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歷史之初探

匈奴歷史之初探,匈奴是約公元前3世紀時興起的一個遊牧部族,在不斷吸納或吞併周圍部族的基礎上迅速壯大,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遊牧部族之一。

內容簡介

(圖)匈奴歷史之初探匈奴歷史之初探

匈奴者,夏後也。夏桀敗,其子熏粥妻桀之眾妾,避居北野,隨畜遷徙,中國謂之匈奴。作為一個驍勇善射的遊牧民族,匈奴自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5世紀一直活躍在中國東北到西北的遼闊土地上,並對絲綢之路的暢通和中原王朝構成很大威脅。匈奴這一草原奴隸制帝國與中原農墾基礎的封建帝國在幾百年間或戰或和,統一中國的秦始皇就曾派兵北擊匈奴並修築萬里長城。後來,隨著與以漢族為主體的中原王朝的交往頻繁,匈奴也逐漸演化,一部分與漢族等民族融合,一部分遠走中亞與歐洲,在6世紀時漸漸消失。匈奴這一民族是否真正消失了呢?

匈奴是約公元前3世紀時興起的一個遊牧部族,在不斷吸納或吞併周圍部族的基礎上迅速壯大,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遊牧部族之一,建立了遊牧民族的第一個奴隸制政權,並在秦漢之際使西域諸國多臣服於己。

匈奴分為三大部,大單于居中,控制蒙古高原和大草原。左賢王居東,控制中國東北部、朝鮮半島及西伯利亞。右賢王居西,控制新疆及西域。但隨後的外部壓力和內部分裂,使匈奴內部分化愈來愈複雜,關於匈奴族的遷徙,中國史書除對其內遷和滯留草原有較詳記載外,對匈奴的西遷語焉不詳。

公元前一世紀時漢武帝使匈奴遭受重創,部分匈奴或臣服或西遷西域,並終使匈奴後來分裂為南匈奴與北匈奴,公元5世紀時北匈奴阿提拉在歐洲建立起匈奴帝國,南匈奴幾乎同時在中國建起帝國。自公元89年至92年時,北匈奴在南匈奴與漢朝軍隊的共同打擊下接連大敗,受北匈奴控制和奴役的部族或部落也紛紛乘機而起,北匈奴主力便遠走伊犁河流域、中亞、頓河以東與伏爾加河等地。其後,中國北方的鮮卑族強大起來,逐步占有匈奴故地,約五六十餘萬匈奴人遂‘皆自號鮮卑‘,都成了鮮卑人。

西遷的匈奴人在公元374年擊滅位於頓河以東的阿蘭國後,便開始扮演著推動歐洲民族大遷徙的主要角色,同時也揭開了入侵歐洲的序幕。匈奴人不僅壓迫著哥特人避入羅馬帝國,甚至兵臨羅馬城下。此時,匈奴人不僅越過了多瑙河和萊茵河勢力直達西歐,還於5世紀時在多瑙河畔建立了匈奴帝國—‘阿提拉王國‘,對歐洲歷史產生了很大影響。許多學者認為匈牙利人就是其後裔。匈牙利人與歐洲其他地方人的長相有明顯區別,匈牙利民歌很多與陝北、內蒙古的民歌在調上是一樣的,匈牙利人吹嗩吶和剪紙的情形和中國陝北的一樣,他們說話的尾音也與陝北口音很相似。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在一首詩中曾經這樣寫道:"我們那遙遠的祖先,你們是怎么從亞洲走過漫長的道路,來到多瑙河邊建立起國家的?"

匈奴雖然作為一個民族消失了,但其文化習俗仍部分保留下來了。以現在主要流行於蒙古

國、俄羅斯以及中國的內蒙古與新疆的"胡笳"為例,胡笳雖為匈奴樂器,但其傳播、繼承卻早已超出了匈奴。民歌是民族的心聲,遊牧民歌更是研究遊牧民族和遊牧文明盛衰興替的歷史和心靈的天窗。史載匈奴民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為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就是在漢代大將霍去病率大軍擊敗匈奴後,匈奴對失去陰山的無限懷戀。這一古老的民歌曲式、主題、情節和結構至今遺留在蒙古民族豐富的民歌曲式當中。

興亡

(圖)匈奴歷史之初探匈奴歷史之初探

在秦帝國時期,匈奴並不能算一個很強盛的遊牧民族。匈奴東側的東胡,西面
的月氏都強盛於匈奴。當時匈奴單于的名叫頭曼,曾與秦軍交鋒,兵敗北逃。
秦末漢初,中原混戰,秦始皇沿黃河築的城池無人守衛,部份匈奴部族才敢偷
偷溜回黃河以南的一些水草肥美的故地遊牧。

