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座原始森林

包座原始森林位於若爾蓋縣城東部的包座鄉,距縣城85公里,40萬畝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連綿數百公里,雲杉、冷杉、柏木,古木參天,與黃龍、九寨溝連成一片,融為一體,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綠色屏障,沙棘樹、野葡萄、山花紅、隨手可摘,酸甜可口。

簡介

包座位於若爾蓋縣東南部,地處深山峽谷的包座河兩側。包座又分為上包座、下包座,處於群山峻岭之間,周圍是原始森林,地勢十分險要。松(潘)甘(肅)古道,北出黃勝關、兩河口,經浪架嶺,穿蜒於包座河沿岸之山谷,包座適扼其中。
國民黨胡宗南縱隊進駐松潘後,松甘古道便成為其主要糧道,胡宗南縱隊大部分糧食的運輸都經過這裡,為負責積存和轉運來自甘肅的軍糧,胡宗南在求吉寺後山上和上包座的達金寺設立了兵站。
1935年8月底,紅軍長征過草地,北出四川進軍甘南,包座松甘古道便是紅軍北上的必經之路。
右路軍總指揮部根據包座地區的敵情和地形,決定採取“圍點打援”的戰術。
包座守敵是胡宗南部獨立旅的一個團。團部設在達金寺廟內,寺廟緊靠一座5--6百公尺高的大山。敵人控制了制高點,在山坡松林里建立了6--7個外圍據點,構成了一個防禦區;敵人從隱蔽的碉堡里向我進攻的部隊射擊,使紅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紅軍除用一個團的兵力繼續圍攻包座外,將主力布置在敵人援軍必經之地--西面山上,等敵援軍四十九師一到,達金寺周圍6--7里的戰場打成一片火海。
包座戰役以紅軍的勝利而告終,斃傷敵官兵4000餘人,俘敵8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包座戰役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圍困聚殲紅軍的新戰略。
包座戰役,為實現黨中央的北上戰略方針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是右路軍剛剛走出草地後,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取得的重大勝利。
主戰場達金寺及東、西山林屬包座戰役舊址。達金寺是藏族苯波教寺廟,這裡交通不暢,驅車參觀較佳,這裡環境十分幽靜,身臨其間,讓人無法想像這裡曾是炮火連天的戰場。

現狀

1989年1月達金寺被阿壩州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