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資料顯示,全村國土面積61.2平方公里,有耕地總面積9,128.00畝(其中:田2,800.00畝,地6,328.00畝),人均耕地1.88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550.00畝,有效灌溉率為2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55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4畝,主要種植包穀、稻穀、小麥、豆類、甘蔗、茶葉、木薯等等作物;其中:種植甘蔗面積10055畝。擁有林地46,0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790.00畝,其中:茶園面積畝(其中:可採摘面積畝)、橡膠畝、核桃面積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9畝,主要種植核桃、茶葉、紫膠、膏桐、木薯等經濟林果(其中種植甘蔗畝,當年種植橡膠畝,當年種植核桃畝;其他面積30,872.00畝。有鉛鋅礦等資源。
民族人口
資料顯示,該村轄大木廠、野豬塘、安太、司家、岩子腳、大平地、馬安山、中寨、酒房、新峰、新寨、紅岩、安援一、安援二、新村、平掌、勐底等17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117戶,共鄉村人口4897人,其中男性2590人,女性2307人。其中農業人口4897人,勞動力33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155人)。該村以漢族、彝族、傈僳族為主(是漢族、彝族、僳侎族及其他少數民族混居地),其中漢族2133人,彝族1544人,僳侎族663人,其他少數民族556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021戶通自來水,有119戶飲用井水,有81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72%)。有987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83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87%和7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6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14戶(分別占總數的58%和54%)。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7.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7.3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40輛,機車274輛。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3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4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77戶。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5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3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5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788.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79.00萬元,占總收入的53%;畜牧業收入873.00萬元,占總收入的31.3%(其中出欄肉豬6922頭,肉牛207頭,肉羊840隻);林業收入47.00萬元,占總收入的1.7%;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228.00萬元,占總收入的8.1%;工資性收入29.00萬元,占總收入的1%。農民人均純收入3459.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9.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7人(占勞動力的1%),在省內務工19人,到省外務工18人。
文化教育
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7所,校舍建築面積3,834.00平方米,擁有教師35人,在校學生792人,距離鎮中學27.00公里,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83人,其中小學生580人,中學生103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支部2個,下設1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3人,少數民族黨員64人,其中男黨員71人、女黨員12人。該村有1個婦女組織,有17個治安聯防隊。該村黨支部2006年被評為五個好村黨組織。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2個,共有團員106人;有治安聯防隊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