匈奴的崛起乃自頭曼之子冒頓。冒頓本來是頭曼的大兒子,匈奴的太子。可是
老昏花的頭曼喜歡上了新娶的嬌妻,想廢掉冒頓,重立寵妃之子為太子。頭
曼可能不想做得那么明顯,他想出一條自以為很“高明”的辦法,就是先把冒
頓送到月氏作人質,然後派兵攻打月氏,想借月氏之手殺掉冒頓。冒頓一下就
顯示出他的出色才能,他從月氏人手中偷了匹好馬,逃了回來。這個行動使昏
庸的頭曼看到了自己兒子身上的不凡,不知是出於良心,還是出於想利用冒頓
才幹的心理,他改變了主意,作出了第二個錯誤決定,讓冒頓去統領萬騎軍馬。

與他憂柔寡斷的父親相反,從逃回來的第一天開始,冒頓就顯示了他的決斷,
深慮,堅忍與長謀。他製做了一種響箭,號令他的部屬,自己的響箭射到哪裡,
每一個部下必須跟著射到哪裡,否則立斬無赦。開始是在打獵的時候,冒頓間
或抽出一隻響箭射向獵物,有的部下沒反應過來而沒跟著射,冒頓就下令將這
些部下斬首。接下來有一天,冒頓突然抽出響箭射向自己的愛馬,有些“聰明”
的部下一猶豫,心想冒頓是無意的吧,而沒跟著齊射,又被冒頓拖出去斬首。
再下來的某一天,冒頓做出了更不可思意的事情,他竟然用響箭射向自己的妻
子,有些部下不敢和猶豫了,而他們都無一例外地遭到了冒頓的立即處決。從
此部下們心中有了這樣一個信念,無論冒頓作出多不合理,不可思意的事情,
都應該隨著響箭齊射。

在一次出獵中,冒頓有意測試一下部屬,用響箭向他父親單于的愛馬射去,部
下全部毫不猶豫地隨之齊射,冒頓默然點頭,知道時候到了。於是他帶著部屬
隨頭曼出獵,並在出獵中用響箭射向頭曼,頓時萬箭齊發,頭曼死於亂箭。射
殺了頭曼的部屬再也沒有回頭之路,只有忠心跟著冒頓又殺死了他的後母和幼
弟。從此冒頓自立為匈奴的單于。

(圖)匈奴歷史之初探匈奴歷史之初探

冒頓初立時的匈奴並不強大,還經常受到其鄰邦東胡的欺辱。東胡聽說冒頓是
殺父得位的,以為欺負匈奴的機會又來了,就派人到匈奴去要千里馬。冒頓聽
到東胡使者的來意後,向群臣尋問意見。匈奴的頭領都認為:千里馬是我們匈
奴難求的寶馬,怎么能隨便給別人呢?冒頓卻另有見解,他說“怎么能因為喜
歡一匹馬而破壞與鄰國的關係呢”於是把千里馬交給東胡的使者帶回。東胡得
到了千里馬以為冒頓是好欺負的,更加驕橫了。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又派了一
名使者,這回是要冒頓的一位妻子。冒頓再次召集頭領聚議。許多匈奴頭領一
聽便氣炸了肺,紛紛發言道:“這簡直是對我們匈奴的侮辱,請單于發兵攻打
東胡。” 冒頓卻搖頭表示反對:“對一個女子的愛戀難道比維護友邦關係更重
要嗎?”,然後把自己的一個妻子交給東胡使者帶回。東胡因此更加輕視冒頓
了,並開始西侵。深謀遠慮的冒頓如同射殺他父親時一樣,不動聲色地準備著。

在東胡與匈奴之間,有一塊千餘里的荒地無人居住。東胡使者的第三次西行就
是有關這塊遼闊的不毛之地。使臣說:“匈奴與東胡之間的廣大土地,匈奴本
身也不能開拓,我們東胡想要它。”冒頓於是再次召眾聚議。有的匈奴頭領說
:這塊地反正也沒多大用,給也可以,不給也行。冒頓聽後大怒,斥到:“土
地是國家的根本,怎么能隨便給人呢?”下令將所有贊成放棄土地的頭領斬首。

隨後冒頓跨上戰馬,號令全體部眾進攻東胡,有落後者斬。匈奴大軍氣勢澎湃,
殺向東胡。而此時的東胡,雖然實力不弱於匈奴,但誤以為冒頓一向軟弱可欺,
根本就沒有作任何戰鬥準備。在冒頓充滿鬥氣的匈奴軍打擊下,一觸即潰,全
軍覆沒。冒頓虜得東胡的民眾,財產,牲畜後並沒有驕滿和停頓,馬上又帶著
匈奴軍隊向西殺向月氏,向南殺向樓煩和牡羊河南王的領地。匈奴軍隊在冒頓
的帶領下不廢吹灰之力就攻下素來欺負他們的東胡,鬥志極為旺盛,這在冷兵
器時代可是戰爭中最寶貴的財富,特別是對遊牧民族。冒頓不失時機地利用了
這一點,而月氏,樓煩根本沒料到匈奴的打擊,紛紛潰敗。從此匈奴稱霸北疆,
形成了與中原帝國面積相當的匈奴漢國。中國面臨的不再是弱小可欺的遊牧部
落,而是有著相當實力的一統漢國,從此中國第一次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外患。

