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湍

劉湍

劉煓(前281-前197)也作劉湍,即太上皇劉太公,漢太祖高皇帝劉邦之父,名昂,字執嘉,號顯初,又號太平。秦末漢初沛郡豐邑(今江蘇徐州豐縣)人。是歷史上第一位在世時就被尊為太上皇的人。

基本信息

生平經歷

劉太公一直隱居豐邑, 從事農業生產。公元前206年楚漢之爭起,豐縣為西楚控制,劉邦派人迎接太公,但為項羽派兵所阻。前205年,漢軍先是攻陷西楚都城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之後楚軍反攻,漢軍大敗,太公遂與劉邦之妻呂雉一同被楚軍所擒,被項羽當做人質。 前203年楚漢持續對峙,項羽把太公放到一個很高的砧板上面,威脅劉邦若不投降就煮了太公,未料劉邦回答:“我和你一起接受楚懷王的命令,結拜為兄弟,我老爸就是你老爸;你真的要煮你老爸,也分我一碗湯吧!”(原文:吾與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項羽大怒,本來就要把太公殺掉,因項伯的勸阻,太公始能倖免。同年後不久,形勢於楚軍漸漸不利,項羽就把太公與呂雉送還劉邦,以換取楚漢以鴻溝為界。

劉邦稱帝後,本來五天朝見太公一次,好像平常人家父子間的禮節一般。但後來管家告訴太公:天無二日,太公雖貴為皇帝之父,實為人臣,不能讓皇帝對他拜見。後來劉邦再來看拜見,太公拿著掃帚在門口恭敬相迎,劉邦大驚,知道原因後就尊太公為太上皇。太公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未曾為人君後來成為太上皇者,也是第一位在世就被尊為太上皇的人。劉太公喜歡種菜,劉邦命人在御花園的空地給父親種植蔬菜。

正史有關太公於劉邦發跡前和被尊為太上皇之後的記載極缺乏,晉代小說式文獻《西京雜記》有則故事說道太公當上太上皇以後移居長安深宮一直悶悶不樂。劉邦詢問的結果才知道太公“以平生所好皆屠販少年。酤酒賣余。鬥雞蹴踘。以此為歡。今皆無此。故以不樂。高祖乃作新豐(新豐城),移諸故人實之,太上皇乃悅。”

前197年太公在櫟陽宮去世,後來葬於萬年(今中國陝西省臨潼區北,位於陝西省富平縣杜村鎮姚村南2000米。)

家族成員

祖父

劉清:戰國末期魏國大夫(官職),出生並活動於魏都大梁。

父親

劉仁:始遷豐邑中陽里,襲父豐公號。

妻妾

元配王含始:史稱劉媼,昭靈皇后,武哀侯劉伯、合陰侯劉喜、漢高祖劉邦、宣夫人之母,一說名為王始含,位列(漢朝)太上皇后第一位。

庶妻李氏:也被劉邦封為太上皇后,公元前197年崩。生楚元王劉交。

兒子

史書載劉太公有四子,分別是劉伯、劉仲、劉季、劉交,劉伯早亡,劉仲又名劉喜,劉季就是劉邦。

長子劉伯:漢五年正月,早逝,劉邦滅項羽後,為稱帝作準備時追尊其為武哀侯。高后時,追尊為武哀王。其妻封陰安侯

次子劉仲:又名劉喜,無甚材能,劉邦即帝位後封其為代王,但匈奴進攻時劉喜卻棄國而逃,被廢為合陽侯,孝惠帝二年(前193年)去世,因長子劉濞為吳王,故謚為 頃王。其妻為頃王后。

第三子劉季:即漢高祖劉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參與秦末的推翻暴秦行動。公元前206年劉邦首先進入關中要地,秦朝滅亡。楚漢之爭後,統一中國,於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即皇帝位,建立漢朝,建都長安。劉邦登基後,一面平定諸侯王的叛亂,一面建章立制並採用休養生息之寬鬆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復生產發展經濟,不僅安撫了人民,也促成了漢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他對漢民族的統一,中國的統一強大,以及漢文化的保護髮揚有決定性的貢獻。

第四子劉交:被劉邦封為楚王,死後謚元王,兄弟四人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位。

註:前三子都是劉太公元配妻子昭靈皇后王含始所生,第四子楚元王劉交乃劉太公庶妻太上皇后李氏所生。

女兒

宣夫人:劉煓嫡妻,昭靈皇后王含始所生。劉邦稱帝時,追尊她為宣夫人,高后八年五月追尊為昭哀後。

孫子

劉恆,漢文帝。

曾孫

劉啟,漢景帝。

史書記載

《史記》《漢書》

劉氏族譜 劉氏族譜

《劉氏族譜》

人物軼事

有關其名

史載太公之妻名為劉媼,按“太公”與“媼”分別是對男性及女性老人的尊稱,應非劉太公及其妻之本名,有文獻認為劉太公本名為劉煓,字執嘉;或是記載其本名即為劉執嘉,然皆非出於正史。亦有文獻稱其妻劉媼本名為“王含始”,其父名劉仁,都未必可盡信。

