瓷》日前在網路論壇和中學校園走紅,並在短時間內催生多個不同版本。

“活教材”躥紅網路

事件背景

“白色絮狀的沉澱躍然試管底,銅離子遇氫氧根再也不分離,當溶液呈金黃色因為鐵三價,淺綠色二假亞鐵把人迷……”化學版《青花瓷》日前在網路論壇和中學校園走紅,並在短時間內催生多個不同版本。在百度中輸入“化學”、“青花瓷”等關鍵字進行搜尋,發現與此相關的論壇留言2萬多條。

化學青花瓷化學青花瓷

據了解,化學版《青花瓷》最初是由一位中學教師創作並用於課堂教學。此舉被拍成視頻在網上公布後,引起強烈反響,隨即衍生出多個版本,被眾多中學生親切地稱為“活教材”。其中一個版本的視頻畫面中看到,歌詞通過幕布被投放在黑板前,隨著熟悉的伴奏音樂響起,老師帶領學生同聲合唱。
“確實很有意思,背起化學反應和方程式覺得輕鬆不少。”正在南京上初三的王琰說,化學有很多冗雜的方程式,記起來十分困難。現在用唱歌方式來學習,不僅記得快,而且不覺得枯燥,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化學版《青花瓷》在校園受到廣泛歡迎,學生們普遍認為用流行歌詞來幫助記憶知識要點非常有用,甚至還有學生自己動手將一些知識點編成歌詞用於複習。

相關評論

南京市民方健先生說,作為一名家長,他不介意孩子用這種學習方法,“其實通過歌詞幫助記憶並不是什麼新方法,我以前學過一些古詩詞,很多都忘了,但是像蘇軾的‘明月幾時有’至今仍能背誦,因為這首歌多年前被改編成流行歌曲。”
化學版《青花瓷》在得到學生、家長和部分教師的認可後,越來越多的師生加入到將學科知識編製成歌詞的行列。如流行歌曲《菊花台》被改編成《實驗台》,《千里之外》被改編成《實驗室外》,《江南》和《孤單北半球》被分別改編成《試管》和《孤單實驗室》等。頗有“唱歌教學風”在校園颳起之勢。

“歌謠”教學惹爭議

儘管化學版《青花瓷》受到學生熱捧和部分家長、教師歡迎,但也有一些教育界人士對這一方法不認同。
蘇州市第十中學高三化學教研組組長邵燕認為,“歌謠化”的教學娛樂性較高,對於幫助學生記憶或許會收到一定效果,但目前流行的版本歌詞內容並不規範,對考試也沒有多大幫助,最多只能算是輔助教學。
“化學版《青花瓷》的確能緩解學生的厭學情緒,使學生產生對化學的親切感。”邵燕說,通過流行音樂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感覺幽默和輕鬆。但就歌詞內容而論,不僅涵蓋的知識點過於基礎和淺顯,而且很多內容不規範。比如“三價鐵”應該是棕黃色而不是“金黃色”,“硫酸不願揮發”應該特指“濃硫酸”,等等。
上海市桃李園實驗中學物理老師朱素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歌謠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記憶或許有一定作用,但這一方法並不適合所有學生。對學習出色的學生可進一步鞏固知識,但對理解能力欠佳的學生可能起一些反作用。
“學生只有在理解學科知識的基礎上才能真正讀懂這些‘歌謠’。”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數學高級教師蔡玲玲說,在實際的有效學習中,掌握套用方法和套用技巧才是最關鍵的,僵化地按“歌詞”來背熟幾條公式或原理,反而會抹殺學生對知識內涵的深刻理解。因此,這些“歌謠”可作為課外興趣或臨考前的另類考綱介紹給學生,在日常教學中應斟酌使用。
“實際上,化學版《青花瓷》走俏折射出的是教師的無奈和學生的期待。”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副教授邵曉瑩說,在高考指揮棒下,許多學生面對排得滿滿的日程表,“填鴨式”講課,大量習題,無休無止的考試,還有家長充滿期待的目光,學習生活既枯燥又疲憊。所以當教師把教學內容與流行歌曲結合起來時,學生便會覺得“親切”“有意思”。“這就說明,對於提高教學質量而言,‘歌謠化’只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邵曉瑩說,一旦學生對化學版《青花瓷》的關注熱度過去,或者“歌謠化”教學成為一種常態而演變為“硬記歌詞”,一切都將失去意義。
“對老師來說,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有效運用教學語言,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將教學內容講清楚、說透徹,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從而啟發他們去發現學科知識中的邏輯之‘美’,定理之‘美’,而不是生硬地改編流行音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授肖平舉例說,比如學習古典詩詞,一味地讓學生死記硬背,只是為了在考試中多得一兩分,學生當然沒興趣。如果在教學時能夠配上一段古樂,展示幾幅山水畫,說上一段故事,可能就會讓學生愛上這門知識。“當然,這一切都有賴於教師和學生有較多的時空‘自由發揮’。”
“由此可見,拿掉懸在學生頭頂的‘高考指揮棒’,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還教師和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之道。”邵曉瑩說,這才是化學版《青花瓷》躥紅現象真正要告訴大家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