有人說歷史是一面鏡子,不光可以看到過去,也可以看到未來。冒頓沒有大揚
旗鼓的宣傳,只是通過兩忍,一不可忍的行動向部眾證明:作為領袖,他寶物
可舍,妻子可舍,何等的羞辱都能受,但領土決不可舍。我想,不需要有更多
的語言,沒有第二個匈奴人會懷疑他的決心。

兩千年後,在同一塊大陸,有一個民族,這個民族從大到小都是每一天就喜歡
表決心,五十年前的和局,一千多年前的輝煌都天天拿出來撐臉。碰到領個獎
之類芝麻大的小事就跑出來說自己受辱了,而自己是絕不可辱的。但在在異國
侵占其土時,卻不痛不癢地乾說兩句了事。只有一個人為這塊土地死去了,一
個這個民族給讓割給別人作殖民地的土地上的人。在這個民族的周圍是另一個
野性的民族,這個曾經寧願“玉碎”的民族好象一點臉都不要了,一切聽命於
戰勝它的強者,可當其有人染指他自認的土地時,這個野性的民族卻毫不猶豫
地用上了軍艦。

在冒頓統一北疆的時候,南方的中原劉邦和項羽正在暗中積蓄力量,以作最後
的決戰與撲殺。冒頓收回了黃河以南被秦軍奪去的故土(到底算誰侵略誰呢?),
並在燕,代等地向中原侵掠。此時的冒頓號稱有控弦戰士三十萬,是匈奴漢國
最鼎盛的時期。作為歷史的後驗者,我們在敘述冒頓困漢帝辱漢後之前就可以
宣稱,這是匈奴最輝煌的時刻,從此匈奴沒有出過與冒頓同樣偉大的人物,也
未曾有過同樣的輝煌。

由於北方遊牧民族在文化方面的缺乏,沒有自己的精英,北方民族的崛起與南
方中原帝國崛起有著本質的區別。中原帝國領袖最重要的素質是賢,有用人的
雅量,並懂得怎樣用人,他們本身不需要有最佳的政治或軍事才能。從子牙興
商,春秋的五大霸主,秦的變法與統一直到最後的漢楚之爭更是充份說明了這
點。此後在歷史上這一幕不斷重演,那怕是唐宗宋祖,周圍都是能人聚集。北
方的遊牧民族的興起往往依靠一個天才的統帥,在這裡歷史是個人創造的,正
象後來的蒙古,上天沒有注定這個民族要縱橫世界,但出了一個成吉思漢,整
個世界的歷史都為之改寫。元清中都有極優秀的繼承者,對於漢朝,慶幸的是
冒頓已是匈奴最優秀的領袖。

正如我們後面要看到的匈奴長史那樣,北方民族對因為某種原因與他們一起生
活,為他們出計獻策南方人才極端尊重,這些人甚至幾乎決定了匈奴的國策
也正是他們使漢與匈奴的戰爭變的格外艱難。我們還將看到這些人對於漢帝國,
幾乎是不入流,拿不上檯面的人物,而且這些人總是一兩個,根本無法形成規
模。他們不象秦燴,吳三桂。他們無國可賣,如果說他們賣了什麼,不過是自
己的知識和見解。在中國的歷史上還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情況:如果有一天,一
個國家的人才紛紛往外逃,這個國家的命運會怎樣呢?如果有一天,一個國家
不僅能用己之賢,還用任用他國賢才的氣度,這個國家又會如何呢?

--- 流沙

後裔

(圖)匈奴歷史之初探匈奴歷史之初探

歷史上的匈奴民族,曾經是如此的輝煌。匈奴人的足跡,跨越歐亞大陸,縱橫馳騁在廣袤無邊的大草原上。但是後來,在其它民族歷朝歷代持續的打擊下,匈奴民族逐漸消聲匿跡。匈奴作為一個民族,已經消失在歷史的滾滾風塵中。只有為數不多的匈奴人,最後溶入了其它個民族中而不可尋。

我們試圖去找尋那些如我們一樣的,身上仍流淌著匈奴人的血液的,匈奴人的後裔...

我們要驕傲的宣布,我們的祖先是匈奴人!

我們,是匈奴人的後裔

我們,是匈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