同樣地,史書載太公有四子,分別為劉伯、劉仲、劉季、劉交,劉伯早亡,劉仲一名劉喜,劉季則是劉邦,這是後來發達了才取的名字。而伯、仲、季只是排行,可能如同“太公”、“媼”只是一種稱謂而已。所以,劉太公就是劉老先生,劉媼是劉老太太,劉伯、劉仲、劉季則分別是劉老大、劉老二、劉老三(或老四)之意。劉邦一族出身微賤,太公等人要不是沒有正式的名字,再不然就是因本名鄙陋而不傳。

有此一說

正史有關太公於劉邦發跡前和被尊為太上皇之後的記載極缺乏,晉代小說式文獻《西京雜記》有則故事說道太公當上太上皇以後移居長安深宮一直悶悶不樂。劉邦詢問的結果才知道太公“以平生所好皆屠販少年。酤酒賣余。鬥雞蹴踘。以此為歡。今皆無此。故以不樂。高祖乃作新豐(新豐城),移諸故人實之,太上皇乃悅。”

這則故事不出於正史,應該只是晉人所想像的逸事,因為在正史《史記·高祖本紀》曾記載有次劉邦幫太公祝壽,劉邦對太公說:“老爸你以前常說我沒有賴以生存的本事,賺不到什麼錢,不如二哥。現在我的事業和二哥比起來哪個大?”(原文: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太公還知道教訓兒子,可見他本人不見得如劉邦發跡前一樣遊手好閒,但只就生活背景而言,對於劉氏一家的描述可能和真實性相去不遠。

五代十國君主陵墓

君主陵墓地點
後梁肅祖朱黯興極陵
後梁敬祖朱茂琳永安陵
後梁憲祖朱信光天陵
後梁烈祖朱誠鹹寧陵
後梁太祖朱溫宣陵河南省洛陽市范登堡
後梁末帝朱友貞河南省洛陽市
後唐懿祖朱邪執宜永光陵
後唐獻祖朱邪赤心長寧陵
後唐太祖李克用建極陵山西省代縣
後唐莊宗李存勖雍陵河南省新鄭
後唐惠祖李聿順陵
後唐毅祖衍陵
後唐烈祖李琰奕陵
後唐德祖李霓慶陵
後唐明宗李嗣源徽陵河南省洛陽市
後唐閔帝李從厚河南省洛陽市
後唐末帝李從珂河南省洛陽市
後晉靖祖石璟義陵
後晉肅祖石彬惠陵[後晉]
後晉睿祖石昱
後晉獻祖石紹雍昌陵
後晉高祖石敬瑭河南省洛陽宜陽縣
後晉出帝石重貴遼寧省開原
後漢文祖劉湍懿陵
後漢德祖劉昂沛陵
後漢翼祖劉僎威陵
後漢顯祖劉琠肅陵
後漢高祖劉知遠睿陵[後漢]河南省登封測景台
後漢隱帝劉承祐穎陵河南省禹縣玉橋
後周信祖郭璟溫陵
後周僖祖郭諶齊陵
後周義祖郭蘊節陵
後周慶祖郭簡欽陵[後周]
後周太祖郭威崇陵河南省新鄭廓店
後周世宗柴榮慶陵[後周] 河南省新鄭廓店
後周恭帝柴宗訓順陵河南省新鄭廓店
吳太祖楊行密興陵
吳烈宗楊渥紹陵
吳高祖楊隆演肅陵
吳睿帝楊溥平陵
蜀高祖王建四川省成都市老西門
蜀後主王衍陝西省西安市三趙村
楚武穆王馬殷湖南省衡陽市
楚廢王馬希廣湖南省衡陽市
楚恭孝王馬希萼
楚後主馬希崇
吳越太祖錢鏐浙江省蕭山區矛山
吳越世宗錢元瓘浙江省杭州市玉龍山
吳越成宗錢弘佐浙江省杭州市玉龍山
吳越忠遜王錢弘倧浙江省紹興市秦望山
吳越忠懿王錢弘俶河南省洛陽市
閩太祖王審知 宣陵福建省福州市蓮花峰
閩太宗王延鈞福建省福州市蓮花峰
閩康宗王昶福建省福州市胭脂山
閩景宗王延曦福建省福州市
漢太祖劉安仁廣東省廣州市興王府
漢代祖海曲陵
漢烈宗劉隱德陵[南漢]
漢高祖劉龑康陵[南漢]廣東省廣州市興王府
漢中宗劉晟昭陵廣東省廣州市
漢後主劉鋹廣東省曲江越王山
南平武信王高季興湖北省江陵龍山
南平文獻王高從誨湖北省江陵龍山
南平貞懿王高保融湖北省江陵龍山
蜀高祖孟知祥和陵四川省成都市磨盤山
蜀後主孟昶河南省洛陽市
唐義祖徐溫興陵
唐烈祖李昪永陵[南唐]江蘇省南京市牛首山
唐元宗李璟江蘇省南京市牛首山
唐後主李煜金陵河南省洛陽市北邙山
漢世祖劉旻山西省太原市交城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